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开工大会(1/1)
往年的时候,大家过年都需要放松一下,基本上过了元宵节才开始开工,今年这么早就开工,让大家都有一种年还没有过完的感觉。 不过,不管怎样,大家还是聚在了晒谷坪。 此时的晒谷坪人头攒动,秦建富一个人站在最前面的凳子上,手里拿着一个军绿色的扩音器,村里其他管理者都在两侧站着。 “安静安静!” 秦建富的声音似乎被那个大喇叭样子的东西扩大了,同时伴随着一阵嗡嗡的震动声。 也不知道这东西秦建富从哪里搞来的。 大家也瞬间被这似乎在耳边嗡嗡的声音震得停下了嘴巴,纷纷看向秦建富手里拿着的东西,有些人有些好奇,奇怪这东西怎么能把大队长的声音变得这么大。 “今年之所以提前开会,是有几个事情跟大家说,大家耐心听一下。” 可能被大队长这巨大的声音给镇着了,这会儿就连村里的老娘们儿都不说话了。 “一个事情,就是这天气大家也看到了,从年前到现在已经有接近一个月没下雨了,今年天气有暖和,油菜田里得浇浇水,不然油菜出苔的时候长不好,影响产量,到时候影响大家的收入大家也不希望是吧?” 一听大队长提起今年的天气,下面窸窸窣窣的有不少人说起了话。 现在在场的人,大部分都经历过五年前那场巨大的饥饿灾荒,想到有可能继续不下雨,大家都有些心慌。 “继续安静,大家也不用害怕,上一次那么厉害的饥荒我们村里都没有壮年的人和孩子饿死,以后也不会,而且,我们县城市里都有很多储备粮,不会让大家饿死的!” 听到秦建富后面的话,心慌的人也都放平了心态,一些年老的人在心里纷纷感叹,还是新华国好啊! 旧社会的政府哪管这些事儿啊,他们才不管老百姓的死活来! “所以这第1件事儿,就是挑水浇地,今天开始,凡是参加劳动的,自带家里的水桶,扁担,水瓢,明天就开始给油菜浇水,第二件事儿,就是咱们队里要选一个大队书记,以后跟我这个队长一起负责咱们大队的后期发展,大家有什么想法,这几天可以好好想想,等我跟公社汇报之后,会抽空举行一次公开选举!” 听到这话,人群里的吕广谦瞪大眼睛,看着前方的秦建富嘴巴一张一合,不知道过去这六七天了,大队长夫妻有没有帮自己跟村民们说和一下。 秦建富讲完,似乎感觉到了吕广谦的目光,看到盯着自己的人是吕广谦之后,秦建富冲着他笑了笑,随即点点头,好像在无声的告诉他,事情差不多搞定了。 吕广谦悬着的一颗心放了下来。 秦建富和刘凤英两人确实不一般,两人做这事情做的是相当顺利。 毕竟村里有文化的人并不多,盯上这个岗位的人,那就更少了。 村里也只有两个初中生,对这方面有所想法,这俩人现在在村里都是小队长,刘凤英在那些对这岗位没有太多想法的人家里挨个走访了一遍。 这些人想要的也很简单,就是不管谁当上大队支书,只要能带领他们过上富足的生活,他们就很满意。 另外两个想要竞争大队支书的人分别是秦文林和秦树强,不过他们只是在公社主任来宣布的时候有过一闪而过的想法,并没有付诸行动,等他们付诸行动的时候,刘凤英已经在她所认识的亲戚朋友间走了一遍了。 特别是大部分人知道之前卖鱼是吕广谦他们帮了村里,并且,吕广谦本身就是一个大学生之后,大部分人保持一开始的意见,甚至并没有收后来人送的东西。 毕竟,大家也都会算账,收几个鸡蛋不值钱,能帮着村里赚钱那才叫值钱呢。 去年的鱼,可是让他们每家每户现金的收入接近翻了一倍,如果吕广谦真能带着他们不断向前走,这可比几个鸡蛋值钱多了。 “最后,新春开工之际,我给大家汇报一下去年咱们大队的成果汇算,以及公社下发的评比结果,“去年,我们下半年才跟后沿河村分开独立,因此,只给大家汇报下半年的。” “下半年我们大队,水稻亩产四百三十五斤,每亩超出隔壁大队40多斤,排全公社第一,这是一个非常值得高兴的事情,啊,大家鼓掌哈!” 听到这个好消息,大家纷纷鼓掌,想要听下文,公社是不是有什么奖励啊。 “不过很可惜,我们大队去年下半年才分开,年终评比是全年一起,今年我们整体没什么奖励哈,不过大家继续再接再厉哈!” 一听因为后沿河村搞的他们明明第一名的成绩,却拿不了什么奖励,不少人心里又把后沿河大队,也就是之前的二队在自己心里拉出来鞭尸,简直是拖油瓶,害人不浅,还是他们一队团结勤奋心态好,个别几个老鼠屎也只能在窝里窝着不敢出来横。 “因为下半年我们的产量特别优秀,同时水稻和鱼共生的试验引起了上面的重视,过几天水稻育苗前后,上面会派来一个农业专家到我们大队,到时候,大家有什么种田上的问题,大家可以好好思考一下,我们一起向专家同志请教啊!” “好!” 村民们应付着回答着秦建富的话。 听到这消息,村里不少人无动于衷,农业专家,也不知道跟他们这些种了一辈子田的老把式比起来怎么样,撩锄头会比他们撩得高吗,插秧会比他们插的快吗,种地不用粪就能长出好粮食吗? 倒是有几个年轻人在里面起哄。 毕竟来了外人要欢迎是吧。 齐韵如听着这些,脸上没什么太多的表情,脑子里却在飞速运转。 产量400多斤就能排名第一了,这里可是能够号称鱼米之乡的范围内啊,其他地方产量那得低到什么程度呢。 前世在村里的时候,她并没有太多关注田里的产量,没想到跟她后世知道的竟然差了那么多,难怪后世的袁老师去世的时候能够让无数的华国人为之落泪,让水稻从亩产三四百斤到亩产千八百斤,这是完全超越翻倍了的数字,让华国人从饿肚子快速的过渡到粮食吃不了卖出去的状态,这简直是超越一切的伟大功德。 至于那个上面派下来的农业专家,就是不知道是真正的农业专家,还是砖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