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刷新产量(1/1)
林书赶拿了几张粮票,还有2张五块钱一起给她。 \"呐,这是你这个月的生活费,妈让我一起给你的。\" 她家俩高中生都是每月10块,一视同仁。 林淑英看着那钱,终于想起来要问点什么了,\"……家里都还好吧?\" \"都挺好的吧……小妹说要剪什么冯程程一样的刘海,老三说要帮忙,结果把她头发剪得跟狗啃过一样…… 小妹哭了一晚上都没停下来,然后老三又被爸爸揍得爬屋顶了。 奶奶胃口越来越好了,昨天可能鱼卖得很好,买了两只烧鸡回来,一个人吃完了一整只鸡…… 妈天天不是捧着书,就是在菇房里研究蘑菇,咱爹说要是有蘑菇高考,她肯定能高中……\" 林淑英听着弟弟碎碎念了会儿,才突然有种回到人间的感觉。 \"……他们,有问起我吗?\" 林书赶\"嗯\"了一声,听得淑英有点紧张。 \"我说你预考过了,爸让我跟你说别紧张,也别太有压力,有好多人都是复读了两三年才考上的,咱们家上学都早,有的是时间。\" 他顿了顿,又加了一句, \"真考不上还能回来帮家里的养殖大王干活,蘑菇和鸡随你挑,照样能赚钱!\" \"噗嗤!\"林淑英哈哈哈的笑了起来,然后又因为想起高三走廊的环境,赶紧捂住了自己的嘴。 这几个月的备考压力,突然就没那么大了, \"我知道啦~我觉得我应该还是可以考上的,你让他们也别担心我!\" 林书赶走之前还是语重心长的说了一句。 \"姐,你抽空洗个头吧,都能炒菜了……\" 说完撒腿就跑,林淑英想抬手抽他的机会都没有。 这个臭小子! *** 沈春花其实也很想关心一下自家大姑娘的高考,但一是学习上她真帮不上忙,二是自己也真的忙。 四河村东西两边养殖场新盖的屋子,基本都是在4月初完工的,然后通风消毒过后就马上投入使用了。 新建的双孢菇菇房里的培养料,堆料前她都有精心挑过,稻草要干燥不发霉的,牛马粪也都要不掺土,不变质的。还要和麦秆一起晒干后才能用。 她这次还加了点黄豆进去,同样采用二次发酵法进行发酵,前前后后折腾了二十几天才进菇房下料。 这次菇床在大造的时候,她特地要求加高挡板,然后下料时,培养料的厚度也都加高到了6寸左右。 因为她发现,之前收蘑菇的时候,料厚的地方往往能多采几朵,或者产出的蘑菇会比较大。大概是料厚后劲足吧。但因此相对应的菌种下种量也有增加。 新双孢菇房的二百多平种植面积用掉了差不多118瓶菌种培料,菌种留的也都是之前第一批双孢菇里看着最好的留。力求新菇房里能尽可能的产出更高的量。 最初的1号菇房,现在地面层专门种平菇,地下室专门种金针菇。两种菇也都因此扩大了种植面积,沈春花还给它俩都用上了棉籽壳,看看会不会比之前产量高一点。 而新建的香菇房比其他几个菇房都要长,有20米长,但宽只有25米,高三米,里面搭了5层床架,栽培面积可达1000平房,是沈春花目前最满意的一个菇房。 继续用木屑米糠石膏粉和糖做培养基,还添加了些微量元素和生长素进去,再用塑料袋包好灭菌,接种做成菌砖。香菇的菌丝培养就要比其他三种菇的时间要久一些。 菌砖其实很大一块,甚至比她之前拉来的菇木都要粗壮,要出菇,可能要等到冬天了,是个持久战。 在劳动节前,年前种下的那批菇,基本都已经采摘完了,收获和年前差不多,但是这次沈春花已经没那么难过了,因为产量即将刷新! 本来到夏天应该是不太能出菇了的,但今年夏天不一样。 沈春花记得很清楚,今年的全国气温普遍偏低,有些地方还出现了极寒现象。他们这儿好像最高也就30度左右。 她最近每天都会抽空去跟几个小的抢一下电视控制权,看个天气预报就走。反正整个6月的气温,应该都不会超过25度。 所以她信心满满,一定要在气温升高前收获最后一批菇。 6月初,双孢菇、平菇和金针菇都开始可以收第一茬菇了。 事实证明,无论什么动植物,都需要研究才能有进步。 这批双孢菇的产量比明显要高于旧双孢菇房里五一前采收的那一批,第一茬菇就收了将近450斤,平均每平方米的产量可达18斤左右。 沈春花看着计量秤上的数字眼睛都笑弯了,扭头看向刘国平, “新一批的料子到了没?等再采完两茬可就要堆了!黄豆别落下。” 刘国平看起来比沈春花还要兴奋,一个劲的笑着保证,“肯定不会落下!您不是说老的那间菇房里要一起添新料嘛!我跟那边师傅联系好了,要多送点过来。” 沈春花点头,“那你这边可以先覆土了!文琴,别忘记菇房消毒,农药别洒到菇床上!” “好,我这就去搬!” “诶,我记得!” “传芳,平菇那边怎么样了?” “平菇可能还要等一天,但金针菇我觉得可以收了,您要不要去看看。” “走!月华你跟我们一起去。” …… 沈春花的菌菇种植基地目前在他们这儿,已经算是除了国营菌种站外,产量最大的一个专业户了。 今年年后自由市场上菌菇的价格其实有涨,尤其是气温回升以后,林国庆说沪市那边,凤尾菇的市场价最低1块钱一斤,最高已经涨到5块了,其他的菌菇也都在涨。 但国家收购价还是只有05-11元一斤,价格相差挺大的。 但因为菌菇存放是个难题,尤其是双孢菇,最是娇弱,不小心磕着碰着就能黑一块,压久了还能渗水。 就算借到车子拉过去沪市卖,这一路的颠簸,加上到那边以后的住宿伙食,还不一定能一下子全部卖出……沈春花不敢赌,她最后还是直接运往了县里的供销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