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元宝炬:无奈的皇家爱情(1/1)
538年,七月,长安。 西魏皇帝元宝炬这段时间的心情既兴奋又紧张。 他在筹划要亲自去一趟洛阳。 对于元氏皇族来说,洛阳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地方,那里不仅是北魏曾经的首都,更重要的是,北魏历代皇帝的园陵祖庙都坐落在洛阳城外的北邙山上,其中就包括元宝炬爷爷孝文帝元宏的长陵。西魏号称是北魏的正朔,但元宝炬作为现任皇帝却一直没办法到北邙祭天拜祖,实在有些说不过去。 自从元修西奔之后,洛阳一直在东魏的控制下,当时宇文泰忙于自保,没能力也没动力去收复洛阳,所以元修至死也没能再次看到他朝思暮想的太极殿和华林园。 元宝炬今年已经三十二岁,是名副其实的长君。他在年轻的时候也是个心高气傲不肯低头的热血少年,早年因为看不惯胡太后的所作所为,毅然站出来支持皇帝元诩,之后又曾经当众殴打高欢的亲信高隆之,顺带着指桑骂槐痛斥高欢,后来又在高欢老爹改葬的时候坚决不行礼,完全不给高欢面子。但自从逃到关中,元宝炬先后经历了妹妹元明月和皇帝元修的死,他终于意识到现在是权柄旁落寄人篱下的状况,自己必须要学会收敛和忍让了。 宇文泰可没有高欢那样的好脾气,不听话的话可是真的会被干掉的。 自从被扶上皇位之后,元宝炬时刻牢记自己的橡皮图章身份,宇文泰让干啥就干啥,军政事务从不干涉,而宇文泰为了笼络人心,表面上对元宝炬也比较尊重,因此整体来看两人相处的也还算融洽。 去年年底独孤如愿占领了洛阳,去北邙祭天拜祖的条件终于具备了,但元宝炬还是一直忍着没动身。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皇帝去祭天拜祖是个非常隆重的事,需要昭告天下,前前后后的准备工作也非常多,元宝炬现在努力保持低调,争取尽量少给宇文泰添麻烦,他想等其他事情都处理得差不多了再说。 可是今年年初发生了一件事,让元宝炬实在有些坐不住了。 因为这件事情牵涉到了他最心爱的女人,当今的西魏皇后乙弗氏。 乙弗氏是元宝炬的结发妻子,目前为止,两人已经相濡以沫整整十三年了。 乙弗氏的出身非常显赫,她的父亲乙弗瑗(yuàn)是北魏的仪同三司、兖州刺史,母亲淮阳长公主则是孝文帝元宏的女儿,所以论起来她跟元宝炬还是表兄妹的关系。 两人成亲的时候,元宝炬十九岁,乙弗氏十六岁,可谓少年夫妻,情深意重。当时元宝炬正处在人生最灰暗的阶段,他由于受父亲元愉造反的影响,迟迟没有封王,最高只做到直阁将军,后来由于支持孝明帝元诩,还直接被胡太后免了官。 但这些事丝毫没有影响这对小夫妻的感情。乙弗氏生性节俭包容,仁慈宽厚,对于政治上的挫折,她不仅从来没有抱怨,反倒经常开导和鼓励丈夫,而元宝炬则继承了他老爹元愉的痴情性格,也是个重感情的人,对妻子的这份情谊始终心怀感激。 直到结婚三年之后,胡太后鸩杀孝明帝元诩,立幼帝元子钊登基,她为了笼络人心,才又把元宝炬拉出来封为邵县侯。又过了两年,元宝炬被当时的皇帝元子攸封为南阳王,从此正式成为宗室亲王的一员,乙弗氏也终于晋级成王妃。 那段时间正是北魏末年风云变幻的高潮阶段,尔朱荣、尔朱兆、高欢、宇文泰,各路权臣一个接一个地上场,皇帝也走马灯一样不停地换,元宝炬跟其他人一样在政治的狂风骇浪之中左右飘摇,朝不保夕,但他相比别人又是幸运的,因为在复杂的政治斗争之后,家中还有一个可以让他暂时休息停靠的小小港湾。 元宝炬和乙弗氏就这样相敬如宾,情深意笃,一起风风雨雨共同走过了十三个年头,直到当年的热血少年变成了西魏皇帝,花季少女变成了国母正宫。 