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 流在金陵的血(十200(2/2)

收音机中正在播放中国空军军歌,每每听到这让人热血澎湃的空军军歌,周至柔总是不自觉的挺直了身子。</p>

凌云御风去、报国把志伸。</p>

遨游昆仑上空,俯瞰太平江彼岸。</p>

看五岳三江去、雄关要塞。美丽的锦绣河山,辉映着无敌机群。</p>

缅怀先烈,莫辜负创业艰辛,扬广大又赖我空军军人。</p>

同志们努力、努力!矢勇矢勤!国祚皇皇万世荣。</p>

尽瘁为孔军,报国把志伸!哪怕风霜雨露,只信双手万能。</p>

看铁翼碧空,马达齐鸣!美丽的锦绣河山,辉映着无敌机群。</p>

我们要使技术明日日新,我们要用血汗永固中华魂。</p>

同志们努力、努力,同德同心。国祚皇皇万世荣。</p>

唯一让周至柔不满意的是战报竟然是一个软软的女声读出来的?不过谁都清楚,国家的几个主流的喉舌电台都掌控在夫人手中,就如同之前购机一样,不理解战机的夫人将钱存在香港去生钱,结果最后连本钱都不见了踪影。</p>

夫人是凭借自己的喜好在安排她认为合理的一切,如果不保康的中德军事技术合作基地支援了一批战机的话,中国空军也打不开这个局面,所以总惦记林定远的战术支援大队确实有些不太厚道的嫌疑,这一点方面周至柔亦非常清楚。</p>

一名侍从室参谋拿着一份卷宗刚想进门,见蒋介石搓了搓手刚想表态于是站在原地等候,突然,播音被打断,一个雄厚的男音道:“各位听众大家好,这里是南京都战地广播电台,现在布南京卫戍区燕子矶要塞本日清晨战报,日寇十艘轻型巡洋舰与驱逐舰编队进入我燕子矶炮台范围之内意图偷袭,遭到我军迎头痛击,击沉日军驱逐舰三艘,重创七艘,林定远副司令长官亲抵炮台,对参战官兵给予嘉奖,命令制作荣誉袖标,给所有参加过南京保卫战的官兵授予纪念荣誉袖标,无论该军人日后晋升到何等职务,此荣誉当永在其袖口,代表其曾舍生忘死守卫国家都,为军人至高荣誉。”</p>

蒋介石微微一愣望着何应钦,荣誉袖标自己怎么不知道?何应钦急忙解释道:“委座是这样的,在战役伊始林定远就提出了如同德军一样的荣誉构想,又不花什么钱,又能极大的提高官兵的士气,所以军政部方面就批准了,林定远也给了一批,是给军委会与总参谋部各位长官的,毕竟作战要靠总参谋部的情报指挥,要靠后勤的支援,各方面都少不了,在这方面林定远考虑的非常全面,作为此战的最高指挥官,委座您的荣誉袖标上面字是您离开南京之时给林定远提的字血荐中华四个字。”</p>

说着何应钦命人将蒋介石精美的荣誉袖标拿了进来,袖标分为三等,蒋介石的是唯一的特等,以显示其的尊贵地位。</p>

蒋介石恍然想起了这个事林定远还真和自己说过,不过一看陈诚、白崇禧等人羡慕的目光,蒋介石感慨林定远这个既能振作官兵士气又省钱的办法真高啊!能够让白崇禧动心的东西不多,起码国民政府的勋章就不行,没想到一个小小的荣誉袖标就让白崇禧动心了。</p>

接着南京都战地广播电台开始介绍在保卫南京中各部队涌现出的英雄事迹,有在弹药用光后,抱着炸药包滚入敌群与敌同归于寂的,有通讯兵为了恢复通信用自己的身体充当线路的,有炮兵为了填装弹药累死在岗位上的,还有护士用奶水救助伤兵的,这些事迹听得蒋介石眼睛红。</p>

身为一名自喻为军人政治家的蒋介石最听不得这些煽情的事情,而且唐生智等人业以抵达了武汉,他们是被林定远用鱼雷艇送出来的,用林定远的话说在南京阵亡一名中将卫戍副司令长官就已经够了。</p>

林定远是做好的赴死的准备了,蒋介石此刻心中也是十五个桶打水七上八下,在上海淞沪会战失利之后,蒋介石自己也非常清楚为的知道南京是万万守不住,因为无论从部队还是南京的战术、战略防御价值来说,南京都是难以坚守的,但是却还一度主张坚守南京。</p>

实际上,蒋介石寄望于在南京坚守几个月就能等到所谓的苏联方面出兵,考虑此时此刻的国际形势,在欧美国际列强中,苏联是唯一表示愿积极支持中国的国家。</p>

在双十二事变之后,中苏关系得到全面修复,苏联党和国家重要领导人伏罗希洛夫元帅告诉在莫斯科的中**事代表团时,负责的告诉中国方面,在中国抗战到达生死关头时,苏联当出兵,决不坐视,之后蒋介石致电伏罗希洛夫及斯大林表示感谢,称中国今为民族生存与国际义务已竭尽其最后、最大之力量矣,且已至不得已退守南京,惟待友邦苏俄实力之应援,甚望先生当机立断,仗义兴师。</p>

可以说蒋介石将苏联出兵看成挽救危局的唯一希望,蒋介石曾电令军事作战部参谋长封裔忠和新任命的南京卫戍司令长官唐生智、刘兴、罗卓英、林定远等人,让其能够如能多守一日,即民族多加一层光彩。如能再守半月以上,则内外形势必一大变,而我野战军亦可如期来应,不患敌军之合围矣!蒋介石所说的内外形势必一大变的外,包含苏联出兵在内。</p>

但是,现在显然情况已经出了蒋介石之前的预判,在国际战略上苏联可以提供贷款让中国购买其急需的军火与战略物资,甚至可以考虑派遣志愿航空部队来华以志愿人员身份参战,但是地面部队,尤其远东地区日本关东军咄咄逼人的态势让苏联方面几度犹豫不决,毕竟日本关东军的兵锋一直指向的苏联的远东腹地,而苏联的战略重心一直放在欧洲方面。</p>

将偌大的一个国家的战略中心调整过来的可能性又多少?只能说蒋介石自己不了解国际政治和进行了误判,蒋介石也知道自己提全国野战之师去南京给林定远解围的可能性似乎已经不复存在了,但是南京此刻的战况却也说明一个问题,并非自己的军队不能战,问题似乎出在了将领的身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