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都是为了面子(1/1)

坐在龙椅上的刘欣,见识增长得极快,他知道王莽并非善类。为了对付王莽,他必须提拔一位非王氏集团的成员。左将军师丹和丞相孔光都倒向王氏集团,朝中无人能够解忧,他只能起用新人。要起用有背景、能成气候的新人,只能在傅氏家族中找寻。 正好有一人入了他的眼。 此人名叫傅喜,傅喜是傅昭仪的堂弟,是傅氏家族中的佼佼者,无论才学,还是品行都受到广泛的称赞。刘欣想任命傅喜为大司马,傅昭仪不同意,因为傅喜是不喜欢玩弄权术的另类。刘欣封赏傅氏家族,傅喜称病在家,拒不受封。只要是傅昭仪提议的事,傅喜总是抬杠。师丹被封为左将军后,叛变倒向王氏集团。他的倒节致使董宏成了炮灰,这已经令傅昭仪很气了。倘若傅喜被封为大司马后,也倒向王氏家族,这就是倒持太阿。 想发展势力,可是人手不够,这就是傅昭仪的悲剧。傅喜一定是读书读傻了,只知道书上的仁义道德。他竟然对傅昭仪说:女人不该玩弄权术! 族中生有这个败类,还是人品和学品都很好的败类,傅昭仪差点气疯了。为了让自己的耳边清静,傅昭仪决定将傅喜踢出长安,免得看了生气。 手中无人,傅昭仪只能做一个看似不明智的决定,让左将军师丹为大司马。师丹几句话,将董宏打成炮灰,傅昭仪很恨。然而,师丹是目前唯一的最佳人选,只能暂时任用。任免权在刘欣手中,对付师丹,可以随便使用任免权。 刘欣想任用傅喜,傅昭仪不同意;傅昭仪想任用师丹,刘欣不得不同意,这就是太后专政。 为争宠谋害皇子 王政君是一位厉害得优雅的女人,她的厉害全藏在优雅之中。经过宫廷大战,她知道要联合所有一切可能联合的力量,击毁那最主要的敌人。刘骜这个没出息的儿子死后,赵氏姐妹就是她的主要敌人。丞相孔光和王莽刚刚开始调查刘骜的死因,赵合德自杀身亡,赵飞燕就是她最主要的敌人。 为了将赵飞燕杀了,王政君甘愿对傅昭仪的得寸进尺一忍再忍。她让傅昭仪与她平起平坐,让刘欣封赏傅氏子弟为侯,只是想换取傅昭仪的支持。她需要一心一意地弄死赵飞燕,没有时间陪傅昭仪玩。赵飞燕将他儿子迷得神魂颠倒,对这个蛊惑人心的女人,王政君不敢大意。王政君出招,力求一举制服对手。 大司马王莽跟傅昭仪玩弄计谋,没时间调查案子。丞相孔光却认认真真将每一个细节都记录了。刘骜死后一年,即公元前7年,孔光圆满完成任务,保证罪证能将赵飞燕置死。司隶校尉解光上书报告刘欣,说刘骜并非被赵氏姐妹杀害,但赵氏姐妹杀害无数皇子。 成帝元延元年(公元前12年),刘骜这个不负责任的皇帝突然临幸一位叫曹宫的宫女。他像刘邦一样,将曹宫弄至怀孕后便弃之不顾。不知该说曹宫命好还是命苦,她给刘骜生了个儿子。按理说,刘骜本应该高兴,因为他一生无子。但是,刘骜听说曹宫给他生了个儿子后,竟然派田客传信,命籍武杀害曹宫和刚出生的儿子。 接到杀皇上儿子的命令,就像陈平接到斩杀樊哙的命令一样,籍武觉得很棘手,因为曹宫生了皇帝的儿子,他实在是不敢动手。田客将事情禀报刘骜和赵合德,刘骜命籍武把孩子交给宫廷侍从王舜,送一张纸条和一颗毒药给曹宫。 遇见负心人如此,曹宫好不伤心。当年刘长之母因刘邦一怒而死,刘邦很惭愧,让吕雉抚养刘长。刘骜在其他方面比不过刘邦,在好色上却超过刘邦。为了女人,刘骜连自己的儿子都杀害,真是色迷心魂。 此事一年后,刘骜厌倦了赵氏姐妹,偷偷摸摸地养了一位许美人。许美人很争气,给刘骜生了一个儿子。但是刘骜是个窝囊的人,他只有贼心,却无贼胆,因害怕赵氏姐妹生气,他将宠幸许美人和生了一个男孩的事说了。 赵合德听后大哭大闹,又是撞墙又是滚地下,就像发疯了一样。她说,只要其他女人生儿子,赵氏两姐妹就没好日子过。刘骜没办法,只能派人将孩子取来。孩子取来后,刘骜就屏退其他人,关了门窗。 那个可怜的孩子不一会儿就窒息而死。想当年曹宫的孩子被害,刘骜尚且能推卸责任,但许美人的孩子死了,刘骜就要负全部责任。 