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0章 诗会开始(1/1)

好书推荐:

李白对这件事心知肚明,他也知道李隆基这个老色批好人妻这事。 但没办法,谁叫人家是皇帝。整个大唐都是他的,人家想干嘛就干嘛。 “哥舒翰,你现在跟我回长安负荆请罪,我相信太上皇一定会原谅你之前犯下的过错。” 司仁没有接话,转而开口笑道。 “呵呵。 李白啊李白,你是真傻还是假傻啊。 你的职位是李隆基给的,可大唐如今的皇帝可是李琩啊。 他们父子二人都有心结,而这个结就是杨玉环。只要她在一日,二人的心结就打不开。 而且,两人现在一个是太上皇,一个是当今陛下。大唐到底谁说的才算? 你如今站位太上皇,可一旦李琩掌握实权你又该怎么办呢? 你知道太多太多的秘密了,李琩会留你吗?李隆基他会留你吗?” 李白惊坐而起,面露慌张。 “不不会的。” 司仁眯眼笑了笑。 “你还真是天真,有我这前车之鉴还不足以让你清醒吗? 我为大唐奉献了全部,到最后落得个叛贼的身份。在长安的家眷都被打入了天牢。 因为我现在手中有兵权,所以我还活着。我的家眷他们也不敢动。 如果换成了你,你想过后果吗?你该怎么办?” 李白脸色变了又变。被封为翰林学士的意气风发,此刻全都消失不见了。整个人颓然的坐在椅子上,身体的精气神仿佛被抽空一般。 他的脑海中不断翻涌,眼中充斥着挣扎之色。 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难道真像哥舒翰说的那样,等到事情结束后,自己会被清算? 天下如此之大,可都是李家的天下,总不能东躲西藏过一辈子吧? 自己该何去何从? 李白眼中越发的迷茫,双眼空洞无比。 司仁见此,开口说道。 “李白,你是想活还是想死呢?” 李白回过神来,神色一紧。 “哥舒翰,你什么意思?难道要在这杀了我吗?” 司仁连忙摆手。 “不不不,首先你要搞清楚,要杀你的不是我,而是长安的两位皇帝。 而我,有办法让你活命。” 李白轻轻摇头,满脸的不屑。 “你都自身难保了,还能让我活命? 你知不知道,潼关城附近已经聚集了近120万大军了? 凭借着区区洛阳城内的几万人,你怎么抵挡?” 司仁笑了笑。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李白,你太自以为是了。 我何曾不知道长安汇聚了120万的军士?既然他们优势这么大,为什么还过来攻击呢?” 李白自以为是的开口回道。 “那是因为陛下体恤下属,不愿大唐的将士自相残杀。” 司仁哈哈大笑,声音持续了很久,就连眼泪都笑出来了。 “这是我今年听到最好笑的笑话了。” 司仁脸上的笑容突然一变,霎时间阴云密布。 “体恤下属?你什么都不懂。 安禄山谋反是李隆基亲手策划的,他觉得节度使的权力过于庞大,所以逼迫安禄山谋反。 安禄山一反,必然要召集其他节度使回京勤王。 到时候,节度使之间就会发生战争,而这场战争外人只会认为是安禄山引起的,根本不会想到是李隆基主导的。 这场战争的结果早就注定了,安禄山必败无疑。但是在他失败的前夕,一定会将其他节度使的军队打残。 这样一来,李隆基就可以轻而易举的收回节度使手中的权利。 这下你知道为什么李隆基要对外宣布我是叛逆了吗? 你现在还觉得他体恤下属吗?” 李白心理防线彻底被击溃了。他痛苦的跪在地上,双手捂面,口中呓语不断。 “不会的,这都是假的。 这都是假的假的。” 司仁起身,来到他身边,居高临下的看着他。 “李白,你想活,还是想死。 这是你最后一次选择的机会了。” 李白放下手,眼眶微红,用膝盖向前匍匐了几下,然后双手抱住司仁的腿,声音很轻但又很急促。 “我想活,我想活。燕王,救我。求你救救我。 我会写诗,我用诗歌歌颂你的丰功伟绩,我用诗词为你昭雪。” 司仁无声的笑了笑,伸手搀扶起李白,然后轻轻为他整理衣服。 “先起来吧,你可是诗仙啊,这副样子传出去会让人笑话的。” 李白擦了擦未干的眼泪,满脸尽是讨好之色。 “燕王说笑了,诗仙之名都是李隆基想要让我为他效命赠予的。 说难听一点,我就是一条狗,诗仙这称号就是一块骨头罢了。 从今天起,我改换门庭,不再是大唐的李白了,我是燕王您的子民。” 李白从燕王府离开了,走的时候面带笑容,步伐无比轻盈。 虽然不知道两人在房间里谈了些什么,但想必李白很满意。 夜晚,城隍下。无数的读书人在此聚集。洛阳城的百姓也来到此地想要凑凑热闹。 现场人山人海,气氛火热,似乎这些读书人并不是来声讨哥舒翰的,而是来到此地过年一样。 大红灯笼高挂,摊位上除去吃食外,还额外的准备了笔墨纸砚。 小商小贩售卖的东西不仅可以用钱银来支付,甚至可以用这些读书人的字画来进行支付。 这让这些读书人无形之中觉得自己的身份地位高上了许多。 诗会即将开始,现场的气氛随着李白的出现达到了顶点。 许多读书人把他围在了中间,让他此刻成为了场上最靓的仔。 李白面带微笑,遇到熟人颔首致意。 随着所有文人全部落座后,一队杀意盎然的士兵从城隍门下列队而出。 他们身着玄色盔甲,迈着整齐的步伐,昂首挺胸,面容肃穆。 在队伍中间,司仁骑着高头大马,一身金黄色的盔甲,大红披风迎风摆动。 虽然两鬓白霜,但那坚毅的面容仍给人心底留下极强的压迫感。尤其是那双明亮的眼睛扫过众人的时候。 没有一个人敢与之对视,都不由自主的低下了头。 “燕王到~” “诸位,我是哥舒翰。 很荣幸能够邀请到大唐各地的青年才俊。 既然是诗会,那我们就要有一个主题。 为了表示公正,出题人就让翰林学士李白来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