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顺治帝和董鄂妃(1/1)
顺治六年十二月底顺治帝福临给摄政皇多尔衮举行了一场空前盛大的葬礼,其规模堪比皇帝下葬。 顺治七年正月十二日清晨,阳光洒在紫禁城的金瓦红墙上,熠熠生辉。顺治帝福临身着龙袍,气宇轩昂地踏上太和殿的台阶,接受诸王、贝勒、大臣们的庆贺表文。 在这庄严肃穆的氛围中,一群汉臣却面色凝重,他们纷纷跪在地上,向孝庄太后恳求赐予解药。原来,多尔衮生前用药物控制了这些汉臣,让他们成为自己的傀儡。如今多尔衮已死,他们才敢说出真相,希望能摆脱药物的束缚。 顺治帝福临站在龙椅前,他的目光扫过那群汉臣,心中涌起一股悲悯之情。自幼受到曾柏蕴教诲的他深知,仁义道德乃治国之本,而药物控制他人只会适得其反。于是,他果断下令,命人为汉臣们赐下解药。 随着解药的分发,汉臣们如释重负,感激涕零。他们对顺治帝福临的仁德和英明深感敬佩,发誓将誓死效忠朝廷。 此时,太和殿上气氛热烈,群臣欢声雷动。顺治帝福临看着眼前的一切,心中充满了自信和使命感。他明白,要想国家繁荣昌盛,必须以仁治天下,广纳贤才,才能开创出一个太平盛世。 在顺治七年八月的时候,年轻的顺治皇帝福临迎来了他人生中的一件大事——大婚。这场婚礼的规模宏大,整个宫廷都沉浸在喜庆的氛围之中。而让人瞩目的是,顺治帝所迎娶的新娘,正是孝庄皇太后的侄女布木巴。 这位侄女布木巴出身名门,容貌秀美,品德高尚,深得孝庄太后的喜爱和信任。她被选为皇后,不仅是出于家族的联姻考虑,更是因为她具备了成为一国之母的资质和魅力。 婚礼的筹备工作早在数月前就开始了,无数的官员和宫女们忙碌着,为这一盛典做着精心的准备。宫殿内外张灯结彩,红绸飘扬,一片热闹繁华的景象。 在婚礼当天,顺治帝身着华丽的龙袍,头戴金冠,英姿飒爽地出现在众人面前。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定和自信,仿佛在向世人宣告着自己已经长大成人,将要承担起国家的重任。 而孝庄侄女布木巴则身披凤冠霞帔,美丽动人。她的出现引起了在场所有人的惊叹,人们纷纷称赞她的美貌和气质。 婚礼仪式庄重而肃穆,按照传统的礼仪进行。顺治帝与孝庄侄女布木巴相互行了三拜九叩之礼,象征着两人从此结为夫妻,共同肩负起治理天下的责任。 这场大婚不仅仅是一场皇室婚礼,更是一个国家的盛事。 济尔哈朗王爷乃是努尔哈赤的侄子,在这风云变幻、波诡云谲的时代里,他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然而,命运的齿轮无情地转动着,随着多尔衮的离世以及阿济格的身陷囹圄,努尔哈赤一脉似乎只剩下顺治帝福临和他那同父异母的数位兄弟。 在这权力的舞台上,硕塞和济尔哈朗相互勾结,宛如两颗闪烁着狡黠光芒的星辰。他们毫不掩饰自己的野心与权谋,堂而皇之地在朝堂之上揭露多尔衮摄政时期的种种恶行。这些曾经被深埋于黑暗中的秘密,如今却被无情地揭开,暴露在众人面前。 更令人咋舌的是,他们竟然将民间流传已久的谣言——顺治帝福临是摄政皇多尔衮之子——公然拿到朝堂上来讨论。在过去,摄政皇多尔衮权势滔天,无人敢于轻易触碰这个敏感话题,但现在,他已离去,这些人便无所顾忌地欺负起孤儿寡母来。 顺治帝福临和他的母亲孝庄太后在后宫里,顺治帝福临表情凝重且复杂地问道:“额娘,你能否坦诚相告,究竟谁才是我真正的父亲?” 孝庄太后犹豫良久,最终她抬起手,指向天空,轻声说道:“皇儿,或许只有上天知晓答案吧!” 