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李淳风(1/1)

“如意姑娘,师父这是在何处?”雨林蹙着眉问道,“那面镜子,是当年母亲日常摆在寝殿之中的,应该是随她下葬了才对……” “公主殿下。”一个苍老而熟悉的声音传来。 雨林猛地抬起头,目光落在那面镜子上。画面中的女子已经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名白发老道,他虽然须眉皆白,但神情矍铄,道骨仙风。 “太史大人?”雨林愣了一下,惊讶地叫出了声。 她曾经只在五六岁之时见过李淳风一面,由于当时年幼,记忆模糊不清,加上雨林的脸盲,早该忘了才对。然而奇怪的是,此刻看到这位老者,她竟能清晰地回忆起他的相貌。 “呵呵,公主竟然还认得贫道。”李淳风笑了起来。 “您……您如今是仙是鬼?”雨林不禁心生疑虑,对方竟然能和自己直接对话,不禁好奇的问道。 “哈哈哈……”李淳风突然大笑起来,笑声爽朗而豪放,“贫僧已然修成地仙,凤鸣岐山,镇守西北。” “太史大人,刚才您给我们看的那面镜子,现在何处呢?”雨林心中一喜,如果能得太史令李淳风相助,那可真是简单了许多。 “贫僧也不知道它如今在哪里,”可李淳风却缓缓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一丝无奈,“贫僧只感觉到镜中的因果轮回已经开启,但破局之人却被困在了其中。” “我不明白……”雨林听得一头雾水,她转头看向李川和年十九,希望从他们那里得到一些解释,但两人也是沉默不语。 “当年贫道驾鹤西去之前,天后曾经召见贫道,让贫道为她卜了一卦,”李淳风慢慢解释道,“当时显示的卦象是大凶,而且并不是普通的凶兆,是一个天下大劫,因果混沌,阴阳颠倒,百鬼从生。” 他的声音低沉而又严肃,仿佛带着一种沉甸甸的压力,房间里的空气瞬间变得凝重起来,每个人的心头都笼罩着一层阴影,仿佛预示着一场即将到来的风暴。 “天后问可有破解之法,以贫道当时的道行只能算出将来会有破局之人应劫而生,可再进一步却是不能窥伺了。” “于是天后让贫道将那卦象中的凶兆封于她身边的麒麟铜镜之中,那亦是一个因果世界,若是能够化解则平安无事,若是待到铜镜再也承载不住之时,则会破镜而出,浩劫再临世间。” “最近这段时间,贫道的占卜显示凶兆正在被一步步化解,可是破局之人却不知为何也被困入了铜镜之中,这样下去迟早会出大事,这才让如意前来。” 李淳风的一番话,犹如一道惊雷炸响,雨林几人顿时瞠目结舌,满脸惊愕。他并不知其中内情,却能够占卜出泰山府君祭的推行,包括南音所遇困境,果然已成地仙。 “太史大人,您所言分毫不差,”雨林感到喉咙发干,声音变得沙哑,“可若如您所说,宝镜已失,我们该当如何?” “让如意附身于南音身上,继续完成她应尽之事,”李淳风目光凝视着躺在床上的南音,“唯有推动这因果的发展,才能迎来转机。” “那倘若南音的魂魄归来,又该如何?”一旁的李川忍不住开口,他脸上满是忧虑,“若是南音的躯体被占用后,她就会成为无处容身的孤魂野鬼……” “这位先生请放心,”李如意笑盈盈的说道,“我不是普通魂魄,随时可以离开将躯体还给恩公。” “这个……”李川看起来还是一脸犹豫,想要说些什么。 “我相信太史大人,”雨林开口打断了李川的话,语气坚定,“而且眼下也只有这个方法了。” “贫道如今已跳出三界,不在五行,不能过多插手人间事,”李淳风对雨林笑道,身形开始变得模糊,“不过为了天后之托,之后的事便交给如意了……” “曾祖!”李如意轻轻唤道,但那飘浮在空中的画面还是消散了,不留下一丝痕迹。 “多谢太史大人指点,”雨林朝着李淳风消失之处行了一礼,“如意姑娘,那就请吧。” “稍等,”李如意点了点头,走到墙角,那大黄狗猛的坐了起来,不住的摇着尾巴,李如意解开它脖子上的牵绳,“你且自己去吧,继续做你该做的事情。” 大黄狗呜呜叫了两声,低头舔了舔李如意的手,转身朝门外跑去,只见它撞到紧闭的房门上,随即便消失了。 之后李如意来到床边,她仔细看了看躺在床上的南音,一只手覆于南音的额头,整个人化作点点荧光,融入了南音体内,随即南音就睁开了眼睛。 “如意姑娘,”雨林忙上前扶起了李如意,“感觉可还好?” “没有问题,”李如意活动了一下手脚,“可别忘了我之前也是附身在何家小姐身上的。” “快别提了,”雨林想起那鬼新娘之事,打了个寒颤,仿佛那恐怖的场景又浮现在眼前一般,“现在师父的躯体可以活动,那事情就简单多了。” “刚才太史大人说要继续做南音应该做的事情,”年十九此时似乎心情非常好,比之前有精神了许多,“那指的是……” “去寻找最后一个印记,”雨林接过话头,“我怀疑很有可能就是母亲的麒麟宝镜。” “原来如此,”李川这时候似乎也想通了,他恍然大悟地点点头,“难怪一定要李姑娘附身,因为开启印记只有南音可以做到。” “那你刚才还不同意呢,”雨林抓紧一切机会和李川斗嘴,“还得是我,要是靠你早就完蛋了……” “是是是,没你这个家得散,”年十九赶紧打断雨林的话,省得这两个人再掐起来,“那要看看最后一条线索吧。” “在这里,”李川此时已经从南音的背包暗格中找出了那本《景龙文馆记》的手稿,交给李如意,“还是你来看吧,若是换了旁人未必能找到其中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