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江郎才尽?(1/1)

当李翰羽在后台疾速地转换服饰时,台下几只灵雀般警觉的记者已挥毫泼墨书写新闻。 音乐的神秘奥义他们未曾洞悉,但他们从听众懵然失色、略带落寞的眼神中以及自身的感知,欣喜地察觉到了一场惊世消息的降临。自李翰羽初展山河之歌,这些精明的记者便已在手机键盘间编织起新闻稿。 “李翰羽堪称音乐界的杰出英才,却依然难避凡人之憾!” “国风新作与同名演唱会同期亮相,诚然创意盎然,然而李翰羽或许忘却,演唱会的本质在于传唱与旋律搭配之美。” “无论是神州还是广袤的世间,当今乐坛渴望的是一张风格迥异、包罗万象的佳作,而非一成不变。” “李翰羽即便以国风为基,创造出无数奇妙之作,但审美疲劳却是难以逃脱的问题!” “他的歌曲仿佛被国风的概念束缚,天马行空的才子亦需挣脱桎梏。” “更叫人唏嘘的是,似乎李翰羽的才华走到了巅峰的边缘。” “那首《天涯》中,原可引人入胜的旋律,竟夹杂了民族山歌唱段,刺眼的对比令这首歌黯然失色。” “寻常时日或许不会引如此强烈的反响,然而,在如此大胆的新作试唱下,《天涯》为李翰羽音乐之路抹上一笔沉重的阴影。” “或许期望愈深,失望愈剧,李翰羽自出道以来佳作迭出,今次却留下耐人寻味的一幕。” “这场演唱会的反响犹如一场混乱的车轮战!” “唯有期待李翰羽国风演唱会后程的反转了!” 一家知名媒体的记者细细品味,洋洋洒洒的文字瞬间填满了编辑器,随即发送至主编的邮箱。 “李翰羽江郎才尽?”——这无疑是最大胆的头条! 带着一丝笑意,戴眼镜的记者满心期待地看着舞台上的李翰羽离场。 ----------------------------- 李翰羽对这一片波澜全然不知。后台更衣速度如旋风急雨。工作人员迅速脱下他身上衣物,送上新的装扮,李翰羽飞快褪下内装和鞋袜,以最快速度披上了下一首歌的华裳。化妆师和形象设计师则利用这点间隙给他改容添妆,后台忙碌得如战局一般紧张。 待李翰羽重登舞台,全新造型熠熠生辉,而此时距离前曲的终止仅过去了一分钟。尽管一分钟在演唱会的舞台上显得短暂,庆幸的是伴舞早已精心排练好了衔接的节目。 舞群先行登场,一众女装舞者皆着宋廷仕女的装束,手持绫罗彩缎。铜编钟和丝竹的乐曲始于唐朝,至宋达到巅峰! 唐风浩荡,文化勃兴。汲取历代歌舞之所长,兼容并蓄各国精华。大唐盛世,百国来贺,气象万千,宏大开放。 礼仪与舞蹈交织演变。气概宏伟,景象壮丽。融诗赋于一体,琴瑟共鸣,钟鼓激奏。 伴随舒张而又充满力量的舞蹈,华丽的服装翩跹舞动。 轻歌曼舞! 歌舞鼎盛正是盛唐国泰民安之象的真实写照! 然而,失传已久,乐舞只得从古代文献、壁画等留存遗迹推演编纂,期望再现长安居中的瑰丽之舞。 舞台上生动再现了栩栩如生的大宋仕女画卷。承袭大唐文化底蕴,宋代词曲与舞蹈无疑将乐舞的艺术推向绝顶! 古老的编钟与琵琶、古筝与芦笙渐次加快节奏,鼓点如箭般射入。 仕女的舞步款款起舞,唯独不见李翰羽的影踪。 忽然,歌声遥遥传来。 “我低头俯瞰~那漫天秋意疏雨~ 跌落的雨滴~又悄然无声……” 温柔的歌声清澈如泉,与此同时,屏幕上展现出一轴古画——《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是宋朝都城汴京的一种民风民俗,那时百姓成群结队外出入市,开展规模庞大的市集贸易。 “碑刻的印迹~可有秘藏的秘密? 你的眼中~流露出千丝万缕情感……” 《清明上河图》名画中似有万象人生。对古史的追溯实为世人凭借出土文物所勾勒的梦境。 仕女们舞姿轻盈优美,舞台上云雾缭绕,仿若仙境。 “……旧巷的忧伤~书写着琵琶韵律~ 轻盈的纱衣~街上叫卖的歌谣……” 几句寥寥,便绘出宋代繁华昌盛的清明胜景!画面如诗如画,栩栩如生。 “彷佛穿越至彼岸~一切模糊中清晰如画~ 瞬息之间,感受非凡的深远意义。” 古人之音乐舞蹈在今人手里重燃,跨越时光长河,短暂间,仿佛真的穿越至宋都, 华夏的文物蕴含古人的魂魄、智慧与生活。仕女队伍尾端,轻移莲步,一抹浓妆领舞者款款迈向舞台中央,她放下手中的绫罗丝绸,开口歌唱: “丝罗飞舞遮挡斜阳暮~ 演奏一曲令人心碎的老歌……” 观者被宏大气韵的舞蹈深深吸引,旋即惊讶地发现,这领舞竟然是真实的李翰羽本人。 柔美而不乏清秀,深入肌理。 又现旦角之姿! 再唱戏剧之腔! 真假难辨的戏腔,不依赖伪装的高音! 京剧元素真正融汇其中! 观众仿佛再度看到那个吟唱《赤伶》的李翰羽。 “多才将士,绘画三千英豪~ 刻画《清明上河图》的深意……” 大气之中不失清雅之韵,宛如清溪流水,空灵纯净之声。 清新而质朴! 如身临那如梦似幻的画卷烟雨,《清明上河图》的景象生动展现于众人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