第189章 再开一条生财之道(1/1)

因为寺庙里有规矩,吃过晚饭后,和尚们睡前都不再进食了。 风灵儿隐约知道一些规矩,但她因为跟着龙州大陆的爷爷奶奶生活过,接受了一些不一样的思想,觉得俩小和尚那么小就要遵守那么多规矩,实在是有点于心不忍。 所以她就装作不知道他们的规矩,在老和尚他们发话之前,赶紧把香蕉放在慧圆慧方手中,她打赌老和尚和大和尚都不会驳了她的面子,今晚就拦着不让慧圆慧方吃香蕉。 “这,这是啥?”慧圆拿着香蕉,翻来覆去地看后问风灵儿。 “香蕉,很好吃,你快尝尝。” 风灵儿又掰下来一个香蕉,做了个示范,剥了皮放进嘴里咬了一口,对慧圆慧方说道:“快吃吧。” 慧圆看风灵儿吃得很香,咽了咽口水,看了看老和尚和众位师兄弟,犹豫着没有吃。 慧方则把香蕉又递给风灵儿,双手合十道:“谢谢小施主的好意,小僧不吃。” 唉——!这个小和尚! 风灵儿对慧方最是无奈,她知道慧方就是个既听话又对自己严格要求的乖宝宝,相比较之下,慧圆就很率真、很可爱,而慧方则懂事得让人心疼。 慧方坚持不吃,慧圆虽然很想吃却也忍住了,风灵儿自己吃完了一个香蕉,感觉脸上有点热,真有些不好意思了。 看到平日里见到美食就迈不动步子的慧圆生生忍住了香蕉的诱惑,风灵儿真后悔自己自作主张,明知人家有规矩自己还自以为是的故意去破坏,最后落得个没有脸面也是自讨苦吃。 这让风灵儿想起了龙州大陆奶奶的那句话: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 她暗自告诫自己:无论以后自己以什么身份和别人打交道,首先要做到入乡随俗,尊重别人。 “善哉善哉,这么晚了还来送菜,辛苦齐施主和灵儿了,阿弥陀佛——!” 方丈大师似乎看出了风灵儿的窘态,一声感谢的话说得声如洪钟,比平时说话的声音都大得多。 “各位师傅,这些果蔬都是从南方温暖地区采买过来的,香积厨先用着,看这些菜能吃几天,好让我心中有数,提前订下下次采买的时间。” 大伯说完一句话拉着风灵儿就要告辞回家,这时候慧能走上前说道:“去南方采购日常的菜蔬,成本肯定是极高的,有这个功夫不如建一所暖房种植菜蔬,代价或许还要小一些。” 慧能说完看了风灵儿一眼,又说道:“暖房建好后,年年都能用,去南方才采买却不是人人都有那个本事的。” 慧能的这番话正合风灵儿心意,她看着慧能说道:“我以前听说过这个法子,也有这个想法,现在咱们那么多人要吃菜,也值得去建这个暖房,就是不知道该怎么建。” “我认得一个人,以前在宫中的花坞里做过工,对在暖房里养花种草很有经验,听他说花坞暖房里种菜也是可以的,我明日找他问问再说吧。” 听到慧能这样说,大家都很好奇,也很期待,如果真能建好暖房,那以后每个冬天就都能吃上新鲜的蔬菜了。 风灵儿却想到冬天用暖房种菜可以作为齐家的另一个营生,她心中暗暗想到得极力把这个事做成,给家人再开了一条生财之道。 “豆腐差不多该做好了,走,去看看!” 刚到家,大伯就拉着风灵儿进到厨房,看到一家子老小都围在案板前伸着头看。 案板上放着一个方方正正的木盒,上面盖着一块白粗布,原来一家人围着看的就是这? “怎么不掀开,水还没有滤干净吗?”大伯说着,上前掀开白粗布,厨房里安静了片刻,然后一家人有的笑,有的叫,立刻都兴奋起来。 只见木盒上板板正正躺着一大块雪白的豆腐,跟他们从卞凉城买回来的一模一样,大伯拿过菜刀,割下来一块,放进嘴中尝了尝,然后递给风灵儿一块。 风灵儿仔细品尝了一下,凉丝丝的一小块入口,不但软糯,而且有一股浓郁的香味,或许是新鲜的缘故,好像比前日买来的闻着要香。 大伯用盘子盛了一块,一家人品尝过都说好吃,因为已经凉透了,大伯没让孩子们多吃,让意犹未尽的他们都去睡觉了,只有风灵儿一个小孩儿看着喜笑颜开的爷爷奶奶和伯伯伯娘们。 “我明儿一早就去镇上,如果找不到带院子的铺子,就在家里做好用车子推过去卖,也占不了多少地方。”大伯很开心,说话的声音也比平时大了几分。 “嗯,最好找个大一点的铺子,以后还可以卖菜,一年四季都可以卖,不要在外面风吹日晒的了。”风灵儿说道。 “真能造出暖房,冬天种菜?”大伯疑惑道。 “啊——?冬天种菜,卖菜?咱家一下子做两个生意吗?”伯娘们又疑惑又惊喜。 “其实是一个生意,豆腐也是一盘菜,先卖豆腐吧,暖房得一阵子能建好,不像做豆腐这么容易。” 风灵儿看着大家的高兴劲儿,她也很兴奋,这豆腐一下子就做成功了,看来老齐家还是很适合做生意的嘛! 夜已经很深了,鸡叫了三遍一家人才陆陆续续地睡了。 可能是睡的太晚,睡劲儿过去了,风灵儿躺在床上也迟迟睡不着,她索性先不睡了,当夜就把买来的蔬菜种子在红宝石空间里种下了。 她不想让这个世界的人知道她有那么多空间,自己又不想日日呆在空间里种菜,就叫了小人参精们帮她种菜。 小人参精们发现原来还有另一个类似凤凰谷的世界,马上又兴奋起来。 小白最是了解植物的生长习性,在他的指导下,红宝石空间里很快开垦出了比原来大得多的一片菜园,还专门种了一片人参。 东奔西跑了一天,晚上又忙着种菜,风灵儿确实有些累了,这一觉一下子睡到了日上三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