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宅邸和钱庄(1/1)

好书推荐:

待人群散去。 绮文终于不再吵吵了,也没有给音姝解释什么。 只恭敬地又把音姝请回了席上。 毕竟吃瘪这种事。 再去渲染一番,纯属自找没趣。 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 他可不想回去被江总骂。 用完午膳,从酒楼出来去牙行的路上。 音姝掀开车窗帘子欣赏着江南街头的盛景。 街道上熙熙攘攘,人群摩肩接踵。 路边的摊贩们扯着嗓子大声吆喝, 此起彼伏的叫卖声交织在一起,好不热闹。 精致的手工艺品琳琅满目地摆放在铺子前。 小吃摊飘来阵阵诱人的香味, 耍杂技的艺人在街头展示着惊险刺激的表演, 引得围观的人群不时爆发出阵阵喝彩和掌声。 江南的河道中, 小船悠悠地穿梭而过,船头的船夫悠然自得地唱着悠扬的小曲。 音姝心中满是欢喜。 她陶醉在这热闹繁华之中,越发觉得自己来对了地方。 “真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早知道江南这么好,她应该再早一点来的。 她决心好好在这里生活。 是以,在牙行挑选宅子的时候, 比在盏礼县挑庄子的时候认真多了。 整整一个下午,牙行的伙计带着音姝逛了七八处宅子。 音姝这次,都是选的两进的宅子。 音姝一个人,也住不了那么大的宅子, 也不宜住在偏远的农庄。 她挺喜欢折州城的。 这里既不会再有那些男人的打扰, 她也没有必要再躲到偏僻的地方。 在盏礼县买的那几个铺子,可比农庄赚钱多了。 是以,音姝决定把银子花在能生银子的产业上。 至于住宅,够住就行。 其余的,就多买几件旺铺。 到时收租就行。 这样,她也有更多的时间去读书, 学习更多新的东西。 再次遇到江蜜, 音姝才发现自己之前学的那些道理和术法, 根本就拿不出手。 与江蜜不过聊了一个时辰,她的学识便已经捉襟见肘了。 江蜜仿佛就像她的灯塔一般。 音姝只想通过不断地精进,来与她并肩, 正如江蜜对林琅说的那句话一般。 她也希望有朝一日,对江蜜说: “蜜蜜姐,自此我们终于可以平等的对话了。 我不再仰望你。” 一连三日,绮文跟着音姝腿都跑细了。 终于在折州城选了一套二进的精致宅邸, 和十一个在租的旺铺。 拢共花了音姝四万多两银子。 把那两个陪同的牙行伙计乐开了花! 他们自入行以来,还是,如此,折州城便没有人敢在你府上肇事。” 音姝点了点头, 得,这下护院都能少买几个了。 蜜蜜姐又给她省了一笔。 翌日。 江蜜忙里抽闲, 亲自把音姝送到了她的新府。 还请了舞龙舞狮队伍, 锣鼓队,一路放着鞭炮把音姝欢欢喜喜的送入了元府。 元府大门一阵喜庆喧闹。 一时间,这条街上的所有人都知道。 青云街上入住了一个江府的亲戚。 这个亲戚是一个绝美的妙龄女子。 该女子未曾婚配,县衙那边允了她独自立府。 据说,这个不算很大的二进的宅子里面,几近奢华。 仆人和护院就有二十多个。 如此大的排场,没有几个平民百姓敢轻易的靠近。 是以,音姝在府里也住得清闲。 加之已入深秋。 江南阴雨绵绵。 音姝搬进新府后,鲜少出府。 她只在府里归置着自己的书房。 音姝将府内最大的屋子做了自己的书房。 又差人去书局购置了整整两面墙的书籍。 与几个仆人忙前忙后张罗了整整四日。 这才把书房归置妥当。 然而,秋雨始终未停。 这一场绵绵细雨,足足下了八日。 这日,天终于放晴。 音姝在书房整理书籍的时候,无意发现了那些已经发潮的银票。 她当即皱了皱眉,决定把那些银票拿到院子里去晒晒。 但一想到怀璧其罪的道理, 她又有些犹豫。 毕竟,这可是她的养老银子, 大剌剌地曝晒在阳光下,有些不太安全。 是以,她将那近16万两银票打包好。 决定存到江南最大的钱庄去。 大夏朝的钱庄分散在各地, 都是各地的财阀和世家大族各自为营, 江南的商务往来似乎比上京城频繁、活跃许多。 此地的钱庄大都不受权力影响。 钱庄的大小也是根据,钱庄东家的财力所决定。 故而,音姝经过一番打探, 为了保险起见, 选了当地最大的杨氏钱庄和丘氏钱庄 分别各存了7万两、8万两银票。 剩下近7000两银票, 音姝便在丘氏钱庄换成了白银, 作为备用流水金带回了府上。 丘氏钱庄的掌柜, 是给音姝单独开了一个包房, 来清点她带过来的银票。 三个伙计, 来来回回的数了近半个时辰, 才终于确定好了面额。 从丘氏钱庄出来的时候, 掌柜亲自把音姝送出了钱庄大门。 看着拿着凭票一蹦一跳离开的音姝。 钱庄掌柜思忖良久, 这才问身旁的伙计: “你说这位叫做元亲的女子,上午才在杨氏钱庄存了7万两银票?” 伙计一脸精明样,当即附和道: “千真万确!小的表弟在那里当差! 对于这种大手笔的客人,哪有不知道的?” 掌柜点头,眼睛微眯,随即转身叫来另一个随从, 对他吩咐道: “你去打探一下这个女子的底细!务必要详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