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文会现场(1/1)

好书推荐:

这一名学生,有些疑惑的看着手中的纸条。 但还是走出了房门。 看见房屋门口,确实有一个小木盒子,立在旁边。 旁边还有一面鲜红的小旗子。 于是他就遵照着孔元的吩咐,将纸条顺着缝隙塞了进去,而后插上小旗子。 虽然有些不明所以,但是这个学生,还是决定等一等,看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很快,一个身穿黄色衣服的人,驾着一辆马车路过此地,在这家宅邸门口停下。 不过他的马车可和普通的马车有些不一样。 马车比较小,里面几乎不能坐人,但跑得飞快。 这个青年身上黄色的衣服,还被印上了一个奇怪的标志。 标志上面有点像是一匹马,但是马耳朵却有点长。 又有点类似于驴,标志的下面还写了几个字。 “饱了吗外卖。” 这位学生不知道的是。 这就是江国帝都,最近兴起的外卖小哥啦。 只见这小哥,快速跳下马车。 拔下小旗放回原处,然后打开木盒取走了里面的纸条。 紧接着头也不回,继续往前边走去。 来去匆匆,犹如一阵风。 这名学生看的那是满脸疑惑。 回到房间。 “老师,您的那张纸条被一个身穿黄衣服的年轻人取走了。” 孔元满意的点了点头,便不再回答。 一炷香左右的功夫后,就听见有人敲门。 孔元此刻把早已准备好的餐费,交给自己的学生。 “你去门外,把这钱给他就行。” 这名学生再次拿着老师的钱走到屋外。 这一次,却不再是那名小哥。 而是另一名身穿黄色衣服的青年,手里拿着一个食盒,笑嘻嘻的说道。 “饱了吗外卖,为您服务,这是您的外卖,一共七钱银子。” 一脸懵逼的学生,数了数自己手上的七枚银币,正好是一钱一枚的银币。 把银子交给外卖小哥后,外卖小哥热情的说道。 “祝您用餐愉快,食盒和餐具,用完之后直接挂在木箱上面即可,我们一会会有人来收的,而后开开心心的去往下一家送餐。” 学生看着青年离开的模样,拎着食盒回到房屋之中。 此刻的孔元,才说道。“我们边吃边聊。” 打开食盒,里面却是被一层层的白卷包裹。 里面的碗盘露了出来,这个碗盘非常的独特。 比一般的碗盘要厚重很多,而且旁边还有一个小木塞。 几名学生把碗盘放在桌子上,打开盖子,热气腾腾的饭菜扑面而来。 一个学生看着碗盘上面突兀的木塞,有些奇怪的问道。 “为什么这个盘子如此奇怪?” 孔元这时候解释道。 “这个碗盘有两层,里面还有一层内壁。只要将开水灌入内壁,这样的话,即便是冬天,这个饭菜从饭店出来送到我们家,也是热气腾腾的。” 学生感慨道。“这个真是巧夺天工。” 孔元也是满意的,点了点头。 “这样我即便是不出门,不生火,随时随地,也能吃到热气腾腾的饭菜,甚为方便。” 几名学生吃过之后纷纷大加赞扬。 “这味道真是绝了。” “我也是头一次吃过这么,好吃的食物。” 孔元见几个弟子脸上的反应,问道。 “你们说说,来到江国的感受。” 一名学生思考片刻,放下筷子回答道。 “老师,这里和我们以前到过的地方,确实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 另一个学生也是点头赞同。 “确实,这里的人素质好像都很高啊,百姓被教化的很好,大街上好像连个叫花子都没看到,难道江国就这么富裕?” 这群学生以前和孔元也是去过很多地方,也领略了各地的风土人情。 每去一个地方,叫花子那都是常配。 唯独这个江国帝都是例外,见学生们讨论,孔元拿出了一壶酒,边饮边说道。 “世人都说百姓愚昧,不懂教化,然据我所知,这江国帝都的百姓,文化水平不比其他地方的人要高。” “很多百姓也都不认字,但这里的百姓,却比其他地方的百姓,更加的有教养,这是为何?” 几个学生听见孔元的提问,却没有一个能回答上来的。 孔元这时候抿了一口酒,有些感慨。 “老夫这几天在江国帝都游历,发现,这都是因为帝都五城兵马司,在大街上刷了很多的标语。” “这些标语,看似很粗俗,但是,却是对教化百姓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孔元说到这,表情也有些茫然,似乎遇到了一个非常难解的问题一般。还举了一个例子,说道。 “就比如说,有这么一条口号。随地尿尿者,死全家。” 几个学生听见这话,脸色变得有些古怪。 他们都是读书人,对于这样所谓的口号,更显鄙视。 孔元接着说道。 “这样的标语,看似粗鄙,但是对于老百姓来说,却是通俗易懂。” “没有那么多弯弯绕,久而久之,他们也就形成了不会随地大小便的习惯,这难道不是一种教化吗?” 这时候,一个学生立马反驳。 “老师,所谓教化万民,须遵守儒家礼法,岂能如此粗鄙。” 对于学生的反驳,孔元点点头。 “你说的不错,可是你想过没有?除了这个地方。 “大家都传用圣人之言,讲究三纲五常,教化百姓。” “但治理起来,反而不如这种粗鄙的标语,这却是为何。” 对于孔元先生的反问。 几个学生都是一脸的沉思。 确实,如老师所说,大家以前都讲仁义礼智信。 可是三纲五常已经讲了几百年,随地大小便之事,依然得不到改善。 可这一个粗鄙之言的地方,治理的反而很好。 他们来到这个地方,没有发现一个人,随地大小便,这就已经说明了问题。 这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他们想不明白。 又把渴望的目光投向老师,希望如智者般的老师,给出自己心中的答案。 孔元看着几个学生期盼的目光,也是微微摇了摇头。 “这个我也没想明白,这也是我为何要在江国举办文会的原因。” 时间一瞬。 张远今天盛装打扮了一下自己。 真是应了那一句话,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自己的头发被高月梳的那是一丝不苟,头戴冠带,身上的衣服更是讲究。 洁白无瑕,只有几个水墨文字,尽显风骨,不了解张远的人,光看这副打扮,还真以为是一个,公子世无双的才子呢。 此刻的张远和文武百官站在宫门口外,等着女帝。 “皇上驾到。” 一听见喊声,张远赶忙行礼,迎接圣驾。 女帝这回也是前簇后拥,宫女,太监带了一路,坐在轿子当中,表情严肃。 此次江国文会。女帝非常重视,自然要亲自参观。 看见张远这打扮,也是微微一愣。 看了看张元这一副人模狗样,露出一个笑容。 “张远,随朕去参加文会。” 张远点了点头,然后赶忙骑上快马,跟随在女帝旁边,与女帝随行。 女帝这时候微微歪过头,低声问道。 “你可有把握,夺得文会魁首。” 张远耸了耸鼻子。 “陛下,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我觉的吧,魁首没那么重要,这种文坛盛世,重在参与嘛。” 女帝白了他一眼,也不再搭理张远,朝着歪风广场浩浩荡荡而行。 很快,车马就在歪风广场停下。 此时的歪风广场已经聚集了不少的人。 而且大多数都是才子,秀才的打扮。 歪风广场台上台下,已经坐满了人,只等女帝的到来。 陈可言见女帝和百官到来,迈着小碎步,向女帝行礼。 “臣参见陛下。” 张远左右看了看四周情况,相比于夺得魁首,他更担心于安保问题。 他可没忘记自己的主业,特别是还有女帝同行的情况下,他更是不敢大意。 还好,在歪风广场的商铺里,方进和其他四个副指挥使,已经占领了高位,随时应对突发情况。 张远甚至看见了红绫,带领着暗羽卫在暗中保护。 “陈可言,一切都准备好了吗?” “陛下放心,一切皆已准备妥当。” 随后,女帝就在冯老的带领下,来到主位。 “我等见过女帝。” 孔元这时候,第一时间向女帝行礼。 女帝露出一丝笑容。 “孔先生,快快免礼,朕这次是来旁观的,希望没有打扰到先生。” “哪里,哪里,陛下,能来参加文会,足见陛下的仁爱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