这十三年中,乙弗氏一共为元宝炬生育了十二个子女,是史上最能生的皇后,只可惜由于局势动荡,这些子女大部分都早夭,只有太子元钦和武都王元戊存活了下来。 元宝炬当了皇帝之后,出于为国存嗣的需要,三宫六院当然也不能少,但那对他来讲都只是尽自己的责任而已,他的心中自始至终只有乙弗氏一个人。 现在元宝炬虽然是个傀儡,但只要乙弗氏还在身边,其他事情对他而言就都无所谓。 既然宇文泰喜欢大权独揽,那就由他去吧,这些世俗的东西我才看不上呢。 但元宝炬还是太天真了,现在天下局势如此复杂,他身为西魏的皇帝,却想着置身事外躲起来过自己的幸福小日子,天下哪有这么便宜的事情? 虽然接连取得了小关之战和沙苑之战的胜利,但宇文泰并没有因此得意忘形。军事上的进展固然重要,政治和外交上的事情同样不能忽略。 对于南边的梁朝,宇文泰的态度是安抚住不闹事就好,毕竟人家啥都不缺,梁武帝萧衍又很佛性,基本没可能说服他跟自己一起对付高欢。 但北边的柔然就不一样了,这帮人思想简单,见利忘义,又没什么仁义道德之类的心理负担,翻脸比翻书还快,只要方法得当,完全可以拉到自己这边来。 实际上,宇文泰这么做也是被迫的,两年前高欢抢先一步把常山王元昭的妹妹乐安公主嫁给了柔然的头兵可汗,之后头兵可汗就时不时地帮着高欢骚扰西魏边境,宇文泰无奈,只好如法炮制,也派中书舍人库狄峙也去跟头兵可汗商量和亲。 库狄峙到了柔然之后,开始铆足力气忽悠头兵可汗,说高欢那边随便出了个王爷的女儿就来跟你和亲,实在太糊弄,我们可比他有诚意多了,如果你愿意站到我们这边的话,我们皇上打算聘你闺女当皇后。 这是库狄峙为了完成任务随口做的许诺,他也许跟宇文泰有过商量,但肯定没征求过元宝炬的意见。 头兵可汗年轻时候在洛阳呆过一段时间,对北朝的情况比较清楚,他知道库狄峙所言不虚,朝廷里姓元的王爷本来就有一大堆,王爷的女儿就更多了,但皇后可是只有一个。这么看来,西魏才是真正重视自己,那没办法只能对不起高欢了,要怪的话也只能怪他太敷衍。 于是头兵可汗跟西魏约定好和亲,不仅不再入侵西魏了,还偶尔反过来骚扰东魏,整得高欢很郁闷。 前段时间宇文泰忙于打仗,把跟柔然和亲的事情扔到了脑后,但头兵可汗可没忘这件事,一直在眼巴巴地盼着自己的闺女当皇后。他眼见一年多了西魏那边连个动静都没有,于是动不动就派人来催。宇文泰本来就是自作主张许的诺,开始的时候不敢跟元宝炬提,只好把舍人元翌的女儿封为化政公主,嫁给头兵可汗的弟弟塔寒,打算搪塞过去算了。 头兵可汗当然不干,你之前可是说好的要让我闺女当皇后,现在整个连王爷女儿都不是的草根公主过来糊弄事,也太欺负人了。于是他强烈要求西魏必须兑现承诺,否则就翻脸。 宇文泰一看搪塞不下去了,只好硬着头皮去做元宝炬的工作。 元宝炬坚决不同意,我现在有皇后了啊,再塞过来一个你让我往哪里放? 宇文泰说那好办,把乙弗氏废了位置不就空出来了么? 元宝炬气晕了,心说你这也太霸道了吧,如果连娶谁当媳妇都要听别人的安排,那我这个皇帝当得还有啥意思?他表示绝不接受,要娶你娶,我是不干。 但宇文泰当时接连击败高欢的进攻,正是踌躇满志风头无两的时候,心气也开始高了,你元宝炬不是不同意么,我非让你同意不可,顺便让你清醒一下,搞明白关西这块地盘上是谁说了算。 于是宇文泰不仅自己不依不饶,还让其他元氏亲王去给元宝炬施加压力。当时宇文泰俨然就是西魏的救世主,声望极高,其他人不敢得罪宇文泰,于是都使出浑身解术去动员元宝炬,什么国事为先、忍辱负重、识大体顾大局之类的大帽子一顶一顶扣过来。 既然头上还带着冕旒,就必须承担起相应的责任。身为皇帝,元宝炬没办法把个人感情凌驾于家国社稷之上,所以他最后还是招架不住被迫妥协。