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1章不知香雾湿人须(1/2)
在杨修返程而归的时候,在汉中上庸一带的曹真则也陷入了困境之中。
汉中上庸一带,范围很广,但是经济并不发达,人口多数是集中在汉中南郑一带,而在上庸附近基本上都是丘陵山峦,虽说有汉水通达其中,但也不好走。
上庸的易守难攻之处,显然超过了曹军的预料。
对于曹军来说,或是对于整个的山东政治体系来说,是远远没有意识到,也没有详细考虑过在这么一些相对于比较不通畅的地区是要如何运作的,就像是历史上曹操拿下了汉中之后,做出的决定依旧是迁徙人口,挖空汉中。
难,就干脆放弃。
毕竟只要肯放弃,一切好商量。
相反,李典对于汉中上庸一带的认知,比曹真要更深刻。
驻守汉中,不能光守南郑,因为一旦让曹军进入了汉中盆地,自然就会很麻烦。
之前斐潜对于上庸之地的统治是相当薄弱的。
守汉中,不能在南郑守,也不能在上庸守。
这一方面是上庸之地本来就是人口基数相对较少,地方架构几乎为零,另外一方面则是张鲁期间对于政治生态的破坏实在是太过于严重了。
在乱世之中,原本政府应该负责的秩序荡然无存,就给了张鲁这样的地方灰色教派生存的空间。或许后世的人对于为什么会有迷信思想不能理解,但是实际上不管是什么时代的人,除了物质需求之外,还有精神上的需求,吃饱喝足之后,如果找不到什么寄托精神的地方,就容易被某些东西,某些人所引诱……
张鲁的政教合一,虽然在某些程度上可以很方便的进行统治,但是弊端非常多,其带来的效应就是很严重的愚民化。这比儒家还要更为凶残,毕竟是掩盖在神灵光辉之下,难以直视。就像是掩盖在自由之下的极度剥削,掩盖在集体之下的绝对顺从等等一样,有了一层外袍,总是会混淆一些人感知。
所以,李典就在汉中和上庸的交接之处驻守。
上庸山道难以通行不说,城池还相对分散,还不如以汉水为防御线,设置层层关卡,构筑坚厚的战略纵深,即便曹军都是百战精锐突破了节。
章节原是张则族人,后来张则倒台身亡,张氏族人便是作鸟兽散。张节便是改名为章节,投入申氏之下避祸。申耽觉得张节此人相貌堂堂,言辞犀利,多少有些学问,再加上申氏当时也很惶恐,总想着多一条路,于是就留下了张节。
『如今曹军受阻于木兰寨,张兄弟可有什么办法?』申耽也没有过多遮掩,径直问道。
张节家族败落,到了申氏此处避难。不觉得是自己家族之前站错了队伍,痴心妄想想要争权夺利失败后应受的责罚,而是觉得自己被抄家被剥夺了财富,是完全无辜的受害者,心中自然是对于斐潜,以及斐潜之下的政治集团充满了愤恨,平日里面没少指桑骂槐,含沙射影。如今听闻申耽询问此事,也是自然尽心尽力的为曹军思索谋划起来。
『恩主,此番曹丞相令曹子孝将军进军汉中,确实是千载良机,不容有失,』张节缓缓的说道,『李贼扼守木兰塞,看则像是固守要点,实际上是漏洞百出!』
『哦?』申耽来了精神,连忙追问道,『此言何解?』
『木兰寨可挡大军,却挡不住小队!』张节脸上露出了些冷笑来,『昔日售卖军货,若是都走木兰寨,岂不是半点都到不了山东去?』
申耽闻言,顿时一拍手掌,『哎呀,正是如此!』
不过片刻之后,申耽又有些迟疑的说道:『奈何这曹……曹子丹和要梁氐人交恶……这些山道,多半都在要梁氐人之下……』
张节笑道:『恩主多虑了。氐人多愚,不辨是非,只问金银……直便多许些好处,然后表示曹子丹将军杀要梁氐人王不过是因为其跋扈无礼,辱骂曹丞相云云,并非针对氐人之故,然后要另选要梁氐人之王,怕不无人急驱而来?』
申耽闻言大喜,『先生果然是智谋之士,此计大好!』
只要曹军打通了木兰塞,那么就去祸祸汉中去了,申氏也就可以跟在后面捡些便宜,不用像是当下这样没完没了的输送粮草……
至于是不是真的『此策大妙』,其实并不是那么重要。
……
……
曹军杀了不少氐人。
尸骨未寒。
如今在这样的情况下,还能找氐人帮忙?
张节拍着胸脯,表示一切包在他身上。
因为他知道,是非对错的观念,氐人其实是不具备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