赵氏姐妹杀害皇子,理应被诛,这是王政君最想见到的结果。然而,在定罪的当口,议郎耿育却跳出来,说万万不能杀赵飞燕。 王政君想杀的人,竟然有人敢跳出来喊刀下留人,真是鸡蛋碰石头不自量力。耿育的出现,似乎让刘欣看到了一线光芒,他不忍心让耿育就这样成为牺牲品。 耿育说,刘骜是神人,他杀害两个幼小的亲生儿子具有无比重大的意义。刘骜的所作所为,常人根本无法理解。这位皇帝杀害自己的亲生骨肉是为大汉百年基业着想。如果他不这样做,皇帝死后,幼主登基,母亲必然擅政。皇帝杀害年幼的孩子,在年龄较大两人中选一个过继给自己,立为太子。这样,太子的生身母亲就不能擅政。刘骜做的事情不同凡响,不能用常人的思维去评价,应该用不同凡响的思维去评价。为了大汉基业,刘骜杀害亲生骨肉,此等牺牲精神,是万世楷模。 常人愚笨得紧,竟然说刘骜被赵氏姐妹迷惑,这大错特错;不是赵氏姐妹迷惑刘骜,而是刘骜将计就计,利用赵氏姐妹,杀害亲子;赵氏姐妹只是刘骜手中的工具,就如锄头是农夫锄草的工具。在拯救大汉基业的意义层次上,赵氏姐妹功不可没。赵飞燕已经被封为皇太后了,某些人竟然重算旧账,这既不明智,更不道德。如果此事流传出去,大汉威仪何存? 耿育会说话,刘欣会听话。耿育说完,刘欣立刻觉得谁都可以死,唯独赵飞燕不能死。他认为赵飞燕不能死,不是同意耿育的歪理邪说,而是突然发现赵飞燕是他母亲。他被过继给皇帝刘骜和皇后赵飞燕,赵飞燕就是他母亲,如果杀赵飞燕,就等于杀他母亲。弑母之名,刘欣这个孩子担当不起。 当年项羽欲杀刘邦的老爹,刘邦说项羽是他的结拜兄弟,项羽杀刘邦的老爹,就等于项羽杀了自己的老爹。项羽气吞山河,尚且不敢犯杀父之名,刘欣这只钻风箱的小老鼠更不敢。政治是一门艺术,讲求作伪功夫,王莽会作伪,赢得人人称赞。赵飞燕不能杀,不能冷落,应该将她高高供起,让世人都知道刘欣的孝心。 赵飞燕是一块好招牌,不能丢了。刘欣决定如供神一般供奉赵飞燕,向世人秀秀他的作伪功夫。刘欣供奉赵飞燕,也可以气气王政君。没有永远的朋友,刘欣就拉拢敌人的敌人,大家做朋友。刘欣供奉赵飞燕,傅昭仪同意,因为在她为刘欣争夺太子之位期间,赵飞燕曾为刘欣说过几句好话。 王政君放下手中的杂事,忙了一年,赵飞燕不但没死,反而被刘欣供奉在神龛上,真的很气人。刘欣供奉她的敌人,傅昭仪拉拢她的敌人,耿育帮助她的敌人,这三人都令她生气。耿育胡说八道,竟然骗得刘欣团团转,这不是刘欣被骗,而是他将计就计,借耿育的话为幌子,供奉赵飞燕。王政君突然发觉,胡说八道很管用,她需要好好利用侄子王莽的作伪功夫,狠狠地跟傅昭仪集团大斗一场。 一切都是为了面子 “伤口”哪有那么容易就好的?每当想到败在王政君手下,傅昭仪的失落感就更深一个层次。她被失落感深深困扰,也被自己的欲望左右得无法自拔。傅昭仪渴望满足她的欲望,这没有错,错在她生活在刘欣时代,错在她的对手是王政君。王政君并不可怕,而是她的地位可怕。王政君是一只高高飞在天空的凤凰,傅昭仪无论如何都比不上她。 因为酒宴的插曲,傅昭仪大发脾气。她发脾气不为别的,只是因为她自卑。受人折辱后,傅昭仪痛定思痛,想要把“定陶”这个地方标签换为“长安”这个国家标签。标签是虚名,欲望作祟,这个虚名对傅昭仪有特殊的意义。为了与王政君平起平坐,凡是她所拥有的,傅昭仪一定想方设法得到。 刘欣很爱生祖母,凡是生祖母强行要求的,他绝不拒绝。傅昭仪想当中央太皇太后,刘欣就找三公开会。王莽不是大司马了,刘欣可以堂堂正正地开一个为私利的四人会议,不像上次开三人的畸形会议。 尽管王莽不会在会议上出现,可是刘欣依然惧怕开会。因为丞相孔光偏向王政君,大司马师丹偏向王莽,大司空何武头脑有点不正常。刘欣知道,想做事,需要先探探底。刘欣招来傅氏家族中声望最隆的傅喜,想听听傅喜的意思。 傅氏集团是一个畸形的集团,傅昭仪一心撑持傅氏集团的天空,最有声望、最有能力的傅喜却总抬杠。