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球状闪电(1/1)
张晓波迅速拿出余生口袋里面的药,给他喂几粒,这时候不管是谁的杯子,见到有水的,直接拿过来,递到余生口边,让他将药送进去。 其他同事见部长突发情况,立马过来,一起把他扶到沙发区,让他好好缓一下。 余生大口缓气,过好一会儿,终于平复过来。 “晓波,你看这就是年轻时不淡定的下场,唉!” 张晓波没有回答,这激动不是自己能控制的,但是向部长这样激动过头,他觉得自己很少有机会会这样。 这次这么亢奋,还是看到那个人的名字。 苏子安现在在小说界如雷贯耳,他被私底下圈子里的人称为行走的销售机,最新的《神雕侠侣》已经突破100万本,这可是让很多人眼红,包括科幻界的一些杂志期刊。 即使再差,苏子安的号召力也完爆他们现在的销量,因为他们已经不在巅峰。 收获和人民文学落寞,他们科幻杂志何尝不是如此,这几年都是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太紧巴。 余生坐起来,看着张晓波道:“去,快去联系苏子安,顶级待遇。签下他这部科幻短篇小说。” 张晓波迅速行动,立马去办。 一旁的老编辑听到苏子安这个名字,以及看到张晓波和余生的样子,心里有些猜测。 张晓波不会在我那些淘汰的小说里,找到苏子安的作品,这还震惊到部长。 老编辑趁着张晓波打电话期间,坐在他电脑前,认真瞅一眼是自己淘汰那篇文章。 以自己这么多年的眼光,应该不会出错啊! 《乡村教师》 老编辑心里喃喃道:“这篇科幻元素很少啊!前面基本上是老师教学生。” 可是,很快他觉得不对劲,这后面讲的啥,自己好像没有看。 猛拍脑袋,老编辑重新看中后面的内容,越看心里越想把自己打死。 这后面的科幻元素真的很浓,不过最重要的不是这些科幻形式和手段,而是表达的精神内核。 看完后,老编辑闭上双眼,他此时感觉脸火辣辣的疼。 马有失蹄,人有失足。 这次事情算是给自己一个教训,以后审稿要认真,不能错过这样的好作品。 一旁的张晓波打好几个电话,都无人接听,内心不禁着急起来,查到揽月公司的电话,直接拨过去。 “您好,我是科幻世界的编辑,贵公司老板苏子安向我们投稿一篇文章,已经通过,我们想找他谈谈具体的合作。” “好的,您稍等,我转接给我们总经理李总。” 一道好听的女声传来,张晓波又把刚才的话重复一遍。 李玉湖并不是很惊讶,苏子安是天才人物,跟他这么长时间,她深有体会。 “抱歉,我们老板休假了,这样,他不是给你发邮件了,你通过邮件回复,他看到会给你回的。” 张晓波听到这,只好有礼貌地说再见。 将目前情况汇报给余生,余生面色平静,这会冷静下来,于是语气不疾不徐地道:“通过邮件回复,这件事情急不得。” 张校波点头,余生站起身来,感叹到:“放平心态,是你的怎么也跑不了。” 隔天,苏子安起床,感觉重新恢复精力,精气神很足。 这一觉睡得很美,太舒适,感觉太完美。 夏晚晚还在熟睡,苏子安没有打扰她,走出卧室,到总统套房的客厅沙发上坐着休息。 打开酒店的点餐系统,专门点一些滋补类的。 男人要想强壮,这些大补之物必须安排上,不可错过。 美美吃一顿,苏子安无所事事,不想刷视频,不想玩游戏,那干什么? 码字呗! 《球状闪电》搞起,一边写的同时,等于是把这部小说重新看一遍,感觉非常舒爽,而且还有一些以前没有注意到的细节。 这部《球状闪电》是一部小长篇,一共21万字,脑洞非常大,同时探讨武器和科技的边界。 主角刘博士小时候亲眼见到一个闪电球将自己的父母化为飞灰,这一幕深深刻在他的脑海。 长大后,他成为了一名物理学家,决心研究球状闪电的秘密,投身研究闪电球,想要揭开闪电球的所有秘密,在这期间他遇到一位研究疯子林云。 在发现闪电球存在巨大威力后,目睹造成的人间惨剧后,刘博士不想这样的科技成为武器,便退出研究。 可是林云不顾一切投入,想将这项科技变为保家卫国的武器,因为她受到原生环境很大影响。 林云的母亲在越南战争中,死于新兴的生物武器,这一事件彻底伤害到林云。 林云自此跟随父亲开启军旅生涯,使得她成为一个冰冷的武器偏执狂,非常热衷于新式武器的研制。 球状闪电,林云近乎疯魔,战争爆发,但是球状闪电投入战场的效果并不是很好。 林云走上极端,大力研究宏原子核聚变,亲手推动宏原子核聚变,将地球上的三分之一国家打回农业时代。 这疯魔般的人物结局已经注定,她用自杀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使自己量子化,文章也以量子玫瑰结束。 对比大刘另外一篇长篇小说《三体》中的程心,林云无疑是一个狠人。 苏子安看着眼前这篇《球状闪电》,这完全是一篇硬科幻,但是其中深深蕴含着一些文学哲理和讨论,就看人们能不能品味到其中的精彩。 武器和科技的思考,科技伦理的想象和讨论,科技善恶两面的展现。 这本毫无疑问是一部非常优秀的作品,不差《三体》太多。 说其是硬科幻,也是有参考依据,在中国古代就有关于球状闪电的记录。 《张文忠公全集》文集中,张居正就记载了一次球状闪电的现象。 这种球状闪电会在我们身边出现,它并不是想象的产物,是真实存在的。 张居正记载的原文如下: “天微雨,忽有流火如球,其色绿,后有小火点随之,从雨中冉冉腾过予宅,坠于厨房水缸之中,其光如月,厨中人惊视之,遂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