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通倭无路可退最后底牌(剧情章)(1/1)

好书推荐:

“王知县,快到年底了,您公务繁忙,还亲自来送我上船,真是劳烦您了。” 月娘站在码头上,给前来送行的王知县行了一礼。 王知县笑呵呵地一挥手,几个抬着大红色箱子的仆役走上前来,抢先上了船。 “翰章托我做媒,可惜他在京城,我在浙江,职责所限,不能擅离职守,所以没办法亲自送你出嫁。” 他指了指那些仆役。 “只好让这些人跟着你一路过去,等到了京城,也好代我这个媒人,帮你们操办喜事。” “谢过王知县。” 月娘再次低头行了一礼。 她的眼光瞟到了站在王知县边上的一位年轻妇人。 那妇人身穿布衣布鞋,身背包袱,也是一副要出远门的样子。 “只是不知这位姐姐是……” “哦,这位女子的丈夫是反抗官府踏苗毁田的义民,被人诬陷私通倭寇,先前本被海知县赦免了,却又让锦衣卫抓进了诏狱。她这次是去京城,为丈夫喊冤翻案的。” 王知县神情自若道。 “正好都是女子,又和你同路,就与你一起过去,也好做个伴。到了京城,还能去高府帮你们料理婚事。” 通倭? 月娘只觉得身上猛地打了一个寒颤。 目前在浙江东南,大明军队正和倭寇打得你死我活。 朝廷早有严令,凡是跟倭寇沾上边的人,一律从重处置,罪在不赦。 海瑞海知县,那位以一己之力,捅破了“毁堤淹田”的真相,使“改稻为桑”国策名存实亡的严党眼中钉。 他赦免无罪的百姓,居然偏偏卷入了通倭大案? 甚至严重到直接押送京城,关进诏狱? 在月娘这个本就知道不少内情的人看来,这分明是严党在成功度过“倒严”风潮之后,对清流的一次报复行动! 目标恐怕是通过这个“通倭”的百姓,牵扯出海瑞海知县。 然后以通倭大罪,将这位清流干将一口气灭掉! 而清流,想来也不会眼睁睁地束手就擒。 这位为夫伸冤的妻子,是最适合出面的人,无疑是这场党争要案中的关键角色。 这样的重要人物,居然要和自己同船去京师? 除了要借用自己那张司礼监文牒作为庇护,好逃过严党追杀,安全把人送到京城,她想不到家。 看来高翰章虽心中没有党派之别,又丢了杭州知府,回到了翰林院,看似已经逃离了党争的旋涡。 但两派的人依然没有放过他。 麻烦还是找上他了。 而这一次,他恐怕又是被自己拖下水的—— 如果不是他想娶自己这个麻烦缠身的人,如果自己不是思前想后,依然决定嫁给他…… 月娘微微垂下头,掩住了眼底的波涛汹涌。 这个时候,她忽然想起了几个月前,杨一金杨公公在沈三岳死后,交给她的3样东西。 走。 那时,杨一金脸上露出了相处4年多以来,最温柔的表情。 “你这一去,千山万水,沟壑纵横。等着你的不一定都是福,还有算不到的凶险。 “老沈说了,这匣子里的东西可以救你的命,也可以救高翰章的命。” 他把那只沉甸甸的盒子放在月娘的手心里,眼神深不可测。 “别打开。实在过不去的时候,把锁砸了。” 月娘跪了下去,给他结结实实地磕了3个响头,接过紫檀木盒子,起身就走。 这是她最后一次见到杨一金这个干爹。 后来,就听吕芳吕公公说,他疯了。 再后来,回到江南以后,又听说吕芳这个杨一金的干爹,也被皇帝赶出内廷,发配到南京去守皇陵。 杨一金是生是死,就更加没有消息了。 月娘轻轻捂住自己背在身上的那只包袱。 现在,自己已经无路可退。 高翰章的命运,只怕也早就和她连在了一起。 她只能靠着沈三岳和杨一金留给自己的这张底牌,放手一搏,重新去闯一闯京城这个龙潭虎穴了! …… 几个月后。 兵部尚书张居正独自进了一家酒楼,左右看了一眼,闪身走进一间隐秘的包房。 来这里之前,他已经在城中绕了好几圈,又派心腹暗中盯了许久。 直到确认自己没被人跟上,才来到了这里。 之所以如此谨慎,正是因为面前这位约见他的人,身份十分敏感。 “张大人。” 包房里,一位风度翩翩的男子站了起来,向他施礼。 正是几个月前刚刚成婚的翰林院修撰高翰章。 张居正摆了摆手。 “翰章不必多礼,有话就赶紧说吧。此处毕竟身在闹市,严家耳目众多,不可久留。” 这几个月,围绕着浙江那个“通倭”百姓是否有罪,朝廷打了好久的嘴仗。 最后,嘉靖皇帝一锤定音,定了那人私通倭寇的死罪,后日就要行刑。 这一场,清流完败。 严党一时气焰大盛。 最近到处在查人抓人,逼得清流步步后退。 张居正作为清流的首脑之一,本就是被盯梢的重点人物。 他此时能来见高翰章,已经冒了很大的风险。 高翰章连忙开口道。 “严家最近派人盯住了卑职的家宅。昨日竟然派人传过话来,公然恐吓卑职,要卑职将妻子月娘和借宿的妇人立刻遣走。 “否则就要让御史弹劾卑职——纳妓为妻,暗通倭犯!真是岂有此理!” 看着高翰章满脸悲愤,张居正的表情却依然平静无波。 “那你来找我,是准备做什么?” 高翰章长呼一口气,将一只锦盒放在桌上。 “卑职今日请见张大人,是有一件重要的东西交给张大人,一件能扭转乾坤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