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四会平野大会战(1/1)
军帐之内,灯火摇曳,地图铺展于案。 秦池凝目沉思,手指轻轻敲击着地图上的某个点,仿佛是在揣摩敌我之间的微妙关系。 “庶长,屠雎若真的挥师四会,岂不是自投罗网?”一旁的范晟面露忧色,不禁出声道。 秦池微微点头,双眸闪烁着锐利的光芒:“屠雎此行,必然会引起南越诸部的围攻,然而,这也正是我等所需。” “桀骏见屠雎被围,定会调转兵力,番禺之防必将松懈!” 他顿了一顿,环视四周,见帐中千将们皆聚精会神地听着,便继续说道:“吾欲以屠雎为饵,而我,将成为那破局之奇兵!!” 言罢,秦池站起身来,大步走到军帐门口,揭帘远眺。 夜空繁星点点,他的心中却已有了定计。 “传我军令,不能再在这里浪费时间了。”秦池转身,目光如炬,“即刻砍伐竹木,制作竹筏,我们要趁冬季湟水温和之时,一举南下!” 将士们闻言,立刻行动起来。 营帐外响起了斧头砍伐竹木的声音,伴随着士兵们忙碌的脚步声和呼喊声,一时间,整个营地都充满了紧张和期待的气氛。 竹筏很快便扎好,秦池站在河边,看着一排排竹筏整齐地摆放在水面上。 他深吸一口气,大声命令道:“推筏下水,全军准备南下!” 随着他的命令,将士们齐声呐喊,将竹筏一一推入河中! 冬日的湟水虽然温和,但依然带着几分寒意。 然而,这并不能阻挡大秦将士们南下的决心! 在将士们的一片片呼声中,竹筏纷纷被推下河中,秦池也纵身一跃,跳上了领头的竹筏。 他站立在筏头,昂首挺胸,目光坚定地看着前方。 他知道,这一次的南下之旅,将是此战中最为关键的战役之一。 而他,也将作为真正的奇兵,为大秦将士们开辟出一条胜利之路! …… 与此同时。 屠雎率军,浩浩荡荡,终于抵达四会之地。 大军如龙,铁骑如流,旌旗蔽日,矛戈林立,尽显威武之势。 四会诸部,闻秦军至,亦不示弱,纷纷集结兵力,准备迎战。 战鼓隆隆,两军对峙于野。 秦军列阵整齐,甲胄鲜明,刀枪剑戟,寒光闪闪! 屠雎骑马立于阵前,目光如炬,一股肃杀之气弥漫在空气中。 越人则利用地形之利,藏于山林之中,伺机而动。 他们身手敏捷,擅长游击,每每在秦军不备之时,便突然杀出,给予秦军重创。 会战开始,秦军发起冲锋,铁蹄如雷,尘土飞扬。 越人则从四面八方涌出,箭矢如雨,喊杀声震天! 两军交织在一起,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肉搏战。 屠雎挥舞长枪,勇猛异常,所到之处,越人纷纷倒下。 然而越人亦非等闲之辈,他们利用地形进行游击战,时而分散,时而集中,给秦军造成了不小的麻烦。 烽烟四起,战场上到处都是刀光剑影,血染征袍。 士兵们的呐喊声、兵器的交击声、战马的嘶鸣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惊心动魄的战争画卷! 战至酣处,双方都已疲惫不堪。 屠雎见久战不决,心生一计,命令部分兵马佯装败退,引诱越人深入追击。 越人不知是计,果然中计深入,被秦军伏兵四面合围,大败亏输。 此战过后,四会诸部元气大伤,而秦军则士气大振。 军帐内,灯火明灭,几名校尉面带忧虑,上前一步,躬身道:“将军,将士们连日来长途奔袭,已是疲惫不堪。” “依末将之见,不妨让将士们稍作休整,养精蓄锐之后,再图四会诸部不迟!” 屠雎闻言,眉头紧锁,沉声道:“兵贵神速,战机稍纵即逝,四会诸部已是惊弓之鸟,我军士气正盛,此时不攻,更待何时?” “我意已决,明日清晨便发起总攻,务必一战而定!” 校尉闻言,面露难色,但仍试图劝解:“将军,末将知道战机重要,但将士们的体力亦是关键!若过度疲劳,恐怕会影响战斗力,反而得不偿失!” 屠雎挥了挥手,打断了他的话:“我岂不知将士们疲惫?但战争本就是残酷的,容不得半点迟疑和懈怠!我意已决,休再多言!” 说罢,屠雎站起身来,走到地图前,指着四会诸部的位置,坚定地说:“明日一战,务必全力以赴,攻下此地!待战后再论休整之事。” 校尉见状,知道再劝无用,只得躬身领命而去。 屠雎看着他的背影,深吸了一口气,他知道这一战的胜负将关系到整个南越战局的走向。 疲惫的将士们需要休息,但战争不会给他们喘息的时间。 他必须做出决断,即使这个决断可能会让将士们付出更大的代价。 而在战场上,烽烟滚滚,秦军与越人激战正酣。 但由于将士们对南越的气候与环境不甚了解,加之长途奔袭的疲惫,秦军在战斗中显得力不从心,果然,渐渐的开始死伤惨重。 屠雎身处战场之中,目睹着将士们的伤亡,心中焦急万分。 他深知,若不能迅速调整战术,秦军将面临更大的损失。 于是,他果断下令:“各部交替作战,一部强攻,一部休息,务必保持战斗力!” “同时,将斥候游骑从十里外放出三十里外,警惕四周,以防越人援军!!!” 随着屠雎的命令传达下去,秦军迅速调整战术。 一部将士奋勇强攻,与越人展开殊死搏斗! 而另一部则趁机休息,恢复体力。 这种交替作战的方式,让秦军逐渐找回了战场上的主动权。 强攻的将士们挥舞着刀枪,呐喊着冲向越人的阵地。 越人虽然勇猛,但在秦军轮番攻击下,也逐渐显露出疲态。 战场上刀光剑影,血肉横飞,双方都在为了胜利而殊死搏斗! 与此同时,斥候游骑们策马扬鞭,奔向远方。 他们要在三十里外警惕四周,确保秦军的安全! 这些斥候们都是精锐之士,他们目光锐利,耳听八方,时刻准备着应对任何突发情况。 战斗进入白热化阶段,双方都在为了最后的胜利,而拼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