他忍痛下旨废黜了乙弗氏的皇后身份,让乙弗氏落发为尼搬到别的宫中居住,让出正宫的位置,之后派扶风王元孚去柔然把头兵可汗的大女儿郁久闾氏(郁久闾是姓,头兵可汗的全名叫郁久闾阿那瑰)接到长安,于三月十七日正式立为新的皇后。 好在乙弗氏是个通情达理的人,她很理解丈夫的苦衷,也没有多说什么。 宇文泰则一直盯到皇后的册封典礼结束,才离开长安返回华州。 经此一事,元宝炬终于体会到自己的地位有些太卑微了,居然连媳妇都保不住。元氏血脉之中残存的斗志终于开始沸腾起来,他虽然没有像元子攸和元修那样激烈地反抗,但依旧打算做点儿什么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去洛阳祭天拜祖就是当下最好的方案,这样可以彰显自己受命于天的身份,让自己的皇位正统性更加稳固,既打击了东魏的伪朝廷,又可以压制一下宇文泰的气势。 而且这个行为名正言顺,宇文泰也没什么理由拒绝。 于是在一两个月前,元宝炬就在积极筹划去洛阳的事情。 现在洛阳驻守的还是独孤如愿。 独孤如愿的身份比较特殊,从出身和履历来说,他不能算是宇文泰的党羽,两人之间更像是平级的合伙人关系。独孤如愿并非从最初就追随宇文泰,而是跟着元修一起进入的关中,在贺拔胜逐渐淡出之后,他更是以荆州派带头人的身份出现,身边有不少追随者。所以在元宝炬看来,独孤如愿比宇文泰更有安全感。 但元宝炬的动作还是有些慢了,从今年上半年开始,洛阳外围的河南诸州接二连三地被侯景收复,河南地区很快就只剩下洛阳一座孤城。 等到元宝炬做好准备打算动身的时候,侯景的大军已经休整完毕,开始对洛阳发动了进攻,原来退回到河北的高敖曹部队也再次南渡黄河,配合侯景包围了独孤如愿驻守的金镛城。 元宝炬得到报告之后非常紧张,他知道这次能拿下洛阳有很大的运气成分在里面,如果守不住的话,下次再想拿回来就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眼下正是千载难逢的时间窗口,自己一定要抓住才行。 于是他一面下令祭天的队伍尽快出发,一面要求宇文泰赶紧发兵去救援洛阳。 看到一向不管事的元宝炬居然破天荒地对自己发号施令,宇文泰心里隐约也清楚个中原因。 沙苑之战以后,西魏顺风拿下大片地盘的时候,宇文泰也有自己的取舍,对他来说,河东才是重中之重,拿了就不能丢,至于河南那些地方,距离关中根据地太远,能守住最好,守不住问题也不大。所以他并没有在河南部署重兵,河南丢了之后他也没有太紧张。 如果只从战略角度分析的话,洛阳对宇文泰来说也是个稍显鸡肋的地方,东魏迁都之后,昔日的洛阳城已经破败不堪,而且此时北面的河桥、东面的虎牢、南面的汝颍都在东魏的控制之下,三面受敌,守起来很困难。顺风时候什么都好说,一旦形式受挫,坚守这种孤地很不划算。 但洛阳的政治意义实在太重要,元宝炬义正严辞,一定要宇文泰倾全国之力过去救援,他同时表示自己去祭天的行程不会变,你发不发兵自己看着办。 看到元宝炬以死要挟,宇文泰也很头大。如果自己这边的皇帝真的在洛阳被东魏抓了俘虏,还真没办法跟天下人交代。 宇文泰简单考虑之后,最终决定发兵。这不仅仅是因为元宝炬在耍小脾气,更是由于西魏最近连胜两场,宇文泰的信心也有些爆棚了。 七月底,宇文泰留尚书左仆射周惠达辅助太子元钦镇守长安,自己带领大军东出潼关去救援洛阳的独孤如愿。 元宝炬也按照计划同时出发,但他并没有跟宇文泰走在一起,而是自己一支队伍单独前进。 宇文泰依旧带上了所有的得力干将和身经百战的精锐部队,任命李弼和达奚武作为前锋。这只传奇队伍曾经在他的指挥下,连续两次以少胜多击败高欢的大军,宇文泰希望这一次还能延续之前的奇迹。 但这次他的对手并不是高欢本人,而是比高欢更难对付的侯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