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1/1)
“元夫人,我们大少爷想拜见您。” 一个机灵的小丫鬟凑了上来,对华氏行了一礼禀道。 华氏看了一眼正在假装没听见、数着杯子里的茶叶有几根的元清正,笑着答应了。 小丫鬟忙退出去,帘子一掀,门口便进来个身姿挺拔的少年。 “元伯母,大驾光临,有失远迎。” 卫厌箴今天穿得倒是喜庆,一身赭色的长袍,上面用了暗红色的丝线细细绣了夔纹,腰间玉带一束,显得他本就深邃的五官更添几分俊朗。 他不过大了元清正四岁,此时也只是十二岁出头,可是举止之间已经沉稳大气。与平西将军驻守西疆几年,到底是不同于京中公子那般白嫩。 他小麦色的肌肤看起来有些粗粝,眉目之间已经带了几分威严,鲜少有人敢直视。 “元大小姐、元二小姐,不才有礼了。” 作为平辈,元应嗣和元清正自然是立马站了起来,待卫厌箴行了礼,再向他行平礼。 “卫公子好。” “见过卫左庶长。” 卫厌箴眉头一挑,显然是没想到元清正消息这么快。 元清正悄悄对他翻了个白眼儿,见他嘴角含笑,这才撇开视线不去看他。 元振述职后回去便跟她说了,卫厌箴在西疆立下不少军功,太后有意拉拢,便论功行赏,让皇帝给个爵位封赏。 按照军功来算,左不过就那几个职位,听元振的口风,很容易就猜到了。 不过封赏的旨意是今天寿宴的时候来,所以也还没几个人知道。 “卫公子与堂妹今日穿得真是登对!” 元应嗣打趣笑道,花厅里人也不多,华氏才不怕人说闲话,也笑着打量着两个孩子。 巧的是,元清正今日穿的也是一件暗红色的衣裙,上身暗红色的小袄,用银色的丝线绣了一簇一簇山茶花,配上藏青色的裙子,整个人肉眼可见的稳重端庄多了。 “这山茶花极衬二小姐。” 卫厌箴赞道,正经模样逗得元清正拿绢子捂着嘴偷笑。 眼见两个人三年没见了,小动作不断,华氏便开口了。 “我还有事和雅婷商量,正儿回京这么久了第一次来,卫公子你带着正儿去园子里逛逛。” “恭敬不如从命。” “是。” 卫厌箴带着元清正出了大厅。出来贺寿,元清正只带了自己的大丫鬟甘草一个,而卫厌箴带的是自己随身的小厮叶元胡。 “你在西疆还好吗?” “你在北疆还好吗?” 一出口,两个人都愣住了。 身后的甘草和叶元胡也识趣地拉开了距离,远远地跟在后头。 元清正压住笑意,把玩着挂在腰间的陶响球,等他说话,却许久没见他再开口。 两人沿着园子转着,缓缓往后院的池子边去了,此处倒是清幽,四下也只有下人来往。 “我在北疆和父亲猎到不少紫貂,给你缝了个披风,原是打算你生辰那日予你的。但是你也知道,父亲述职后我们又要返程回北疆了,怕是赶不及,所以今日就带过来了。” 虽说两人书信从未断过,可是三年不见了,倒是与记忆中的彼此有了不少变化。 两人相差四岁,个子差得不是一点半点,卫厌箴俨然已经有一米六,元清正不过一米三的模样。 “我知你喜欢的挺多,也不知你最喜欢什么。西疆得的不少战利品,些许我自己搜罗的,都是些小玩意儿,一会儿你带回家去看。” 卫厌箴缓缓道,有意步伐迈小了,怕她小短腿跟不上。 元清正想着都是些什么小玩意儿,却见园子里一棵树上有一只指甲大的小虫子,伸手就要去抓。 “胡闹。” 卫厌箴下意识抓住了她的衣袖,将她的手扯了回来。 元清正瞪了他一眼,明白他的意思是不要抓虫子玩,心里暗忖真是管家公。 卫厌箴又悄摸从怀里掏出块玉牌,递给了她。 