傅昭仪想往东,傅喜却说西方好;傅昭仪想推翻王氏集团,傅喜却说任其自然。明显是想跟其对着干。 然而,总喜欢抬杠的傅喜却不是一个死心塌地的骨干分子,并不可靠。傅氏集团没有大人物,只能暂用傅喜装饰一下门面。为了装饰好门面,傅昭仪安排傅喜为特进。特进是候补大司马,如果傅喜醒悟,马上提升为大司马;如果执迷不悟,一脚踢出长安。 在傅昭仪对傅喜进行考核的这一小段时间,王、傅两个集团没有斗争。只要傅氏集团不斗争,傅喜乖得很,安心在家,结交名士,声望自然越来越高。傅昭仪见傅喜不抬杠,心里高兴,觉得傅喜遭到一次冷遇,变乖了。 为了一桌酒宴,傅昭仪死活定要刘欣贬黜王莽。王莽走后,大司马空缺。刘欣觉得傅喜声望高,有才干,姓傅,想任命傅喜。傅昭仪不同意,因为傅喜抬了几次杠,她命刘欣任命师丹为大司马。傅昭仪以己之心,度人之腹,认为傅喜觉得当不上大司马是遭冷遇。傅喜变乖了,不抬杠了,正当用人之际,傅昭仪授意,刘欣认命傅喜为大司马。 为了战斗胜利,必须打造一套精良的装备。孔光、师丹、何武这三个人中,何武最没用,但最狡猾。何武只会做些表面功夫,弄假的改革,但在斗争期间意志不坚定,肯定是不能任用了。再说刘欣恰好掌握罢免何武的铁证。 何武在长安当官,他继母住在蜀郡。何武派人去接继母来长安,欲共享天伦之乐。 何武想得好,但老天不顾念他的一片孝心。迎接队伍刚准备出发,刘骜就暴死。大汉的百姓不守法,每逢皇帝驾崩,他们就要拦路抢劫。为了继母安全,何武让迎接队伍暂停。 身居高位,必遭诽谤;何武无能而居高位,诽谤就更多。此事一路讹传,刘欣听在耳里,记在心里,心想总有一天有用。 刘欣要罢免何武,借此讹传,命人状告何武不孝,不调查,直接遣送何武回封地博望养老。何武知道皇帝势力大,只能乖乖回封地。何武登上大司空之位靠虚假,被贬黜也因虚假,在他身上官场的虚假暴露无遗。 刘欣办事一步一营,稳扎稳打有分寸,在罢免何武后,遂任大司马师丹为大司空,即师丹一身兼两职,两个重要的职位。当年刘恒就曾让灌婴兼任丞相和太尉,这一身兼两职的事是有先例的。 刘欣不想让师丹一身兼两职,他这么做只是在缓冲,因为王氏集团不是善类,他不敢玩硬的。半年后,迷雾散了,刘欣命傅喜为大司马,师丹为大司空,丞相仍是孔光。傅昭仪知道后,笑了,等了好久,她终于等到今天。 排好兵,布好阵,立刻有人擂鼓叫阵。这次叫阵的,是两个不重要的宫廷跑腿,一个是郎中令,另一个是黄门郎。这两个人的重要性不大,如果一炮打不响,也不可惜。上次董宏白白地充当炮灰,傅昭仪为丢失一个助手而心痛。 这两个家伙上书刘欣,奏请封傅、丁二人太皇太后和皇太后,改用与王政君和赵飞燕同等级别的车马仪仗,在长安为刘欣的老爹刘康设庙。这封奏章的内容事先经过商定,该知道的人都知道,可能只有三公不知道。 三公似乎生气了,而且是气往一处出,丞相、大司马和大司空全体否决。这三人中,师丹态度最坚决,一口否定;孔光最顽固,绝不改变;傅喜最简单,不同意。傅昭仪想挤对走王莽,刘欣罢免何武,这三座大山还是如此坚硬,真令刘欣生气。 师丹是刘欣的老师,他写了一封很长的奏疏,说如果傅昭仪享受的待遇和王政君一模一样,天上就出现两个太阳。自古以来,太阳只有一个,傅昭仪总要差王政君一点才行。千万不能在长安给刘康设庙,这毁坏宗法制度。一旦宗法制度被破坏,人伦就没有根基。倘若人人都想搞破坏,天下就乱了。 师丹不是强硬派,但他的话句句说中要害,刘欣不能回驳一句。傅氏集团破格让师丹担任大司马,破例让他一身兼两职,厚遇如此,师丹却狼心狗肺,不识抬举。不识抬举的人还有傅喜,傅喜满口仁义道德,最终不顾傅氏家族利益,吃里爬外。既然师丹和傅喜是两只养不熟的狗,就只能被踢出局。 想要踢人,就必须找到候补。没有候补,刘欣不敢踢人。当一个皇帝,他的顾忌会很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