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一章 打扫战场(1/1)

好书推荐:

打扫战场 被彻底收复的补充团二营一线阵地上,此时嘈杂一片。打扫战场,修复工事的官兵们在硝烟弥漫的战壕和弹坑中来来回回的穿梭。 在一场持续了快一个早晨的阵地拉锯战之后,这里已经是尸横遍地。由于双方都没有时间去打扫战场掩埋尸体,战死的日军士兵和国军官兵的尸体便层层叠叠的堆在战壕内外,有的弹坑干脆被数具纠缠在一起的尸体完全填平,一些战斗激烈的地方甚至可以看到尸体堆成的小山包,阵地上的泥土都被染成了醒目的红褐色。 就在这一小片山坡,双方战死的士兵就有几乎一个营的规模。 很多战壕被尸体填满,走在里面都找不到一处可以下脚的地方,战士们只好挑着里面屎黄色的踩。就算避开了尸体,脚底下也都是软绵绵的,那是已经被大量的血浆泡成烂泥的坑底泥土。 看起来鬼子被打疼了,暂时没有再冲的打算,齐恒带来的团直属部队便趁着这个间隙,紧锣密鼓的清理起战壕中的尸首,以便修复工事,应对接下来的战斗。 因为尸体实在太多,官兵们把战壕里那些土黄色的日军尸体扒出来后,先是搜走他们身上的零碎,然后就堆在几处被炸塌的战壕外侧,这样不仅可以节省很多挖坑的时间,这些尸体还能暂时充当挡子弹的沙袋,发挥一下最后的余热。而那些牺牲的战友则被运到了后面,尸体完整,并且能从胸章上辨认出身份的堆在一起,等负责记录的军官统计好名单后妥善掩埋。 一些胸章被硝烟或是血渍掩盖,一时辨认不出的则放在另一边,等战斗结束,看看其他部队有没有和二营兄弟相熟的,可以来帮忙认一下尸。而那些被炮弹或是手榴弹炸碎,只能从穿着上判断出是中国士兵的尸体碎块则找了几个弹坑就地掩埋,防止腐败。 在清理尸体的时候,还得小心有鬼子装死,不过团直属部队的战士们大都是老兵,在这方面不用多提醒,凡是看起来比较完整的鬼子尸体,他们动手前都会先来上几刀,确认死透了才去摸尸。 即便如此,也出了一点意外,有个鬼子伤兵看国军士兵打扫战场时十分谨慎,便决定在被刺死之前先下手为强,将一枚捡来的木柄手榴弹丢向了距离他七八米外的两个侦察连战士。好在这家伙受伤太重,高估了自己的体力,手榴弹只丢出三米就落地了,两个战士及时卧倒,并未受伤,倒是鬼子伤兵自己被弹片打成了筛子。 ,这是二营的祝营长!医护兵!!!” 就这样,还吊着一口气的二营长祝古盛被两个战士捡了回来。 同样幸运的还有二营四连连长王振杰,他和一个鬼子士兵对峙的时候,正好炮营对前沿阵地展开了炮击,一颗步兵炮炮弹落在他不远处,冲击波将他吹到了一处战壕里,头部受到撞击后昏了过去,被打扫战场的官兵们发现,很快送去了后方的医务所。 但四连的其他官兵就没有这么走运了,除了连长王振杰,第一批反攻部队全部牺牲,而且炮营紧随其后的一场炮击,让很多暴露在开阔地的官兵都没能留下完整的尸骸。 仅仅是简单处理阵地上的遗尸就花了好些时间,在清理完战壕里的尸体,修复好炸烂的工事后,阵地上的战士们终于有时间坐下来歇口气,点上一根烟,顺便解决一下午饭。 在战利品的处理上,补充团的规定比较严格,除了武器装备,贵重物品和文件材料,在鬼子身上发现的食物或者用品也不能归发现者所有,而是会以班为单位收上来,平均分配给参加了战斗的每一个人,这样对没有打扫战场的战士相对公平一点。当然,私藏的情况肯定是有的,上官有浩为此还专门整了一个纠察制度,如果有人私藏战利品,被其他人告发,全班一起受罚。再者,补充团的伙食比较好,而且军饷也是按时发放,久而久之,私藏战利品的情况便几乎不会出现了。 所以,从鬼子尸体上找到的武器弹药和防毒面具一类军用品被统一收集在了一起,等待后运,他们随身携带的干粮或者日用品便就地发放,都成了官兵们自己的收获。 战场上的硝烟久久不散,刺鼻的血腥味依然浓重,不过团直属部队的老兵们都习惯了这些,从鬼子背包里扒拉出的饼干,罐头之类的吃食都很快发到了官兵们手里,混着自己带来的干粮,战士们坐在战壕里,享用了一顿迟来的午饭。 感谢星耀四方大佬的1张月票 感谢子木子兮大佬的1张月票 感谢泰皇钟山氏大佬的2张月票 感谢大佬的6张月票 感谢星子石大佬的2张月票 感谢大佬的1张月票 感谢大佬的1张月票 感谢-db大佬的3张月票 感谢wydxg大佬的1张月票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8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