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2章 颜真卿(1/1)

好书推荐:

乾元1年,3月初。 颜真卿从平原率兵1万2千人,一路过关斩将来到洛阳城下。 司仁亲自开城门去迎接这位历史名人。 “平原太守颜真卿,参见燕王。” 颜真卿,字清臣。小名,羡门子。别号应万。创颜体书,与柳公权合称颜筋柳骨。 开元22年,登进士第,历任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后因得罪杨国忠,被下放到了平原,当了太守,世称颜平原。 颜正卿一脸正色,行礼规规矩矩不敢有任何逾越。 司仁伸手将他搀起。 “清臣,看来这24郡的郡守,唯有你才是大唐的栋梁之才啊。” 颜真卿语调生硬,话语中透露出浓浓的不屑。 “哼,一群只知贪图享乐的人罢了。” 司仁在洛阳城内专门为颜正卿举办了一场晚宴。用以表彰他忠君爱国,杀敌尽忠。 颜真卿看着满桌的珍馐,脸色越发的难看。筷子始终放在桌面上,不曾动过一下。 司仁见此,不禁开口询问。 “清臣,不合胃口?” 颜真卿回道。 “燕王,现在不是歌舞升平贪图享乐的时候。 这一桌子的珍馐,足够换成1万军士所需半月的粮草。 还有,现在处于战时。你作为兵马大元帅怎么能够饮酒? 如果安禄山突然从邙山对洛阳发动袭击,你可以保证能够正常的指挥战斗吗?” 杨国忠撇了撇嘴,他之所以把颜真卿赶出长安,就是因为这人太死板,不知道变通。自己守着条条框框不说,还要求其他人也按照条框进行约束。 “我说颜真卿,你差不多行了。 燕王好心为你设宴接风洗尘,你不感激也就罢了,现在反而指责起燕王的不是来了? 你可真是好大的胆子。” 颜真卿小脖一梗,对着杨国忠怒目而视道。 “奸佞小人,朝廷就是被你这种人带坏了。 假如满朝文武都是你这种不守规矩的人,那大唐岂能安宁? 燕王,这杨国忠霍乱朝纲、结党营私、利用职务之便中饱私囊,千万不能让此等小人留在身边,否则后患无穷。” 杨国忠气急,顾不得礼仪,拍桌而起。刚想进行反击,就被司仁拦下了。 “干什么呢?三岁小孩? 当我这是哪?菜市口?” 杨国忠满脸委屈,低声开口回道。 “燕王恕罪,是我孟浪了。” 颜真卿可不管那么多,脑袋转到了一边,轻哼一声后,再次拱手开口道。 “燕王,今天这酒是坚决不能饮的。 至于这餐食,留下四碟小菜,其余的给其他将士分发下去吧,避免浪费。” 杨国忠被气的吹胡子瞪眼。 “放肆!你当这里是你的平原衙门呢? 燕王是陛下册封的一字王,从礼法上来讲,这些菜肴并无不可。 所谓上行下效,连燕王在宴会上只能食用四样小菜,那其他百官怎么办?逢年过节只能吃4样以下?” 颜真卿一愣,随后据理力争。 “今时不同往日,如今我们大敌当决不能图一时口舌之快。 待叛军被消灭,我颜真卿亲自为燕王张罗一桌子好酒好饭。” 杨国忠嗤笑一声,满脸的讥讽与不屑。 “燕王请你入宴,已经给足了你平原太守这个面子。 你只是一个平原太守,从三品。你还真把你自己当成了一个人物了? 燕王是你想请就能请的动的吗?” 司仁索性也不吃了,双手交叉靠在椅子上,看着这两个人争吵。 一个是唐朝着名奸相,一个是后世津津乐道的书法大家。两个人在一起争吵的戏码,恐怕只有自己有幸能亲眼目睹旁观了。 要说这颜真卿确实有点死心眼,做事过于古板。如果再圆滑一点,凭借他过人的才智,恐怕早就在大唐绽放光彩了。 有得就有失,如果真是那样,恐怕后世也就没有颜体字了。 “来人,留下4样小菜,其余的端走给值班的兵士分发下去,就说是平原太守看他们辛苦赏他们的。” 杨国忠坐回椅子上,对司仁的话没有任何不满。反而颜真卿有些愣了。 他对自己的言行举止很清楚,也知道自己的性子过于耿直会得罪人。但他就是不想改,他不想与其他人一样。 可今天司仁只用了一句话,就给他上了生动的一课。 不仅答应了自己刚刚只留下四碟小菜的无理建议,顺带着还告诉其他士兵,这些菜肴是自己这个平原太守赏赐给他们的。 燕王给了这么大一个面子,自己要是在不知进退,那是不是有些无理取闹了呢。 “多谢燕王。” 司仁笑着开口说道。 “清臣,大唐的繁荣离不开你们这些廉洁的臣子,同样也离不开杨丞相。 如果把大唐比作房屋,那你们毫无疑问是基石,是支柱。 而杨丞相他们则是墙壁,屋瓦。 二者结合,方为房屋,缺一不可。 你觉得杨丞相贪污腐败,奢靡成性。但是他能走到丞相的位置,是陛下识人不明吗? 杨丞相曾经还是个度之员外郎的时候,就曾帮太上皇办了许多大事,不仅让空荡荡的国库变得充盈。就连太上皇的左藏库,在他的运作下财物也变得堆积如山。” 颜真卿一时间还别不过来这个劲。 “哼,不管怎么说,杨国忠他都是大唐第一奸相。” 司仁莞尔,他已经知道颜真卿的脾气是什么样了,所以不会跟他计较太多。 这就好比杨国忠与和珅,他们是同一类人。能够为皇帝分忧解难。 而颜真卿与刘墉相同,耿直正义,一心为民办事。 出发点不同,所以这两类人永远尿不到一个壶里去。 “清臣,今天你率援军来洛阳,我很高兴。 我会奏请陛下,把你的功绩一分不减的进行告知。 像你这样的忠臣应该有更大的舞台,而不是屈居在平原这么点的地方。” 杨国忠看出司仁有爱才之心,立刻开口说道。 “燕王。 陛下将洛阳以北的地方交给您管理。 这么大片的地方,您一定抽不身子,毕竟现在最主要的是对付安禄山。 不如把这个差事交给平原太守去做? 让他领一队兵马从洛阳出发,一路北伐直到范阳为止。 您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