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九章 奈何给太多(1/1)

好书推荐:

熊志远除了他在华兴集团投资部的本职工作外,最近两个多月主要还是帮泛华商业牵线搭桥,从香港转口贸易业务领域,挖掘经泛华综批市场商品出口海外的潜力。 香港的转口贸易异常发达,主要还是在改革开放之前,受到西方欧美国家严厉的经济封锁,内地绝大部分商品必需先从香港入境,打上“香港化”标签后,才再转出口,参观正当成中试线使用的车间,介绍目前的一些工作进展。 目前用工业级原料替代实验室级化学试剂,已经初步完成产品技术验证,可以说是技术上,已经能够生产出初步合格的阀控蓄电池产品了。 当然,这仅仅是初步的。 后面主要还是通过中试、小规模量产,进一步梳理生产流程,看能否在生产效率、成本控制上符合工厂生产的要求。 他们所能生产的只是初步合格的阀控蓄电池产品,规格、质量水平相比较国外同类产品还要差许多,倘若不能在生产效率与成本上具备更大的优势,就不要指望能有什么竞争力。 许建强也是跟宿云山能源都没有实质的关系,许建强还是拿开玩笑的语气,将这点说破,省得熊志远、钱晋章不明所以,反而胡思乱想什么。 熊志远与钱晋章也理解这类矛盾不可避免,香港一些大的企业、家族内部甚至更复杂。 不过,就算萧良、许建强不当他们是外人,他们也不适合参与谈论太多。 孙楚辞、钱少斌更是不作声。 蔡春却是在一旁笑道:“郭厂长、于厂长他们也许现在看不到宿云山能源蕴藏的潜力,大概过不了多久,就要吓得跌掉眼镜了!” 蔡春与船机厂副厂长于春光是恢复高考后第一批考入秣陵理工的东洲学子,虽然不是同一个专业,但两人上大学时年纪都偏大,比较谈得来,这些年私交不错。 他之前也是试图通过于春光的关系,截胡拿到蓄电池厂的技改合作项目。 在萧良的银弹攻势下,蔡春屈服于现实利益,不仅参与联合实验室的筹建,深度介入阀控蓄电池产品技术的开发,还参与合资公司的竞聘评审、技术摸底等一系列工作。 他现在更是受聘担任宿云山能源中试流程技术总顾问,可以说是与钱少斌共同主导阀控蓄电池产品的中试工作。 在这方面,他要比孙楚辞、邵芝华、张叔毅等人的经验更丰富。 而这一切对春光来说,无疑是蔡春对他直接的背叛。 奈何蔡春没有选择。 奈何萧良给太多了。 因此孙楚辞、钱少斌性情所然,这种场合不愿意多吭声,他还是要附和几句,避免萧良误以为他还跟于春光、郭晋阳他们穿同一条裤子。 萧良只是一笑,说道: “俞书复调任常务副市长时,郭晋阳、于春光两人能接船机厂的班,能力肯定是有的,但这些年他们的心思都歪到别的地方去了。他们应该也无所谓看好不看好吧,就是表达一个不插手、不干涉的态度,做好做砸,后面都有话可说——随他们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