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梁祝 ——庾夕14(1/1)
梁祝 ——庾夕14 梁山伯和祝英台这边,因为两人都不擅长厨艺,两人选择了最简单的烤鱼。 只要把鱼处理干净,插上树枝,就开始架在火上烤。 庾夕经过的时候,特意瞥了一眼。 很原始的烧烤方式,干巴巴的。 连点像样的调料都没有,就简单的洒了点盐巴。 看着很没有食欲。 而他们这边,马文才将鱼处理好之后,庾夕就让他离开,不要在这里碍手碍脚。 庾夕在看到这么大的鱼的时候,就比划着做石锅烤鱼了。 恰好她在厨房里看到了石锅。 起锅烧油,将鱼放在油里过了一遍,又从背包里拿出各种香料。 最后,一锅新鲜美味的石锅烤鱼就出锅了。 石锅烤鱼因放足了香料,香味喷香扑鼻。 大叔几人即使在室外,也闻到了香味。 待马文才将石锅烤鱼端出来,大叔很有兴致的围着石锅烤鱼问道: “这是什么做法?看着虽然辛辣无比,可却让人很是垂涎!” 庾夕得意的说道: “这叫石锅烤鱼,看着辛辣冲鼻,实际美味无比!” 祝英台看着他们烤得干巴巴的烤鱼,有心想要辩驳几句。 可看着他们的石锅烤鱼,实在是说不出来,只得撇过身不看她那嘚瑟样。 大叔也是个接受度高的,听庾夕这么说,当即就催促着大家开始吃饭。 他尝了一口,顿时辣味充斥着口腔,鱼的鲜味在口腔中炸开。 虽然奇辣无比,却还是想要继续食用。 当即边喝酒边继续吃鱼。 端的是无比畅快。 至于祝英台两人的烤鱼,连他们自己也不吃了。 他们在这里吃饭吃得热火朝天的时候,突然门外传来敲门声。 几人面面相觑,最后都看向了大叔。 大叔放下筷子,起身解释道: “可能是心莲姑娘来了,你们不必拘束,我去去就来。” 大叔打开大门,果然是一个女子,来人一看就让人心生怜爱。 庾夕这才猛然间想起,难怪她觉得这么熟悉! 原来他们猜得真没错,对方真是陶渊明。 现在出场的这个人物,应该就是剧中的恶毒女二谷心莲了。 据说长着一张让人一看就保护欲爆棚的脸蛋,一直致力 于破坏梁祝二人的情谊。 可惜梁山伯是个榆木疙瘩,对其根本无感。 可怜谷心莲一身心眼子,在梁山伯身上毫无用武之力! 庾夕仔细观察了一下,发现如今的谷信息莲还是一个心思单纯的姑娘。 只是她瞧着,她看梁山伯的眼神可不简单。 果然剧情的力量无法阻挡,谷心莲还是一眼就看中了他! 对方偷看的样子,显然不是她一人发现了。 祝英台此时心中已有梁山伯,见有女子对山伯如此关注,而自己却还要女扮男装,自然心中有苦说不出。 也幸好谷心莲来这,只是为了给大叔送些吃食,送过之后也未多做停留。 ………………………………… —————— 因大家已经看到府陶渊明的墓地,梁祝两人觉得既然五柳先生已死,那她们就要尽早返回书院。 次日一早,几人就向大叔辞别。 临走前,庾夕回头望去,大叔还朝她眨了眨眼睛。 庾夕会心一笑。 看来这五柳先生也是个妙人! 庾夕凑到马文才身边问道: “若是将来天下太平,像五柳先生这样的人,应该也会出世吧!” 马文才但笑不语。 ………………………………… —————— 回到书院之后,庾夕又恢复了每日昏昏欲睡的日子。 而不久之后,中正考评官王卓然奉命来书院检查。 陈子俊夫子一向看不惯梁山伯,王卓然来了之后,故意安排梁山伯照顾他的日常起居。 祝英台自然不肯陈夫子这么欺负梁山伯,奈何梁山伯自己应下。 事实也不出所料,梁山伯每日都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最后王卓然更是使计,让梁祝二人关系紧张。 祝英台一气之下跑到后山,后双双掉入河里。 机缘巧合之下,祝英台还是被大叔所救,而梁山伯也被谷心莲所救。 只能说是万般皆是命吧,谷心莲还是义无反顾的爱上了梁山伯。 而梁祝二人也在大叔的帮助下,解除误会。 谷心莲以救命之恩为借口,要梁山伯带她去书院谋一生机,祝英台虽百般不愿,奈何山伯欠人家人情,也只能无奈同意,只盼着到了书院之后,谷心莲不再纠缠他们。 大叔不知何意,也和他们一同启程。 回到书院之后,梁祝二人才知大叔竟然就是陶渊明,当即心中恍然大悟。 之后,陶渊明在课堂上教授大家书法,却要求大家需要先喝酒。 庾夕自己的父亲也是书法大家,知道书法一道,不拘一格,但她得父亲真传,实不愿意接受陶渊明的方式。 而马文才也是,他这人虽然随性妄为,但却最不喜欢这杯中物。 当即两人都只敷衍。 陶渊明像是看到什么有趣的东西一样,故意逗弄马文才。 祝英台像是抓到了什么把柄一样,故意对着陶渊明说道: “有些人被家中教导得就是古板,连酒都不敢喝。” 马文才转头,眼神定定的看着她。 祝英台被看得连连后退。 刚才喝完酒之后,那种微醺的感觉都彻底吓没了。 这马文才怎么眼神这么可怕。 “不知所谓!” 马文才说完,就拉起庾夕的手,对着陶渊明说道: “陶夫子,你这种学法,恕我们无法苟同,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学法,我们就不凑热闹了!” 说完,直接从课堂上离开。 众人见马文才这么有个性,一些不想喝酒的学子也纷纷告退。 毕竟不是每个人都喜欢这杯中物。 陶渊明看着走了一半的学生,也不生气。 转身对着剩下的学生说道: “若还有人不喜欢鄙人的教导方式的,皆可以离开,不然,我们可要开始了!” 之后,陶渊明倒是喝的酩酊大醉,在半醉半醒之间,大挥笔墨! 因不少人见识过陶渊明的现场墨宝,事后,就有不少人觉得马文才矫情事多。 至于这种话从哪里开始传出来的,倒是没人知道。 只大抵是那些留下来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