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0章 脑洞设定牛逼(1/1)
“海外热剧?” 大家一看到这样的宣传标题,便立马打开白星视频,饶有兴趣地观看起来。 两三个小时后,成功劝退一半多人。 “这是什么玩意?” “对话太幼稚了吧!” “这居然是揽月拍出的,苏子安出的剧本,令我大感震惊。” “已品鉴,有点毒,大家小心。” “我已经将这部电视剧移除出我收藏的揽月优秀作品集之列。” …… 当然,有一部分留下来了,这部分人的年龄群体不是很大,基本上是学生。 她们转发到各自姐妹群里,推荐给自己的好闺蜜,好剧一起分享。 “好看,太甜了。” “姐妹们,超级好看。” “看这部剧要双腿夹住,不然你会感觉到甜到发潮。” 最新一期的科幻世界,如约到了读者手上。 打开杂志,第一个故事就是《超新星纪元》。 映入大家眼帘的是一幅精美的画作,一群皮肤颜色各异的孩子,在一幅地图上摆着玩具。 仔细凝望,发现摆的都是飞机,大炮,坦克等武器玩具模型,地图上的位置是南极。 “好牛逼啊这!” “画的很美,不知道表达的是什么。” 很多读者内心心中涌现同样的想法,他们很期待这部长篇科幻讲的故事。 开局,看到这个科幻的设定,读者们一整个震惊脸。 “辐射,只剩12岁以下的小孩可以存活。” “这真的是aazg!!!” 一场紧迫的大学习活动拉开,大家从字里行间看到了紧迫,文明传承的重要性。 大人们一个个死去,直到剩下由孩子们掌控的世界。 孩子们开始克服重重困难,开始选出主席,总理等,由华华,晓梦等人担任。 政权重新建立,孩子们也效仿以前的制度,开始重新恢复秩序。 想想他们的年龄只是弱冠,这真的令人惊叹。 由于超新星带来的无尽的能量,孩子们不用为电力发愁,所以量子计算机和全国信息网络建立,他们成功开启会议。 大会成功举办,犹如当初的先辈一样,红旗依然飘扬,只是这次换了一批人,孩子们的世界。 大人们消失,他们面临就是生存问题,在克服了生存问题,生活有保障的时候,孩子们统一想法,要建立起一个好玩国家的决议论。 读者们看到这块,上半部结束,下半部要在下一期科幻世界才能看到。 他们之前感觉这些孩子很棒,虽然幼冲之年,但是担负起了时代赋予他们的责任和使命。 可是,当生存能得到保障时,孩子就是孩子,他们的玩闹之心便来临。 对于后面发生什么,大家都很好奇,便在贴吧,虎扑等各个平台,开辟社交社区,积极讨论起来。 “我觉得接下来会有一场惨痛的教训,孩子们会被现实教育。” “沉溺于玩闹,我不知道未来在何方。” “如果外国孩子们不玩闹,入侵怎么办?我们会不会再经历一遍耻辱。” …… 各种猜测和讨论都有,对于后续剧情的发展自然也有很多预测。 各个社区置顶最高的却不是这个,比如在百度贴吧社区置顶的帖子,就超过十万点赞。 “浅谈超新星纪元的脑洞设定。” “超新星纪元的脑洞设定无疑是优秀的,只留下孩子们的世界这个想法真的是天马行空,常人无法想到,作者脑洞之大,无人能出其右。” “看到这个设定,有时候我会代入进去,如果这样真的发生,那么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无疑这个设定,从一开始就产生了悬念,让人们期待没有大人掌控的世界,孩子们会怎么做,他们会过得好吗?” “只要你产生些想法,你就会被这部书捕获,沉浸进去,一步步深陷进去。” “这就是所谓的科幻设定的重要性,设定的就是基石,基石牢固,地动不摇。” “这个设定还有另外一层值得思考的地方,就是人文,孩子们面临着和大人的分离,独自面对世界,这是不是现在很多孩子长大后,闯荡社会一样,只是这次他们没有后盾,没有后路,独自一人。” “这由此诞生了恐惧,人类骨子里最深的恐惧就是在黑暗中丢失爸爸妈妈的手,这次不仅是爸爸妈妈,还有祖国母亲,这是让全人类最恐惧的事情。” “故事的诞生,都基于脑洞设定,逻辑性,合理性,都很好,这部超新星纪元,我愿称为一部非常好的佳作,必定会引起人们的深深思考。” “在这里不得不说,作者苏子安非常厉害,他俨然在科幻领域有了大家风范。” …… 这个置顶帖子,得到了大家的一致支持,只要看过的,都能充分体会。 当然,还有从叙事结构、故事发展等分析的帖子,也挺火的,点赞量很高。 科幻世界的编辑立马就收到了不少读者来信,有的是电子版的,有的是纸质的,对于这部作品第一次有了很大反馈。 来信不是很多,因为这才连载一半,后面具体的效果,还要等时间发酵。 但是,火已经火了,科幻世界最新一期销量已经超过了50万,这才不到几天,有这销量真的非常恐怖。 突破50万销量,张晓波自然给苏子安打来电话,告知这个好消息。 苏子安正在忙着置景,听到这个好消息,也是很开心。 “子安,我给你递了点天府特产,你到时收一下,小小心意,你一定要收下。” “张主编,你太客气了,你的美意,我收下了,下次请你吃饭。” “好,没问题,下次喝超新星纪元的庆功酒。” 挂了电话,苏子安继续忙布置棚里场景的事情。 科幻世界这边,继续加大宣传。 宣布了《超新星》纪元,突破了50万销量的消息。 这50万中有科幻世界的常订读者,还有苏子安号召过来的科幻迷,自然还有苏子安的忠实书迷。 这本书距离破圈,还需要更大的宣传攻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