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2/2)

好书推荐:

“儿臣参见父”</p>

“嗯,起来吧”</p>

“谢父皇”</p>

……</p>

“父皇,这是近几年来税收的变化及金银出入量,还有去年第三次人口普查记录人数……”</p>

“这是近十年来经济发展,每一年的峰值都有很大的变化,总体上呈现持续上涨”</p>

“……”</p>

……</p>

云轩轻微点头</p>

“嗯,皇儿做得很好”</p>

“父皇,儿臣听闻一些风声,不知?”</p>

“说”</p>

“父皇,从诏书颁布之后,民间议论纷纷,儿臣怕”</p>

……</p>

云轩闭着眼睛点头</p>

“朕知道了”</p>

“皇儿是在担心这件事情会不会有损皇家颜面及名誉吧?”</p>

“是的”</p>

“嗯,皇儿如此忧心,朕很是理解”</p>

……</p>

“皇儿,朕考你一个问题”</p>

“父皇请讲”</p>

“皇儿你觉得当一个国家下发一道诏令后,百姓议论纷纷好,还是百姓全部沉默好?”</p>

云景低头思索了一会儿后说道:“儿臣认为百姓议论为好”</p>

“理由?”</p>

“父皇,儿臣认为一个国家是由千千万万百姓组成的大家庭,最高掌权者是这个大家庭的引导者”</p>

“这位引导者的决定会关乎到这个大家庭的生死存亡”</p>

“当最高掌权者下达一道指令之时,百姓们看到后议论纷纷,指出其中的不足,并说出自己的观点”</p>

“掌权者仔细聆听这数千万百姓的民声,然后再经过慎重考虑做出最为正确的决定”</p>

……</p>

“反之,百姓们看到掌权者下达的指令,只是静静的看了一眼便默不作声,这是因为百姓已经对掌权者失去了最基本的信任”</p>

“因为掌权者所做的每一件事情,并未考虑到这个大家庭中每个人的感受及利益,他只考虑属于他的那一小部分”</p>

</p>

“一旦发生了这种事情,若再不及时亡羊补牢,恐怕悔之晚矣”</p>

“父皇曾经说过,水能载舟,亦能覆舟,……”</p>

……</p>

云轩点了点头</p>

“皇儿能看到此处,朕很是欣慰”</p>

“所以皇儿要永远的记住,民间讨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数千万百姓却没有任何人发出声音”</p>

““国”与“家”,两者互相依存,互为基础,一为大家,一为小家,一个大家是由千千万万个小家组成的”</p>

“有家才有国,没有了家,国犹如名存实亡,而家指的就是天下数千万百,国就是由这些百姓组成的”</p>

“就像如今的大炎王朝,若是没有了数千万百姓的支持,大炎只是一个空壳子,等待着更朝换代”</p>

“……”</p>

“汉朝时期有一位大儒,名为戴圣,这位大儒所做的文学之中有一篇文章极妙,名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p>

“皇儿还曾记得?”</p>

“回父皇,儿臣从小博览群书,这篇文章儿臣谨记于心”</p>

云轩点了点头</p>

“如此便好,如此便好啊”</p>

……</p>

“这段时间,全国各地锦衣卫传来不少消息,这些消息朕都一一看过”</p>

“朕知道,这一道诏书就犹如一个巨大的漩涡,谁也不确定会不会发生?哪怕是朕也一样”</p>

“但万事都需防患于未然,自大炎开启全民修炼开始,天地一直都在变,只是我们并没有感知罢了”</p>

“这片天地大到这颗星球,小到一颗尘埃,每分每秒都在变”</p>

“若是我们没有做出及时调整,等待我们的将又是一场灾难”</p>

“相比于这场灾难带来的损失,现在的调动并不算什么”</p>

……</p>

喜欢以三国为基,铸至高圣朝请大家收藏:()以三国为基,铸至高圣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