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儿臣请求面见父皇(1/1)
姜姜看着上面龙飞凤舞的两个字,心中冒出些许异样的滋味。 这个张修筠还真是够执着的。 自己对他一直没有好脸色,他非但没有仗着自己王爷的身份强取豪夺,亦或者出言不逊,反而一直退让讨好。 如今就算走了,也不忘留下字条。 姜姜将信放在旁边,走出房间,徐笙竹迎了上来。 他没有闻到烧焦的气味,便说明姜姜没有毁掉那封信。 什么情况下,会留下一个人的墨笔? 之前教导过他的那位老夫子曾经说过,墨笔是一个人非常重要的东西。 若非是为了养家糊口,亦或者是赠与朋友或者心上人。 其余时候,不可轻易送人。 徐笙竹试探的问道,“娘,你会和他在一起吗?” “你会和他成亲吗?” 姜姜动作一顿。 脑海中不由自主想起前天晚上,张修筠将脑袋埋在她颈窝时的感觉。 回想起两人之间发生的种种,她也知道,张修筠对她的感情应该是真的。 若是假的,他也做不到这种程度。 这一瞬间,姜姜突然冒出来一个念头。 那就是谈个恋爱似乎也没什么不好,毕竟她上辈子都没谈过,活了两辈子,总不能拥有遗憾吧? 但是一想到张修筠的身份,还有他所背负的那些东西,姜姜立刻打消了念头。 就算自己某一天真的想要谈恋爱,也绝对不是和张修筠。 他们不是一个世界的人,注定走不到一起。 就算真在一起了,也不会幸福。 不管是皇上还是王爷,都可以三宫六院,妃子成群,而她拥有现代思想,只能接受一生一世一双人。 她可不想将自己囚禁在一堵宫墙之内,每天勾心斗角,随时都有掉脑袋的可能。 “不会。”姜姜伸手,揉着徐笙竹的小脑袋瓜子,“赶紧练你的剑去,这是大人之间的事情。” 徐笙竹低着头,睫毛轻颤。 娘她犹豫了。 之前自己询问的时候,她明明可以立刻给出答案,而这次却停留了这么久。 徐笙竹抬起头,看着姜姜年轻貌美的容颜。 他如何能不知道,自己父亲还活着的时候,虽然娶了姜姜,可还没来得及洞房花烛夜,一行人便逃荒上路,当天他父亲就死在了山匪的屠刀之下。 可以说姜姜根本不算是他父亲的小妾,一点感情都没有。 姜姜会收养自己和妹妹,已经是天大的恩情。 他有什么资格不让对方嫁人生子? “娘,如果……如果你真的要嫁人,以后有了自己的孩子,可不可以不要丢下我和妹妹?” “我可以不用学武,妹妹也可以不用学习,只要让我们可以吃饱穿暖就行了。” “而且我和妹妹一定会好好孝敬您,给您养老送终!” 徐笙竹虽然知道姜姜对他们两人非常好。 可说到底,他们也只是孩子而已。 又不是亲生孩子,会有这样的担忧很正常。 而且这个年代,讲究的就是血脉传承。 谁家要是没有亲生的,养别人家的孩子,脊梁骨都能被戳断。 姜姜看着他微红的眼眶,有些心疼的将人搂在怀里,“还记不记得,我们一开始认识的时候。” “那个时候我一点都没有收养你们的意思,只说将你们扔到府城就不管了。” “因为我是你父亲买去的小妾,我一点都不喜欢他,你的父亲也不尊重我。” “但我还是收养了你们,不是因为可怜,更多的是因为你们两个值得。” 姜姜捧着他的小脸,“因为和笙烟都很好,听话,懂事,比一般的小孩要可爱多了。” “只要你们是好孩子,不管哪种好,淘气也罢,乖巧也罢,我都不会抛弃你们的。” 徐笙竹紧紧搂着姜姜的腰,“娘,我知道一个女人生活很辛苦,如果娘你以后真的嫁人了,还有了弟弟妹妹,我和笙烟肯定会对他们好的!” 他举起胳膊,露出自己的小肌肉,“我会保护好他们的!” “好,真乖,不要多想,知道了吗?好好学武,娘等着你保护我。” 徐笙竹重重点头,双眸中满是坚毅,“娘,我一定会好好学的。” 送走了徐笙竹,姜姜手托着腮,看向窗外充满盎然生机的绿色,不由陷入沉思。 京城门前。 张修筠弃马换车,终于进了城门。 他回到王府,换好衣服,第一时间进入宫中。 皇宫戒备森严,五步一岗,十步一哨。 到处都是守卫,神情严肃。 自从皇帝身体愈发差劲后,生怕自己屁股下的位置不稳,愣是将所有的御林军调遣到各个宫殿,保护他的安全。 张修筠来到寝殿外,重重跪在地上。 “儿臣请求面见父皇!” 良久。 金太监弯着腰走了出来,叹息一声,“瑞王殿下快起来吧。” “若您是为了赐婚之事来的,还是回去吧。” “皇上今日劳心劳力,都已经休息了。” 张修筠继续跪着,丝毫没有起来的意思,“如果父皇不同意收回赐婚,那我便跪在这里不起来!” 金太监急了,踩着小碎步上前,压低声音,“瑞王殿下,您这又是何苦呢!” “皇上身体不好,您这样,他更生气呀,对您可没好处的。” “瑞王殿下,老奴今儿就给您透个底,这事没得商量了,圣旨昨日都下了,侯府也接旨了。” “而且这事乃是宣王殿下亲自来求的,皇上既然答应,那就不可能收回去了。” “您又不是不知道,宣王殿下在皇上这儿,可还有一次恩典呢,他用了这次恩典,那您就是膝盖跪破了,那也没得商量。” 张修筠看向寝殿紧紧关闭的大门。 “父皇当真是为了三哥,弃儿臣于不顾!” “哎哟!”金太监听到这话,顿时急的跳脚,就差伸手捂着张修筠的嘴了,“瑞王殿下,您可不能这么说,那姜蔓蔓也是京城有名的才女,更是侯府找回来的嫡千金,身份上也配得上。” “您就别说了,回去吧。” 张修筠知道此事不可为,皇上连面都不露,足以说明他的决心。 他缓缓起身,拍掉身上的尘土,“金太监,麻烦您给父皇捎句话,就说我母后当年也曾救过他一命!” “若是他还记得母后的好,那就收回圣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