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安置(1/1)

谢薇把路引揣进怀里:“替我谢谢村长爷爷。” 说着从车上拿出一个油纸包,里面有一个肉包,一个糖包。 这是她提前就准备好的:“一个肉包,一个糖包帮我给村长爷爷。” 谢良才已经闻到了浓郁的肉味儿,不禁咽了咽口水。 发现自己的失态,他皱着眉头,嘴硬道:“要给,你自己给去。” 说完,转身就走了。 谢薇: “他这是怎么了?” 谢兴武摇摇头:“我不知道啊。” ------------------------------------- 过了冀州府,再往南走,天越发的热了,但好在也越来越不缺水了。 因为白天大多数的时候,都不合适赶路。 原本七八天的路程,他们竟走了近半个月,才赶到富安县城。 县令大概早就得到了消息,他们刚进县城,就被衙役带到了一个还算宽敞的地方。 县令大人看上去三十出头的模样,很是儒雅,人看起来也很和善。 甚至对他们这些,从幽州逃荒而来的难民,表示了欢迎,还说了些富安县的一些基本情况。 并承诺:凡是最终决定在富安县安家落户的,衙门不止会给他们每人五百文铜钱的安置费。 如果开荒,前五年都不用交税。 县衙还会免费给他们办理落户手续。 按照大禹朝的律法,正常情况下,开荒的头两年是不用交税的,之后的三年要交一半的税。第六年开始才正常交税。 而县令这一下等于给他们未来开荒的人,免了一年半的税。 再说每人五百文的安置费,看着不多。 但这个时候讲究爹娘在不分家,一家十数口的也不是没有。 毕竟像谢薇这样,一家子只剩两个人的,也只有她们家。 这样算下来,就等于得了好几两的银子。 这条件,不可谓不丰厚了。 也是后来,谢薇才知道,冀州的北地,越是靠近幽州的地方,受旱灾的影响越严重。 那里也有很多人逃荒去了,其中不乏有离开冀州的。 现在一切的生产力,可都离不开人。 这也是冀州府的大人们,愿意又出钱又出力的把他们留下的原因。 而谢良才,谢兴武,谢小兰,早就凑到骡车前,问谢薇姐妹打算去哪儿。 小兰和小糖更是叽叽喳喳的,讨论着她们还要在一个村子,以后还能一起去割猪草,养小鸡 可现实却是,富安县下面有长桥镇,蓝田镇,太平镇,九峰镇,下河镇和石亭镇六个镇子,有大大小小近五十个村子。 现在他们这些难民,却只有三十几户,二百三十余人。 如果,把他们平均分到每个村里,那些家里人多的,大概就得被迫分开了。 还好,县令只打算把他们安排到他辖下四十三个村子中的,其中二十个村子。 但让他们以家庭为单位,去抽签,抽到哪个村子,会不会有相识的人抽到一处,则全凭运气了。 谢薇抽到的签,是下河镇下面一个叫下河村的地方。 当衙差说出“下河镇下河村”几个字时,谢良才原本还挺直的脊背,瞬间就弯了。 排在谢薇后面抽签的,正是谢二贵。 当他伸手要去抽签的时候,兴文,兴武和小兰,异口同声的给他们爹打气。 “下河村!下河村!下河村!” 当听到衙差喊出“下河镇,杏花村”的时候,三个小家伙不禁抱怨道:“爹,你行不行啊?!” “早知道爹的手,那么臭,还不如让大哥去抽呢。” 谢良才看着几个碍眼的家伙:“知足吧,好歹你们都在下河镇,想来两个村子相隔应该不会太远。” 闻言,小糖也来了精神:“良才哥,真的吗?我和小兰还能在一起玩。” 谢良才酸酸的道:“嗯。” 他也想和谢薇一个村子,一个村子不成,一个镇也行啊。 可是他爷爷抽到的是长桥镇下一个叫做李家村的地方。 他已经和衙差打听过了,下河镇和长桥镇的距离,可一点儿不近。 以后,不是特意去找,他们应该很少能见面了。 最难的,就是刘金花,谢香草和谢香叶娘仨。 她们的户籍还在谢老六家,谢老六一家说什么都不愿放弃白的的一两五百文银钱。 但是,让她们一家三口回去那个不把她们当人的家,也是不可能的。 最终,在村长和几个谢氏长辈的担保下,县令大人让人给她们重新签发了户籍证明,并亲手把一千五百文铜钱,交到刘金花手里。 还不忘嘱咐,把刘金花母女安置到离谢老六家远一些的地方。 最后,竟是被安置到了杏花村,和谢二贵一家成了同村。 令谢薇没有想到的是,抽到下河村的还有一家。 那就是和她们发生过口角的王寡妇一家。 看着王寡妇的儿子,谢金宝。 谢薇不禁想起,她刚来到这个世界时,听到谢金宝几人正商量着要吃小糖的事儿。 二赖子算是除了,而刘贵生在那次的械斗中失去一只胳膊,又被安置到了其他村镇,想来也没什么机会见面。 谢金宝啊,你可千万收好你的坏心思,否则,我不介意送你去和二赖子做伴。 看来,以后在下河村的日子,一定会很精彩的。 抽签很快有了结果。 “以后咱们便要生活在各处,此后恐怕也难得一聚了。 但咱们要记得,咱们都姓谢,要是真遇到什么事儿,咱们还是得抱成团” 看着,被众人围在中间的谢富贵。 谢薇只觉得这个画面,看上去也还不错 她们是被一个姓刘的衙差,带着去的下河镇的。 随后,还按照抽签结果,把人安全送去了各个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