元清正看了一眼那玉牌,上面没有刻字,玉质温润,是上好的料子。 方方正正的一块,半点瑕疵也没有,少说也得上千两。 “拿着。” 元清正刚想开口说些什么,见他清冷的眉目,又说不出来了,便接过塞到了随身的荷包里。 “你不能待在京城吗?” 良久,卫厌箴又问了一句。元清正规规矩矩地站着,双手却在袖子揪着绢子玩。 闻言她看着卫厌箴银色的眼眸,笑眯眯地问了一句。 “那你不能待在京城吗?” “你……” “大少爷,厅里来人请了。” 叶元胡上来禀报。 “先去寿宴吧。” 卫厌箴终究没说什么,便向前厅去了。 元清正挑起眉头,也没多说什么,就跟上去了。 前厅里极是热闹,卫老夫人坐在堂上,接受一拨又一拨人的祝贺。 元振带着元川乌已经和华氏与元应嗣会合了,此时正在厅前等着元清正。 刚走到厅前,元清正和卫厌箴便看到一个约莫十岁多的小男孩,捧着一个安枕的玉如意,就奉了上去。 “祖母!祝您福如东海,寿比南山!这是孙儿的贺礼!” 卫老夫人的大丫鬟点香接过了玉如意,卫老夫人便满面笑意,将那男孩牵到跟前,慈爱地看着他。 “佑儿有心了,祖母知道你最有心,快先坐下吧。” 这边点梅将几人引进去,元振便带着家眷上前祝贺了。 “晚辈元振携家眷向老夫人见礼,恭祝寿星,福如东海,日月昌明。” “元将军有礼了,刚回京可有不惯?” 卫老夫人面上的皱纹笑得扯起,浑浊的眼中却不见笑意。 这不是元清正第一次见卫老夫人,但是记忆到底在三年间模糊了。 如今看来,卫老夫人面相寡淡,瓜子脸、细长的眉毛,生来是有几分刻薄之相的。 “京城里繁花似锦,无有不惯的。” 元振和卫老夫人往来了几句,卫老夫人便看向了元清正三人。 元应嗣带头领着元清正和元川乌上前,又给卫老夫人行了个大礼。 “好、好,这堂小姐和大公子都是往常里见过的。二小姐难得回来,去了北疆三年,瞧着更喜人了!” 到底是有婚约在身,元振自然是希望女儿得婆家欢心的,因此特地叮嘱让元清正带了卫老夫人喜爱的翡翠。 元清正便让甘草捧了礼盒,笑意盈盈道:“老夫人松鹤长春,春秋不老,古稀重新,欢乐远长。这是正儿一番心意,还望老夫人莫要嫌弃。” 见那碧莹莹的翡翠镯子,卫老夫人面上的笑也真切了几分。 元振带着几人入了座,元清正却没动。 卫厌箴上前站在元清正身边,规规矩矩地行礼拜见。 “孙儿拜见祖母,祖母福海寿山,北堂萱茂。” “好,坐罢。” 却见卫家老夫人面色淡淡的,并没有面对幼孙卫天佑时的慈爱热切,只是点了点头,就算是接受了卫厌箴的拜见。 叶元胡把贺礼递给了点香,卫老夫人也没看,就把身边的果子给卫天佑递了过去。 这态度,确定是你亲祖母吗? 元清正给卫厌箴使眼色,眼角余光瞟着他精致的侧脸,只见他满脸淡漠,甚至比卫老夫人还要公式化。 一旁的曲氏满意地看着元清正,微微点了点头,好歹有些眼色。 这准儿媳看出了卫老夫人不待见卫厌箴,那么大个人站在两个小丫头身后这么久,卫老夫人都没有吱声儿,就是想给他下脸子。 可是元清正并没有急着落座,而是静静站在一旁,等卫厌箴见了礼,才和他一同入座,就是明着告诉卫老夫人,卫厌箴和镇北将军府,到底是有婚约在的。 这样一来,卫老夫人好歹不敢恶言相向。 只华氏心下觉得不妥,曲氏膝下嫡子已长成,还这般庸懦,不是一个能护住儿子儿媳的好婆母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