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见解更深(1/1)
对于大秦国策大学的筹划,王翦心中有数,便对着秦王嬴高直言道。 身为洞察秋毫之人,他对这所学府之于大秦的长远意义与于嬴高本人的意义,心如明镜。 “建设大国策学宫,岂非朝夕之间之事?一年功夫若不得,此梦便遥不可及,故我对那数十万老兵如饥似渴。” “父亲,我受命主理教育署,您和王叔皆是战将,终免不得疆场喋血,大将陨落如破碎之瓷坛。” “离兄若能入署为官,踏上文职之路,老师以为如何?” 蒙武将军和儿子蒙恬都是武将,唯有蒙毅择仕从文,如此家族在秦国独一无二。王家父子三人同是将领的景象实属罕见,而王离之才不过平庸,勉强位居中等之列。 此刻,嬴高认真地向王翦进言。 这个时代,嫡系的子嗣关系太为关键,王离这支血脉是王家的核心。无论出于对王翦,或是王贲的考虑,嬴高决意让王离涉足文书事务。 王翦闻此,步伐微滞,深深看着嬴高,感慨颇多:“公子以为王离不适军途吗?” “师父,离哥有将军之姿,却无元帅之才。对比您和叔父,离哥的确逊色太多……” 王离,此子非池中之物。历史上的他被誉秦国名将,领上将军衔。 但这出众要看与谁相比,对抗普通人,王离运兵确实出类拔萃。作为同窗,对此嬴高见解更深。 然而,较之王翦王贲两父子,差距可谓天壤之别。此事众所周知,毕竟王翦与王贲早已威名赫赫。 此刻,嬴高内心亦略觉尴尬。毕竟公开谈论王离的不足,面对他的老师王翦,实感颇多不自在。 可王翦于他是恩师,此时的嬴高抛开顾虑,率真说道:“老师,离哥研读兵书有成,甚至连偏门的战术也能倒背如流。” “这点我不如他,但老师应当更懂,欲成为杰出的领军者,努力至关重要,然天分犹为首要。” “离哥用兵稳健有余……” …… 即便嬴高不说,这些话王翦心照不宣,作为兵法大家,他岂会不了解此理?他一直未曾提及,只因生怕打击王离的信心,将门家学传承至关重要。 就算这一世王离不行,下一代总会有所振作。王翦虽明白嬴高是为王离着想,但此议他依然难以应承。 军事世家的荣耀在于嫡系传袭,代代有名将,传承延续。假使王离脱身军界,无缘封爵,则意味着嫡脉辉煌就此落幕。 在王翦眼中,嬴高太过年轻,虽用心良善,行事未必得宜。 心中思忖间,王翦嗓音低沉:“吾师徒久未聚首,何不到宅中共品一盏清茗?” “愿之!” 面对老师的邀约,嬴高心生愉悦。于大秦朝廷,他最为看重的就是王翦与蒙恬二人。 尤其王贲之后还有王离,此刻怎能漠不关心。他认为与王翦的关系需进一步深化。如今王翦深得秦王宠爱,假若他也于西城置产,朝廷必定跟进,这会为孔雀商会带来滚滚资金,从而推动大秦国策大学的构建。 听王翦没立刻答复,嬴高认知清晰。他俩都聪颖过人,有时候默认即是认可,有时候却表示拒绝。 立教育署对嬴高来说并非难事,只需付出足够的代价,自会有人削尖脑袋争取入内,缺一人王离无碍。 …… 王府之中,并不多见人影。 特别是嫡系成员,王贲驻守北境,难归家中;王离任职川泽之地,此际府里只余王翦一人。 因抗赵大举及军制变革,王翦鲜少居于家中,因常留蓝田大营操练新军。 也因此,宏大的府邸时常人去楼空。 …… 书房内,丫鬟献上茶水后悄然退出,房中仅剩嬴高与王翦。两人姿态放松,许久未曾如此闲聊了。 “嬴高啊,筹建大秦国策大学,你这是要挑战所有儒墨百家?” 建立大学的意图显而易见,王翦早就看穿了嬴高的意图。 话一出,宁静的氛围瞬间变得庄重,压力骤增。 “算不上挑衅,我只想在大秦一衣独步时,让‘蒹葭’亦有所彰显。” 闻言,嬴高微微一笑,应对有些含蓄。他明白,有些秘事就连始皇也不敢示人,何况王翦。 事成之前,言语无法令他人信服。 心思流转间,嬴高语态平静:“将来的争雄不仅限于军事较量,也是文化交锋之时。” “我国崛起尚短,不及齐魏楚那般的丰厚积淀和文化繁荣,所以只能出奇制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