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石床后的青铜器(1/1)
清理了十来分钟,洞口终于能容纳一个人弯腰钻进去。 我拔了些草擦了一下手上黏糊糊的藤蔓汁水,示意吴老二和田启文先进去。 我随着他俩进入洞穴,里面黑黢黢的,有股腥臭味,应该是蟒蛇长期在里面居住的原因。 田启文打开随身携带的手电筒,顺着光柱往里看,只见洞穴里到处都是散落的干草。 洞穴也不高,我一米七五的个子几乎要抵到头顶了。 “这里好像是人工开凿出来的,会不会是以前人居住的地方?” 田启文的话让我联想到外面的那些坑。 “有可能,往里走走看。” 走了四五米后,洞穴内出现了一个拐角,拐过去以后便看到八爷和大灰正站在一张石床上面。 石床是直接在洞穴内凿刻出来的,差不多两米见方。 而这样的石床,这里一共有七个,排列成了三排。 “乖乖,这得是多大的工程啊。” “以前的人没有电视,不找点事干多无聊?” 吴老二走到大灰身边,问它所说的好东西在哪? 大灰指着最后一排石床,田启文将手电光打过去,并没有发现什么。 “石床后面呢。” 八爷飞过去,我们也赶紧跟上,到了最后一排石床,我真不敢相信自己看到的东西是不是真实的。 权杖,青铜权杖。 簋,青铜簋。 觚,青铜觚。 卣,青铜卣。 盂,青铜盂。 …… 这些东西整整齐齐的摆放在石床后面,虽然上面落了一层灰,但也难掩这些器物的精美。 “我的娘来,这应该是我见过保存最完好的青铜器了。” 田启文眼睛都放光了。 也难怪,这些东西,随便出手一件,田川结一百次婚的钱都够了,何况这里有这么多。 “大灰,这次你又立大功了,回去给你加鸡腿!” 短暂的震惊过后,我们开始商量怎么把这些东西神不知鬼不觉的运出去。 这些东西每一件都是国宝级的文物,要是被有关部门知道了,一梭子子弹的加特林都不够突突的。 那得是枪毙一万回。 “咱们上山的目的现在只有何南那个小屁孩知道,晚上去他家借宿,趁天黑把东西运到车里,实在不行……” 田启文做了一个抹脖子的动作。 吴老二没吭声,这是默认了田启文的方案。 我看向八爷,它目光盯着青铜器,似乎并不想发表意见。 “这些东西肯定是要趁着天黑运出去的,如果没人看见的话,那便万事大吉,如果被人发现,那我们再动手。” 我的意思是,能不造杀孽就尽量不要滥杀无辜。 毕竟何南还不知道我们的真实目的,而且他已经够可怜的了。 在不妨碍我们的情况下,还是放他一马。 我这可不是圣母,心狠手辣得分人。 就像崔小白,郑春兰这类人,已经算是我们的死敌,对待他们,遇到的话,我下手绝对不会手软。 “行,我们先出去,等包子和闫川回来,挖开那个坑看看里面到底埋的什么青铜器。” 我们刚从洞穴出去,包子和闫川便上来了。 他俩一个拿了一把军工铲,没等我们开口,他俩便跳进坑内,开始挖了起来。 我在坑边看着,不一会,闫川发现的那个青铜器显露出来,但是很可惜,是一个青铜盘的碎片,残缺的太多,并没有修复价值。 他俩不甘心,接着往下挖,但挖出来的全是一些青铜器的碎片。 “好了,不要再挖了,这里应该就是埋青铜碎片的坑。但是我有一点很不解,这些碎片完全可以融掉在进行冶炼的,怎么就被丢到这里了?” 田启文说完,包子和川哥一脸垂头丧气的爬上来。 希望越大,失望越大,特别是包子,刚开始干劲十足,这会是霜打的茄子,蔫了。 “这里的东西好像都是被匆匆埋下的,就比如那些炭化的稻米,按理说粮食应该很珍贵,但是怎么会扔到坑里进行火烧然后掩埋?” 八爷突然说道: “吴老二,你的意思是,这些东西不想被外人得到?” 吴老二摸着下巴说道: “这都是咱们的猜测,下山吧,晚上的活比这个重要。” 包子和闫川不明所以。 包子拎着铲子问我,现在就下山,那些坑不挖了吗? “晚上有比挖坑更重要的事,这些坑,就留给以后的考古专家吧。” 下山的路上,包子一直追问我,晚上有什么大行动。 我故意吊他胃口,告诉他晚上自然就知道了。 他这人藏不住事,一件事必须要追问到底,不像闫川,你不告诉我我也懒得打听。 包子又去问八爷,八爷不鸟他,哼着歌飞走了。 突然,大灰急忙向我跑过来,从我腿上一直爬到后背上,然后自己钻进了包里,速度之快,令人咂舌。 随后,一声犬吠与何南的身影同时出现。 何南挎着一篮子猪草,满头大汗。 “我刚才路过缓台没看到你们,我以为你们下山了。” 何南用手擦了擦脸上的汗,手上有泥土,弄得满脸都是。 “我们上去看了看,这里的风景确实不错,今晚应该有月亮,晚上我们上来画画夜景。” 何南诧异的看着吴老二,说今天才初七,哪来的月亮? 我急忙接道:“星星月亮都可以,夜景嘛,讲究的就是一个黑暗静谧。对了,何南,你家有没有多余的房间?我们晚上想在你家借宿一晚。” 我岔开话题,何南听后面露难色。 见他这样,我刚想说不在他家住了,话还没说出来,就听他说道: “房间是有,我和我妈还有弟弟妹妹可以挤一间房,剩下两间也够你们住的了,可是…可是家里没有像样的饭菜,怕是招呼不了你们。” 我松了一口气,原来他是因为这个为难的。 “没关系,我们吃点家常便饭就好了,有啥做啥,我们不挑。” “那行,只要你们不嫌弃家里的粗茶淡饭就行,咱们一起下山吧,我让我妈准备午饭。” 我看了一眼何南,确实,他有着超出同龄人的成熟。 这或许就是经历的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