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可爱棺材脸(1/1)
对方莫名其妙地冲出来,一副老母鸡护崽的模样,把沈冶吓了一跳。 沈冶胖乎乎的身体抖了抖,往崔令鸢身后钻,还不忘举起自个手里幸存的芝麻糊,弱弱解释:“阿蕙姊姊这是芝麻糊,不是脏的。” 说罢,还双手捧着碗喝了一大口,试图证明给她看。 沈蕙惊疑不定:“芝麻糊?” 她看见沈冶喝了芝麻糊后,脸上有一瞬的茫然,随后又立马怒斥:“阿况自幼体弱多病,进口的东西都得有大夫把关,哪能跟你们一样胡吃海塞?!” 又转头冲崔令鸢甩脸色:“阿冶年纪小不懂事便算了,三婶呢?三婶活这么大岁数也不懂分寸吗?” 她脸色很不好:“既然三婶过去在侯府没人教会规矩,便别怪我今日说话难听!” 崔令鸢有些无奈地绷了下嘴角。 从古至今,不懂礼貌的熊孩子都很让人火大啊。 崔令鸢很想像前世一样,碰见熊孩子,直接拎起对方的耳朵寻到家长面前,怒气冲冲:“管好你家娃!” 这时候稍有些素质的家长都会忙不迭惶恐赔礼道歉。 眼下就别想了。 顾忌着时代因素,崔令鸢半无奈半释然地一笑:“黑芝麻补益肝肾、养血益精,对阿况这种气血不足的症状很好的。” “你怎知道,你又不是大夫!” “药食同源,我既通庖厨之道,自然也懂得些医术。”崔令鸢微笑, “大娘是不是时有头晕耳鸣之状?” “” 还真是。 没有针尖对麦芒,没有唯唯诺诺道歉,不是自己意想中的反应。 沈蕙的思路一下被打断,有些懵。 “头晕耳鸣是肝火旺的症状,大娘平日可多食些乌梅、枸杞子、地黄等滋补肝阴之物。”崔令鸢笑吟吟看她,小姑娘呵, “不过,要想着除根,还是得保持情志舒畅,戒骄戒躁啊。” 沈蕙被她云淡风轻一噎,红唇开开合合,说不出反驳的话来,干脆哼一声道:“阿况!走,跟阿姊回去!” 她扯着沈况的胳膊就要走,却没扯动。 沈蕙蹙眉回头,不解。 沈况用力挣脱她的手,闷不吭声跑过去,和沈冶一起往崔令鸢身后躲。 他才不要跟阿姊回去,阿姊回去要跟阿娘告状。 崔令鸢伸手摸摸他们俩的小脑袋瓜。 沈蕙红了眼,再伸手来抓:“沈况,我这是为了你好!你竟然胳膊肘往外拐!” 她声音大了些,吓得沈冶沈况又一抖。 崔令鸢皱皱眉,神色严肃起来:“你这样,也不怕吓着孩子” 先天不足,多半是心脏问题,看沈况唇色有些发乌,更是坐实了她的猜测。 说罢,便要将两个孩子赶到内室去,“有什么话,我们俩说。” 看他们亲亲热热统一阵营的模样,倒显得自己像个外人,沈蕙气得口不择言:“不要你一个外人管,假好心!你就该——” “谁是外人?”身后一道凉凉的声音。 不是刚下值回来沈晏,又是哪个 沈晏负手站在院门口,周身散着寒气,叫这夏夜里的温度骤降不少。 不知道站了多久,又听去了多少。 沈蕙后半句话早已吓飞到天边去了,慌慌张张转过身:“三、三叔!” 沈晏打量她一眼,神色淡淡的:“对长辈大呼小叫。你的规矩就是这样的好法?” 沈蕙脸“唰”地白了下来。 在她不分青红皂白怒斥崔令鸢不懂分寸和规矩的时候,三叔就听见了! 她咬唇瞪向崔令鸢:她一定看到了,却任她口不择言! 崔令鸢一脸无辜,眨眨眼:还真没有! 沈晏明明在墙角听够了才突然冒出来的。 沈蕙咬牙,又不敢在沈晏面前造次,目光颇为幽怨。 沈晏看一眼气鼓鼓成包子沈蕙,又扫过打趣看戏崔令鸢,最后将目光停在她身后两个“小尾巴”上,淡淡道:“带阿况回去吧。今日情况,我会叫下人亲自去和大嫂说。” 沈蕙闻言,脸色更不好了。 哦? 崔令鸢头一次将沈晏这张棺材脸给看出可爱来。 沈蕙跺脚,带着沈况几乎是“逃”走的。 沈冶觑着三叔脸色不好,也跟着溜得飞快。 沈晏没再说什么,略过她径直去了屋里换衣裳。 茴香小声问她:“郎君生气了吗?” 崔令鸢琢磨了下:“约莫是没有的。”有也跟她没关系啊。 丁香也劝道:“郎君为娘子说话,娘子也该表示些什么。” 崔令鸢认真思考后:“好吧。” —— 夏日闷热,沈晏干脆先沐浴过,再换了身家常袍子,这下透气多了,从盥洗间出来,径直去了书房。 才坐下,先是吩咐阿昌去一趟致远居,而后挑了本书看起来。 还没看两行,忽闻一阵清脆叮当声飘然而至,抬眼,崔令鸢十分自来熟地坐在了他对面,还将手里的托盘放下,又往他面前推了推。 “” 崔令鸢先是笑眯眯地冲他道谢:“今日多谢郎君替我解围。” 沈晏将目光放回书上,俊逸的面孔上无甚表情,语气更是轻飘:“小事。” “”崔令鸢没脾气,笑问,“郎君吃过暮食了?没吃的话一起用些吧。” 沈晏看她一眼,神色有些复杂。 崔令鸢一身淡淡藕荷夏衫,慵懒松弛。烛灯柔和,将她明艳面庞染上几分朦胧,莹然娇憨,安静等着他的回答。 沈晏抿抿唇,案上饭菜的香味飘了过来,到底道:“有劳。” 他低头将书合上,心想,究竟是心思太过深沉,以至于被别人指着鼻子骂还能控制住脾气,还是真有那么好性子的人。 不过,今天这事确实是阿蕙不分青红皂白了。 他在宫中当值,也请教过专擅小儿之症的张御医,像阿况这样体质,确实适合以药膳养,比喝药来得温补。 当日张御医说的正是今日崔三娘提到的“药食同源”的理论,不曾想崔三娘还颇通医理。 崔令鸢要知道他在想什么,肯定又要骄傲了。拜托,她的育儿经可是后世经过几千年传承验证下来最适合中国宝宝体质的一套好吧。 桌案上,一碟炸孜然羊肉、一碟炸南瓜花、一碟酱瓜,再有一碟拿茱萸油炒的芥菜梗。 主食是两海碗以“缸”论的汤饼。——有一顿朝食之谊,崔令鸢对两人的饭量有着非常正确的认知。 沈晏瞧那青瓷海碗里,面汤色泽红艳,闻着酸,似是加了不少醋,依旧是宽薄的面皮,想必嗦起来一定筋道。 酸辣味飘来,闷了一天的胃口瞬间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