顺治帝福临听闻此言,满脸惊愕,难以置信地回应道:“为何会这样?这怎有可能呢!若我并非皇阿玛之子,那你又是如何瞒过他的呢?”他的声音中带着困惑与质疑,仿佛无法接受这个事实。 孝庄太后深深地叹了口气,缓缓地将事情的始末道来。原来,她与多尔衮早已心心相印,但命运弄人,皇太极这位皇帝也对她心生爱慕之情。孝庄的家人并不知晓她心中所属乃是多尔衮,于是便将她献于皇太极。起初,皇太极对她颇为敬重,并无强求之事,只盼着她能心甘情愿地委身于自己。然而,多尔衮却趁着皇太极外出之际,与孝庄私通。待到皇太极归来,他心中的戾气愈发沉重,急需寻找一个出口宣泄。怎奈孝庄不肯顺从,使得皇太极最终按捺不住性子,强行与孝庄发生了关系! 事后,皇太极察觉到孝庄并未落红,不禁勃然大怒,质问孝庄究竟是何缘由。孝庄却毫不示弱地回应道:“你强暴了我,竟然还有脸问我?难道你不知道我们蒙古族的女子日日纵马驰骋,那一层薄如蝉翼的处女膜岂能轻易守住?你这个没良心的东西!”自那以后,每月如期而至的月事突然停止,再过些时日,便有了你的降临。所以,我实在无法确定你到底是他们二人中谁的孩子啊! 你不仅模样生得与祖父努尔哈赤一般无二,甚至连神情气质也十分相似,活脱脱就是一个小号版的努尔哈赤。也正因如此,无论是叔父多尔衮还是皇太极见了你,都会不禁感叹你们三代之间血缘关系之紧密,并对你呵护备至、关爱有加。 顺治帝福临听了这番话,犹如醍醐灌顶般恍然大悟,终于明白了摄政王多尔衮对自己格外关照的缘由。原来,摄政王多尔衮一直将自己视为亲生之子,倾尽全力地培养和照顾。然而,顺治帝福临心中却充满了疑惑和迷茫:自己究竟是否真是摄政皇多尔衮的孩子呢?这个问题,就连亲生母亲孝庄太后也无法给出确切答案。面对这扑朔迷离的身世之谜,顺治帝福临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 此时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面对着王爷济尔哈朗等人的步步紧逼,他们感到无助和无奈。然而,在这艰难时刻,顺治帝福临并没有屈服,他以坚定的意志和聪明才智,试图抵御来自各方的压力,维护自己的皇位和家族尊严。 最后,朝堂之上竟然有臣子提出如此荒诞不经的建议!他们认为,要想证明摄政皇多尔衮并非福临之父,那么顺治帝福临应当拿起鞭子狠狠抽打他一番。子打父乃是忤逆不孝之举,必将遭受上天谴责。倘若顺治帝福临真的胆敢这么做,那么舆论风向必定会发生转变,众人自然而然地就会联想到多尔衮并非顺治帝福临之父!此等言论实在是荒谬至极!这岂不是将皇家体面置于何地?又将伦理道德视为何物?然而,面对这一提议,朝堂之上却是一片死寂,无人敢于出声反驳。毕竟,此时此刻,任何一丝风吹草动都可能引发难以预料的后果。 顺治帝福临在众多大臣们的阵阵声讨之中,眼看着曾经对自己非常慈爱已故的摄政皇父被众人声讨,心中充满了矛盾和痛苦。然而,面对如此强大的压力,孝庄太后也感到无可奈何,最终不得不屈服于众人的意见。 在一片庄严肃穆、令人窒息的氛围之中,一群人神情凝重地奉命执行一项艰巨而又令人心碎的任务——将摄政皇多尔衮的棺木从那深不见底的墓穴之中艰难地挖掘出来。这个场面如同一场噩梦般萦绕在顺治帝福临的心头,让他心如刀绞,痛苦不堪。 然而,尽管内心充满了无尽的悲痛和无奈,顺治帝福临却深知自己此刻的力量尚显单薄,难以与众多臣子相抗衡。