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二章 罗智林的酒宴(1/1)
越来越多的商户愿意配合更进一步的合作,泛华除了会新增一部分服务费收益,更为直接的受益,就是三期专类场馆的招商工作,在这两个多月里得到快速的推进,在正式开业之前就已经达到百分之七十的入驻率。 熊志远这次到东洲,主要还是为了参加三期专类场馆明天的开业典礼。 三期专类场馆占地面积较大,改造投资更高,硬件基础设施投资就高达三千万,也仅开放六百家“店中店”模式的摊铺,租金标准也相对一二期高得多。 首年租金是六万,其中减免的两万,也都是折抵“店中店”的内部装潢,保证专业场馆内外都以更高的品质,呈现给消费者及省内外乃至海外采购商。 租金标准相比较一二期场馆提高了两三倍,甚至都远远超过这个年代城区繁华地段沿街店铺的租金了,当然会叫绝大部分商户犹豫观望。 前期的招商工作进展也就远没有一二期那么顺利。 不过,倘若进驻专类场馆,更积极参与泛华组织的深层次合作,每年有可能额外获得二三百万甚至更为可观的交易额或者订单,对绝大部分拥有小微型实体的商户来说,一年十万八万的额外开销,就不能算多高了。 因此,两个多月来,四笔高达五十万美元的海外代工订单以及一大批可能仅有万美元的小订单,示范作用极强,一下子就将前期进展缓慢的招商工作打开了局面。 目前综批市场整体入驻率已经超过百分之八十,预计今年的营业收入将突破五千万。 虽然泛华商业今年软硬件建设投入非常高,还不可能实现盈利,五千万的营业收入,还远远不能跻身国内一线综批市场之列,但泛华综批市场到现在正式运营都还没有满一年时间。 泛华广阔的商业前景,实际上已经可以说是初步展现出来了,也将提前一年完成华兴集团注资时做出的业绩承诺。 华兴集团注资时,在协议里是要求泛华商业九六年实现营业收入破五千万这个目标。 泛华商业在促进商户对外贸易,促进商户工贸联动这一战略,还才刚刚发力呢。 南亭工业园小商品集中制造区二期工程还没有收尾,溪口、宿城以及狮山县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小商品集中制造区一期工程才刚刚施工、组织招商呢。 狮山今年总的目标是跟综批市场搞贸工联动战略合作,发展成立两百家小微商品制造企业。 当然,贸工联动绝不仅仅局限于入驻小商品集中制造区的小微企业,更为核心的还是挖掘乡镇中小型及小微企业的发展潜力及动能。 贸工联动也绝非搞全品类覆盖,而是集中在家纺、文具、箱包、灯具等几个已经形成一定地方优势的产业类别,进一步深化搞集群式发展,加强上下游产业链的完善;以积沙成塔的手段,在对外贸易形成集群式的优势。 这种模式发起来,就能将更多的国内外批发采购商吸引到泛华综批市场促成交易。 交易规模稳步增长,当然也就能将泛华综批市场商铺价值进一步激发出来,获得更高的商铺租金及诸多附加收益。 倘若泛华商业不急于进一步扩大场馆规模,暂缓投资巨大的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单纯从现有的一千多家商户进一步挖掘省内外及海外贸易的潜力,去扩大综批市场的贸易规模,预计明年就能实现两千万以上的净盈利。 当然,真要这么做,无疑是短视的。 泛华需要继续建设更多、更大规模的专业场馆,提供更高水平的软硬件配套服务,从东洲及周边地区吸引更多的中小商品制造企业进驻,促使更多有志进入生产领域的商户,到南亭工业园以及即将筹办的宿城镇、溪口镇工业园创办工厂,将这一商业模式真正扎根到地方产业发展进去,才算是将基础真正打牢了。 