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死者身份(1/1)

侯国志闻言,仿佛是抓住了救命的稻草,眼神中闪过一丝感激,连忙点头道:“继续!继续!” 话音刚落,所有人立马一哄而散,四处检查盐场的状况。 何鸿朗看见侯国志带着衙役面面相觑,略显茫然,轻步上前对侯国志道:“侯大人,我等在盐场细查,可是盐场周围还没有人检查,你看” “哦,何大人放心,本官这就带人去检查。” 侯国志立马恍然大悟,招呼着衙役,对着萧泽和陆洛童拱手行礼后,率领队伍,浩浩荡荡地向外围进发。 萧泽目送侯国志一行人远去的背影,紧锁的眉头就没有松开过。 陆洛童低声问道:“萧泽,这个侯国志是什么来头?他能当好父母官吗?” 萧泽闻言,轻轻叹息,带着一抹不易察觉的无奈:“他是良妃娘娘的亲侄子。” 陆洛童疑惑:“良妃?” 萧泽点头:“是啊,后宫之中,除了我大姑母萧贵妃外,还有三位皇妃。三皇子的生母,贤妃娘娘,温婉贤淑,你之前见过的。 而另两位,则是淑妃冯之妍,以才情着称;至于良妃侯澄莹,虽无子嗣承欢膝下,家世亦非显赫,却因入宫年深日久,位份比较高。” 萧泽说着看向一边的何鸿朗,疑惑道:“小姑父,我记得,这个侯国志之前不是京城的一个八品小官吗?怎么摇身一变,竟成了水岳城的府尹了?” 何鸿朗笑着抚摸胡子,轻笑道:“这件事情,我也不是很清楚。三个月前,前任水岳城府尹温裕大人任期届满,奉旨高迁他处,这位新的府尹大人就来了。” 陆洛童和萧泽闻言,相视一眼,默不作声。 就听见何鸿朗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几分玩味:“不过说起来,这个侯大人倒是很听劝,想来,也不会做出什么过分的事情来。” 萧泽轻叹一口气道:“但愿如此吧。” 随后,众官员络绎前来禀报,盐场各处盐堆已尽数细查,没有发现尸体和其他异物。 上官南星对二人道:“小王爷,陆大人,我和方仵作商量了,这具尸体实在罕见,我们决定先将尸体带回府衙再做研究。” 陆洛童轻轻点头道:“事到如今,也只能如此了。” 府衙的停尸房内,中间静静地摆放着一具尸体,肤色黝黑,皮肉都紧紧的贴附在骨头上。 尸体四周聚拢着一圈人,众人都好奇地观察着眼前的死尸,默不作声,空气中弥漫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沉寂。 上官南星目光如炬,细致地勾勒着死者面部的轮廓,他轻轻叹息:“要是紫苏在就好了。” 陆洛童闻言,开口道:“紫苏?南星,你是已经看出这具男尸的容貌了吗?” 此言一出,众人纷纷侧目,不约而同地看向上官南星。 上官南星微微颔首,面上带着一丝遗憾:“是啊,陆大人,这具尸体虽然现在还没有办法知道死亡时间。但是,由于盐的影响,尸体面貌保存完好,虽然脱水严重,但根据牙齿判断出的年龄,不难推出男子面貌。” 陆洛童轻松一笑,手中轻摇的折扇倏然合拢:“南星,你来说,我来画。” 上官南星闻言,有些意外:“这” 萧泽拍着上官南星的肩膀,笑道:“南星,陆洛童可是琴棋书画无一不精,自然也很擅丹青。” 上官南星听了萧泽的话,面上一喜:“那真是太好了。” 随后,一行人缓缓踱步至一旁静立的书桌旁,桌上早已备好了精致的笔墨纸砚,本是供仵作记录之用,此刻却恰到好处地成为了他们绘制人像的宝地。 陆洛童根据上官南星的叙述,指尖轻触笔端,墨色在宣纸上缓缓流淌,一笔一划间,男子的轮廓逐渐清晰。 最终,随着最后一笔的轻落,一张栩栩如生的人物画像跃然纸上,引得众人纷纷围拢而来。 画上的男子应该二十出头,虽不是什么美男子,但也相貌端正。 何鸿朗面上那抹平和被一抹难以言喻的惊愕悄然取代,他的目光,如同被磁石吸引,紧紧锁定了画中人的面容。 他凑近画像仔细辨别,众人看见他的反应,猜测他可能认识死者,不由地屏住了呼吸,盯着他的反应,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莫名的紧张与期待。 终于,在经过一番细致入微的审视后,何鸿朗的眼眸中闪过一抹确定的光芒。 他缓缓抬起头,目光扫过在场每一位翘首以盼的脸庞,声音沉稳而略带沉重:“画中人,正是秦府的大公子——秦学华。” 众人闻听此言,脸上顿时绽放出一抹惊喜之色,情绪激动难抑,仿佛暗夜中忽现曙光。 萧泽急忙问道:“小姑父,这个秦家是干什么的。” 何鸿朗抚摸着胡须道:“这个秦家是水岳城最大的盐商。” 上官南星闻言,不由得眉头微蹙,语气中透出一丝讶异:“又是盐商?” 思绪回溯,不过数日之前,琼州府刚破获的案子就牵扯到了盐商,没想到,几天后在相隔甚远的水岳城,出现的另一桩命案竟然又牵扯到了盐商。 吴清轻叹道:“还真是无巧不成书啊,但愿这次的死者没有琼州府的出现的死者多。” 他的话引起了众人的共鸣,谁也不希望这次的命案再出现那么多死者了。 陆洛童问道:“何大人,这个秦家具体情况如何?” 何鸿朗闻言,神色微敛,缓缓道来:“秦家一共五口,家主是秦浩,夫人秦吴氏。二人共同孕育二子一女,家道昌盛。长子秦学华,今年十九岁,也就是这个画像上的人。” 说着,何鸿朗指了指画像上的人,众人点点头,以示明白。 他继续道:“次子名叫秦学明,十七岁,小女儿名叫秦韶华,刚刚及笄。我与秦府,不过泛泛之交。但坊间传言,秦家夫妻和睦,子女孝顺,且待人接物皆是温文尔雅,颇得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