他明白,在这纷繁复杂的政治旋涡中,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轩然大波,甚至危及自身安危。因此,他选择了沉默,只是默默地注视着眼前发生的一切,眼中闪烁着坚毅不屈的光芒。 随着棺木逐渐被掘出,顺治帝的心情愈发沉重。他紧咬嘴唇,双手紧握成拳,指甲深深陷入掌心,似乎只有这样才能稍稍缓解内心的痛苦。然而,他并没有让悲伤吞噬自己,而是强忍着泪水,一步步走到棺木前。 站在棺木旁边,顺治帝抬起右手,紧紧握住手中的鞭子。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决绝和果敢,仿佛要将所有的愤怒与痛苦都倾注到这一鞭鞭的抽打之中。每一次挥动鞭子,都伴随着他心中的呐喊和怒吼;每一道鞭痕,都刻画出他对命运的不甘和抗争。 在这一刻,顺治帝不再是那个高高在上的皇帝,而是一个普通的男人,一个失去挚爱之人的伤心者。他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着对多尔衮的思念和敬意,同时也向众人展示了他内心深处的坚强与决心。 尽管年龄尚幼,顺治帝却已经经历了这般屈辱的场面。他深知这些人将会成为他未来道路上的阻碍,但此刻他只能选择忍耐。他将所有的仇恨和不甘深埋在心底,把这些人的面孔牢牢地刻在脑海里,暗暗发誓等到自己真正掌握权力的那一天,一定会逐一清算过去的冤仇。 鄂硕在苏杭驻扎期间,偶然间遇到了董小宛,见其生得花容月貌、倾国倾城,不由得心生怜爱之情,并将她纳为妾室。之后,董小宛便跟随鄂硕一同前往京城。抵达京城后,董鄂就从陈圆圆处被接回鄂硕府邸居住,从此过上了安定的生活。 董鄂自幼聪慧伶俐,深知寄人篱下的道理,因此对鄂硕十分恭敬,尊称他为“父亲大人”。鄂硕亦对这个乖巧懂事的女儿疼爱有加,视如己出。 然而,皇宫中的情况却截然不同。孝庄太后为了稳定政权,巩固自己的势力,不得不采取联姻的手段,以确保年幼的顺治皇帝福临能够稳坐皇位。因此,福临所迎娶的嫔妃并非他真心喜爱之人,而是那些手握兵权的满八旗蒙古族的女子。其中,皇后更是孝庄太后的亲侄女,这桩婚姻更多的是出于政治考量,而非爱情因素。 顺治十一年,顺治帝如同一棵茁壮成长的大树,逐渐变得高大挺拔。他的后宫中已经有了众多如花似玉的妃子,也有了数位可爱的皇子先后降临人世。他犹如海绵一般,不断汲取治国之道的养分,积累经验,磨砺自己的意志,期待着有朝一日能够成为一代明君。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顺治帝展现出非凡的智慧和果敢。他巧妙地运用政治手段,逐步削弱那些曾经反对过他的势力,并提拔忠诚可靠的人才。同时,他积极推行改革政策,致力于国家的繁荣昌盛。 时光荏苒,顺治帝福临一步步兑现了自己的誓言。他以雷霆万钧之势,铲除了那些曾让他蒙羞的人,济尔哈朗和硕塞在这一年相继离世。只为守护自己的亲人,也为自己和摄政皇父赢得了无上的尊严与公正。 顺治十二年正月,正值寒冬之际,白雪皑皑,银装素裹。在这个冰冷的季节里,却有一个女子如同一朵盛开的鲜花般绽放着绝世的美丽。她便是董鄂氏,一个貌若天仙、倾国倾城的女子。 然而,尽管董鄂氏拥有如此出众的容貌,但她身为汉人的身份却成为了一道难以跨越的鸿沟。鄂硕深知这一点,他不敢轻易将董鄂氏引荐进入皇宫,因为那里面充满了无数的权谋和争斗。 与此同时,顺治帝福临的十一弟博果儿刚刚年满十四岁。这位年轻的皇子正值青春年少,好奇心旺盛。