当然,这就决定泛华商业短时间内渴望更多的资金注入。 萧良给的初步建议,就是泛华应该在正对三期场馆、钟秀路北侧征用五十亩商业用地,建设一座大型专类场馆,将专类经营面积扩大到八万平方米,才能初步满足泛华综批市场下一阶段的发展所需。 只是,单此一项的投资,就高达一亿五千万。 单纯靠泛华商业自身的积累以及从地方获取一部分配套建设贷款,可能需要年后才有可能实施这一计划。 倘若现在就要进行征地拆迁,赶在年底前组织施工,泛华商业至少需要获得不低于六千万的股权融资才行。 华兴集团刚参加他们搞蓄电池合资公司,他看着当然“心烦”。 “泛华在新华通大厦持有的物业要是打算出售,我倒是可以推荐几个投资人跟你们接触一下,”钱晋章说道,“现在内地经济发展很强劲,香港楼市持续回升有七八年了,有些地产投资客担心香港楼市虚火,就想着到内地寻找低洼地……” 香港还是地方狭仄,虽然早已发展为国际大都市,但很多投资人的视野却越来越局限于房产、金融等狭窄领域;在产业方面的进取,此时就已经被台资甩开距离了。 这一阶段香港投资客进入内地,大规模抄底商品住宅在今后十数二十年内都不会放开,但入手投资商业楼进行经营的已有不少。 不过,目前这些投资主要还是集中在沪市、广省等少数经济发达城市。 当然,不要看瑞安化工规模跟华兴集团不好相提并论,钱晋章从业二十多年,在香港富豪圈积累的人脉资源,还是要比熊志远强那么一些;主要熊志远还是年轻了一些。 “那就拜托钱董了。”许建强说道。 泛华在新华通大厦还持有近三千万的物业,要是能以最快的速度出手套现,泛华北区专类场馆,下个月就可以征地动工建设了。 ………… ………… 罗智林没有参与上午的宿云山能源挂牌仪式,但夜里在东洲大酒店安排了酒宴,专门招待熊志远、钱晋章二人。 萧长华、钱少斌、许建强、萧良、孙楚辞、蔡春、顾培军、周轩等人作陪。何雪晴更专注南亭实业的日常管理,萧良要尽可能挤出更多的时间,专注于技术研发,与政府部门的联系,更多是顾培军承担起来。 酒宴开始没过多久,唐继华拉着李博、萧潇不知道从哪里听到消息,赶了过来。 “阀控蓄电池的产品技术已经在生产线上初步通过验证了,下一阶段就是进一步的测试与调整。我现在还不能百分百打包票说这事一定能成,但九成把握还是有的。”萧良在酒桌上说道。 “哦,”罗智林意外的看了萧良一眼,又看向钱少斌问道,“少斌你说萧良这话是不是忽悠我们?” 罗智林是不怎么懂技术与生产的事情,但还是觉得萧良真正实质主导蓄电池厂的整顿、改造才一个半月,提出筹建联合实验室才两个月,这么快就出成果,比他想象的快多了。 他还想着年底前能有初步的成果,就算够快的了。 “我可没有九成的把握,”钱少斌说道,“两个月内要拿出各方面都能达到及格线的产品,我觉得可能只有七八成把握。” “萧良比较滑头,罗书记还是听少斌的话就行。”萧长华说道。 “我能把志远跟钱先生拉进来给我背书,还不值得信任啊?”萧良屈道。 “我们指不定就是被忽悠的啊。”钱晋章哈哈笑道。 “不管七八成,还是九成把握,蓄电池厂的推进速度,真的比我想象的快多了,”罗智林感慨道,“这么看来,你也不可能老老实实等拿出产品,再进行下一步的动作吧?” 萧良点点头,说道:“接下来钱先生将与志远先生共同承担起香港公司那边的担子,不遗余力的推动融资工作,但说服投资人是需要一个过程的,不可能一步到位就筹到足够的产能扩张资金。我对宿云山能源接下来的发展建议是小步快跑……” 罗智林专注的问道: “蓄电池厂后续的发展要怎么走出一个小步快跑法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