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皇家教学(2/2)

好书推荐:

罗奕清在床边的小桌上摆了几个蜜饯,这还是肖诚英特意做戏做全套买回来的,不过,就一小包,倒不是舍不得,而是肖诚英和罗奕清都不如何喜欢吃这东西。

罗奕淳和罗奕溪两个倒是喜欢,可他们年纪太小,不能吃太多,肖诚英另外给他们买了一包,但都是自己放着,日常就偶尔给他们尝一个。

罗奕清将三个蜜饯放在小桌上,呈三角形。

“其实天下大势历来差别都不大。”

罗奕清指着其中一枚蜜饯道,“世家。”

“寒门。”

“平民。”

所谓世家,那就是已经完成了家族原始积累,从底层跳跃上了上层阶层,处于社会的顶层。

所谓寒门,倒不是说一定是穷人,是指那些已经读过书,走科举一途的学子,更确切地说,是已经如罗奕清这般,考上功名,从原来的民籍变成仕籍。

而平民才是真正的百姓,最为普通,也是人数最多的一群人。

可事实上,他们却是这个国家最底层的人。

罗奕清指着代表“世家”的那一枚蜜饯,道,“世家之中,又分为清流,勋贵,皇亲国戚,以及高官大族。”

世人一直以为清流与寒门是一个阵营的,可事实上,两者是完全不同的人群,也并非是同一阵营。

只是在勋贵,皇亲国戚以及高官大族三大阵营面前,清流和寒门的力量都显得极其微弱,如此才会有了联合之势,一直以来也都是共同进退。

当然,这也不乏他们之间的价值观念比较相近的缘故。

彼此的利益需求也相对一致,所以才能走到一起的。

“而皇亲国戚与勋贵之间又存在着矛盾。”

勋贵是立有大功而被册封的寒门,或者是平民,或者是清流,或者是高官大族子弟。

只要出了一个人,那就可以带领整个家族阶层飞跃,所以对已经是皇亲国戚的那群人来说,这就是最大的挑战。

皇帝都只相信勋贵了,重用勋贵了,那皇亲国戚能够出头的也少了。

竞争如此激烈,自然也就诱发了彼此的利益冲突,势力矛盾。

肖诚英却道,“可皇亲国戚之中也能出高官,也能走科举啊。”

罗奕清点头,“确实可以,但你想想,皇亲国戚的启蒙和学习所在是在皇家书院之中,而皇家书院,自太祖建立以来便定下了历代皇室成员都要进入其中读书,不可与民争利……”

这个“利”,说的可不是钱,而是地位,官位,爵位,权势等等的一切利益。

而太祖的初衷原本是想集中皇家之力来培养出更加优秀的皇室子弟,不至于让皇家人才凋零,可如此一来,书院之中便有了等级阶层。

“太子等人也在其中,你说,其他皇亲国戚的孩子,进入书院读书,他们敢真的跟一国储君争高低吗?”

再反过来说,一国储君,他能被别人给比下去吗?

肯定是不能的。

“如此,皇家书院的教学,其实就是名存实亡。”

因为没有人敢挑战皇权,更没人敢挑战一国储君的地位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