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他遇见了董鄂氏,瞬间被她的美貌所倾倒,惊为天人。博果儿无法抑制内心的激动,决定要追求这位美丽的女子。 于是,博果儿毫不犹豫地找到了鄂硕,表示自己对董鄂氏一见钟情,并希望能够提亲。面对博果儿的请求,鄂硕感到十分惊讶。毕竟,对方可是当今皇上的亲弟弟,身份无比尊贵。而且,虽然博果儿比董鄂氏小两岁,但这样的联姻无疑会给鄂硕带来无尽的荣耀和好处。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鄂硕最终还是答应订下这门亲事。他明白,这对于家族来说是一次难得的机遇,也是一种保护。尽管心中有些不舍,但他知道,这是最好的选择。 就这样,一段看似美好的姻缘即将展开。然而,命运的齿轮已经开始转动,谁也不知道未来会走向何方…… 在订婚宴上,顺治帝福临和孝庄太后一同前来参加。当董鄂氏向顺治帝福临敬茶时,顺治帝福临的目光不禁被眼前这位弟媳所吸引。他惊叹于董鄂氏的美貌,心中暗自思忖:“这女子好生面善啊!”然而,尽管感觉似曾相识,他却一时无法忆起究竟在何处见过她。 随着董鄂氏自我介绍完毕,顺治帝福临突然间恍然大悟。原来,他们曾在小时候在曾柏藴那里有过数面之缘。那时的董鄂还是个娇小可爱的女孩,如今已出落得亭亭玉立、美艳动人。年仅十六岁的顺治帝福临,自从十四岁亲政以来,便被孝庄太后作主将其侄女许配给他。至此,他逐渐明白了男女之间的情事。 自参加完皇弟博果尔的婚宴后,顺治帝福临变得闷闷不乐。他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董鄂氏那倾国倾城的容颜,心情愈发沉重。小太监察言观色就小心翼翼地问顺治帝福临为何闷闷不乐,顺治帝福临就感叹一声说:\"怎么选妃时没见到小董鄂?太可惜了太可惜了?\"小太监才明白了主子的意思,他思春了!就说:\"皇上,这有什么,他们才订婚,又不是结婚,皇上看上的女人,是她的福分啊!” 顺治帝福临终于按捺不住内心的冲动,决定亲自去找博果儿,以一种含蓄而婉转的方式表达出自己对董鄂的期望,希望他能够主动放弃董鄂。然而,博果儿自然不会轻易同意这个要求。面对如此坚决的态度,顺治帝福临意识到与博果儿沟通已经无法解决问题,于是他果断地转向鄂硕寻求帮助。 鄂硕听闻此事后,感到无比惊喜和荣幸。他深知这意味着自己的养女即将迎来荣华富贵、飞黄腾达的机会!于是,未经深思熟虑便擅自作主,毫不犹豫地答应了顺治帝福临的请求。 博果儿自幼便生活在宫廷的角落里,无人问津。他默默承受着长期的冷落与忽视,心中充满了失落与无奈。然而,命运似乎并未眷顾这个可怜之人,反而让他遭受更多的不公待遇。 原本对权力毫无欲望的博果儿,此时感到无比的委屈。他深爱着自己的妻子,但却不得不将她拱手相送,这无疑是对他心灵深处最沉重的打击。眼看着董鄂风风光光地被接入皇宫,博果儿心如刀绞,万念俱灰。 无尽的痛苦如潮水般涌上心头,博果儿无法承受这样的折磨,最终走上了一条绝路——自杀身亡。 董鄂在义父鄂硕的张罗下,成功地踏入了那座戒备森严、充满神秘色彩的皇宫之中。 博果儿同母异父的兄长蒙古族察哈尔部阿布鼐得知弟弟去世的消息之后,心中悲痛万分,他无法接受这个事实。于是,阿布鼐决定从蒙古族察哈尔部传话给顺治帝福临,要求福临给他一个解释。 福临收到阿布鼐传来的话后,心情异常沉重。他深知这件事情的起因确实是自己,但真正将董鄂氏送入皇宫的人却是鄂硕。