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三章 良是丧尽天良的良(1/1)

好书推荐:

萧良下车走过去,搀着朱祎琳的胳膊将她扶到路边坐下,又蹲下来将她的秀发揭散开,脑袋眼见肿高起来,还有些微的血迹渗出来,问她:“要不要去医院看一下?” 朱祎琳摇了摇头,费力将胳膊抽回去,想要站起来,头却晕得厉害,只能将双腿蜷起来继续坐地上,然后手捂住脑袋搁在膝盖才勉强支撑住。 朱祎琳头撞树那一瞬的惨叫还是颇有穿透力,孙菲菲与邵芝华、周轩,还有几名周末在办公室或实验室加班的老师,这会儿都从化工楼里闻声走出来。 “怎么了?”孙菲菲见朱祎琳手捂住头,蹲下来仔细查看肿高的脑袋,关切的问道,“发生了什么事,这里怎么肿这么高了?” 朱祎琳正痛苦中,说话还有些艰难。 见周轩、邵芝华也半蹲着关切看朱祎琳撞伤的脑袋,看得出朱祎琳不是就能介绍清楚。 这也是萧良下午跟邵芝华聊天卡壳的关键。 他不清楚船机厂蓄电池厂的现状,就怕吹猛了,把十数年二十年后才有可能成熟或问世的技术说出来,就混乱了。 工学院化工系在电化学领域的研究受限于当下极为简陋的条件,水平很是一般;至少在邵芝华之前,工学院还没有谁做出过突破性的学术研究成果来。 不过,一般有一般的好处。 邵芝华帮忙复印的这么多篇论文,有相当一部分是综述性质的。 所谓的“综”与“述”,就是对某一领域的技术、理论研究背景、前人工作、研究争论的焦点以及研究现状、发展前景等方面,以作者自己的观点写出严谨而系统的评论性、资料性科技文章。 水平高的综述性论文,能非常直观的帮助萧良重温相关领域当下的研究现状。 而萧良结合前世的专业经验,也能快速而精准判断这些综述性论文是否真正具备一定的水准,还是完全就是一堆毫无价值的水货。 不能做出高水准的研究成果来,可以说工学院的条件有限,谁都会困于无米之炊,但要是连综述性论文都写成水货,只能说连应有的学术素养都不具备。 “砰砰砰!” 萧良沉浸在一篇篇论文里,叫敲窗车吓了一跳,抬头看到周轩站在车窗外正俯身看过来,不知不觉天都黑透了。 萧良摇下车窗,问道:“没检查出什么毛病吧?” 萧良探头朝外看去,却不知道孙仰军什么时候也来医院了,这时候站在孙菲菲与看上去没有什么大碍的朱祎琳身边,正一脸阴沉的盯着他看。 萧良朝孙菲菲、朱祎琳那边挥了挥手,说道:“看来不需要我开车送你们回去了,”他就朝周轩、邵芝华说道,“周老师、邵老师,你们坐我的车。” 邵芝华又有些发木了,回头看了孙仰军一眼。 满打满算,她们夫妇跟萧良今天才是第二次见面,她们跟孙菲菲家关系就密切多了。 在她看来,怎么都不应该将孙菲菲、朱祎琳扔给孙仰军,她跟周轩却坐上萧良的车。 周轩却是先一步拉开桑塔纳的车门,推了妻子一下,然后才回头跟孙仰军打招呼道: “孙总,我们跟老许那边约好一起吃晚饭呢,老许这时候应该等着急了;我们就不陪菲菲回学校了。” 说罢周轩就拉着懵懂的妻子一起钻进萧良的车里。 “老许有说定吃饭的事吗?”邵芝华坐进车里,还犯迷糊问道。 “离开学校时,老许不是说了吗?”周轩装糊涂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