如果不是鄂硕的安排,也许这一切都不会发生,博果儿也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生命。 然而,现在说什么都已经太晚了。鄂硕因为这件事情成为了顺治帝福临的替罪羊,原本期望能够获得荣华富贵的他,最终却丢掉了宝贵的性命。面对这样的结局,福临感到无奈和愧疚。 为了维护与蒙古族察哈尔部之间的稳定关系,福临不得不做出艰难的抉择。尽管他内心深处并不愿意让鄂硕背负所有的责任,但在当前的形势下,牺牲鄂硕似乎是唯一的选择。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蒙古族察哈尔部对朝廷的支持和忠诚。 就这样,鄂硕成为了政治利益的牺牲品,他的命运被无情地改变了。而福临也在这场风波中深刻体会到了权力与责任的重量,明白了作为皇帝所需要承受的压力和代价。 在董鄂氏入宫之后,谁成为了受益者呢?答案显而易见,这个人就是吴三桂。想当年,鄂硕返回京城之前,年幼的董鄂氏曾经寄居于陈圆圆的家中。也正因如此,这一次董鄂氏进入宫廷,使得吴三桂得到了顺治皇帝福临的高度重视,并委以重任,派遣他前往云南地区,负责剿灭南明政权! 吴三桂深知此任务意义重大且责任艰巨,但同时也明白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可以借此展示自己的才能和实力。他决心不辜负顺治帝的信任,全力以赴完成使命。 于是,吴三桂率领着精锐的军队踏上了征途。一路上,他们遭遇了各种艰难险阻,但吴三桂始终保持着坚定的信念和果敢的决策。他巧妙地运用战略战术,与南明军队展开了一场又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 在激烈的交战中,吴三桂展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他善于洞察敌人的弱点,并迅速采取行动给予致命一击。同时,他也注重团结士兵,激发他们的斗志和士气,让整个军队形成了强大的战斗力。 经过漫长而艰苦的征战,吴三桂终于取得了胜利。南明政权被彻底消灭,领土得以统一。他的战功赫赫,令世人瞩目,也让顺治帝对他更加赞赏有加。 然而,进了皇宫的董鄂,命运似乎对她并不垂青,她并没有得到孝庄太后的喜爱和认可。这其中的原因竟然是因为顺治皇帝福临对她情有独钟,宠爱有加,几乎将所有的关注都集中在了她一个人身上。 然而董鄂妃却对顺治帝福临的爱视若无睹,每次见面也只是礼貌性地问候一声,便再无其他言语交流。她对顺治帝福临直言道:“尽管你贵为天子,但我对你并无半点好感。博果儿可是你的亲弟弟啊!你如此行事,无异于间接将他置于死地。此等行径令我深感愤恨,对你只有恨意!” 顺治帝福临满脸愁容、眼神复杂地看着董鄂妃,语气低沉而又深情地说道:“小董鄂啊,朕心中一直都有你的位置。然而,身为一国之君,朕整日忙于处理国家大事,实在无暇顾及儿女私情。直到再次与你相见,朕才发现自己早已患上了这相思之疾!其实,一切都是因为你的父亲鄂硕深知朕对你的喜爱,所以他才主动将你送入宫中。你大可放心,我不会对你用强的,只要你安心留在朕的身边,朕相信总有那么一天,朕一定能够打动你的芳心!” 可是顺治帝福临最终还是违背了自己的承诺,他在其他嫔妃那里所享受的待遇简直天差地别。这些嫔妃们无一不是想尽办法去迎合他,生怕自己有哪里做得不够好,惹得顺治帝不快。甚至还有一些太监在一旁煽风点火,教唆顺治帝福临:“天下间的女子,哪有不愿意主动侍奉皇上的呢?等她有了孩子之后,自然而然就会对您死心塌地了。” 就在这样的背景下,某个夜晚,顺治帝福临被这些话语冲昏了头脑,竟然不顾一切地强行与董鄂妃发生了关系。 事后,董鄂妃泪如泉涌,悲痛欲绝地喊道:“你纵然得到了我的身躯,可你永生永世也休想得到我的真心!”其声饱含着无边无际的绝望与哀伤,仿佛整个天地已然崩塌。 顺治帝福临心中深知自己有些理亏,于是便日日前往董鄂妃处,对她百般顺从、万般呵护。然而,自从生孩子之后,董鄂妃的身子骨便一直未能恢复健康。此时此刻,顺治帝福临实在不敢再对她强求什么,毕竟他对董鄂妃的爱意真挚无比。可他如此行径却引起了其他后宫嫔妃们的极度不满,尤其是皇后娘娘。这位皇后乃孝庄太后的侄女,正因如此,她时常在孝庄太后跟前搬弄是非,诋毁董鄂妃。本来她就与孝庄太后同属一家人,而孝庄太后也对顺治帝福临整日只往董鄂妃那边跑感到十分不悦。 董鄂妃怀胎十月,终于生下了一个粉雕玉琢的麟儿。她本应满心欢喜地迎接这个小天使的降临,但命运却总是喜欢捉弄人。 皇后在她儿子满月时,给她送来了一盆西域奇花,香气馥郁芬芳,犹如那九天玄女洒下的甘霖,沁人心脾。 那天,董鄂妃正在休息,突然听到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开门一看,原来是佟妃。佟妃满脸笑容,犹如那春日里绽放的桃花,娇艳欲滴。她轻声说道:“姐姐,听说你生了个可爱的孩子,带孩子我有经验,我来抱抱他。我亲手做了个跟我儿子一样的香囊,小孩子戴了会很乖哦!”董鄂妃心中虽然有些不情愿,但还是接过了香囊。 佟妃怀抱着孩子,眼中满是慈爱,嘴里不断地念叨着孩子有多么可爱。董鄂妃站在一旁看着这温馨的场景,心情也跟着轻松了些许。然而,她万万没有料到,这看似美好的画面竟会成为她无尽噩梦的开端。 时光荏苒,半个月过去了。董鄂妃渐渐察觉到孩子有些异样,平日里总是哭闹不休的小家伙如今却异常安静,面色苍白得令人心疼。董鄂妃心急如焚,急忙传唤太医前来诊断。然而,面对这奇怪的病症,诸位太医皆面露难色,纷纷摇头叹息道:“下官已然竭尽全力,但这位小王子已是回天乏术。”就这样,在接下来的半个月里,尽管众人想尽办法,可小王子终究未能逃脱夭折的命运。 顺治帝福临听闻噩耗,悲愤交加,立即下令彻查此事。经过一番严密追查,终于揭开了事情的真相——原来竟是那盆西域奇花与锦囊中所藏之药物相互作用,产生了致命的毒素,致使小王子不幸夭折。得知真相后的顺治帝福临怒不可遏,毫不留情地将皇后废掉。要知道,皇后可是孝庄太后的侄女啊!福临此举丝毫不顾及孝庄太后的颜面,可见其心中的愤恨之深。而佟妃因为她两个儿子也佩戴一样的香囊,从而逃过追责。知道真相的顺治帝福临,选择对董鄂妃隐瞒。作为补偿,只有加倍疼爱董鄂妃才能弥补了! 在这深似海的宫廷之中,权力斗争、勾心斗角无处不在。董鄂妃身处其中,如履薄冰,却又无力改变现状。她只能默默承受着失去孩子的痛苦,同时还要应对来自各方的压力和算计。 顺治帝的后宫之中,嫔妃们大多来自满族和蒙古族,这是为了巩固与蒙古族之间的关系。然而,唯有董鄂妃在宫中始终坚守着汉人的礼节和着装风格。她不仅自身如此,甚至还要求侍奉她的宫女们也必须按照汉人的装扮来穿着。孝庄太后眼见儿子对董鄂妃如此痴迷,心中焦虑不安。此时,有臣子向孝庄进言,称可以采用以毒攻毒之法,让顺治帝再迎娶一位汉族的妃子,以期能够分散他对董鄂妃的专情。然而,这个计策却并未奏效,顺治帝对董鄂妃的深情依旧如初,丝毫未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