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2章河里的石头(2/2)

好书推荐:

『地方琐碎小事,可以按例办理,』斐潜缓缓的说道,『被偷了,被打了,或是什么桉例,基本上都可以这么做……但若是提到这个层面来,就没有桉例可言了,就必须想,若不是我来想,就是士元你,要么就是子瑜,或是其他的人……』

『因为,是我们在领着其他人往前……』

庞统捏着下巴上的胡须,沉吟着。

斐潜瞄了庞统一眼,『怎么,觉得事情又多了一项?』

『哈哈,没有,没有……』庞统略微有些心虚的反驳着,『我只是在想,主公这么做,似乎有些深远之意啊……』

斐潜笑笑,然后微微抬起下巴,示意青龙寺,『深远么,倒也没有,就在这里……上古之时,何为官吏?先秦之时,又是何人为官?到了大汉当下,官吏又是怎么来的?官者,立于府衙之内,上传而下达,吏者,奔走于乡野之间,一言而使人也,若是不清楚这个「官吏」,亦或是说不清官吏,那么这个青龙寺正解之论,这程,也一样是规矩。

这才是青龙寺,也是郑玄一帮人应该做的事情。

结果呢?郑玄一开始的时候还有点样子,半道上被人一脚踹暗流里了,好不容易斐潜拉了一把将郑玄他扯了回来,一回头再看,郑玄又摸错了方向。

这可不是垄断,也不是一言堂,更不是孔子圣言一出,天下便是四海沸腾八荒震动!

重点还是方法,是如何找到『第一块的石头』!

上古的那猿猴,从历史长河当中摸出那块坚硬的石头,砸开了被狮子老虎财狼鬣狗遗弃的骨头,吃到了骨头当中的骨髓,随后才在人类的基因当中印下了脂肪的甜美,工具的使用……

周公在部落和国家的交替当中,找到了周礼这块石头,将部落一点点的敲打成为一个国家,使得华夏文明可以共通存留不分西岐东渔……

孔夫子在春秋战国之时,周游列国分石头,砸开了知识的壁垒,使得文明化的火光不仅仅局限在少部分人的手中,经学可以脱离神秘,『子不语怪力乱神』!

然后呢?

郑玄明明手里面有『石头』的,结果眼下事情一忙,心思一乱,就给扔了,现在重新聚集了一群人,却拿着不是石头,至少已经不是原先的那块石头了。

现在郑玄在做什么?

他反倒是将最原本的东西丢了……

学问。

学和问。

结果现在郑玄因为之前的事情,便是不许『问』了,只剩下『学』。

有疑问是很正常的,本身在解释疑问的过程当中,也是『学』的过程,就像是直尹监记录那些地方处理各项事务的档桉,其中必然有好的,有坏的,甚至是故意使坏的。

或许在一时之间无法分辨,但是只要抬高了,拉远了,其中的一些东西当然就可以推敲出来了,究竟是好是坏,或许不能一目了然,但是多少也能有个判断。

这就需要不断的去反复梳理,而不是今天定下一套模式,便是可以万世大吉,任何时候都拿出来用,结果出现了问题之后不是模式去适应人的变化,而是让人去适应模式的呆板,这不是本末倒置么?

可是偏偏郑玄就有了这样的苗头。

当然,斐潜也能理解。

毕竟之前的郑玄被一大堆人嘤嘤嗡嗡的烦得要死,然后得到了斐潜的点拨之后,便是明白过来,不能跟着这些苍蝇一路走,于是祭出了苍蝇拍,很是拍了几个叫得最响亮的,将原先那一拨混乱的叫唤声成功压制了下去。

然而华夏最经常出现的问题就随之而来……

『矫枉过正』。

因为有一颗老鼠屎,所以不仅是连锅都扔了,连带着做饭的两只手都要剁了……

可是问题呢,未必能够解决。

把眼睛蒙起来,把嘴堵上去,把手剁了,难道就能让问题自动消失了?

可偏偏就有人觉得这么做挺好!

一做就是上千年!

可是扔老鼠屎的,昨天可能是那个,今天或许就是这个。

下一锅的汤料粥米,依旧可能出问题。

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光顾着蒙眼堵嘴剁手有用么?

『三礼,非郑礼……』斐潜看着青龙寺,『周公之所礼,乃重于如何礼,而不是礼如何……所以这个问题就交给你们二人……主要还是子瑜你来做,士元负责协调……』

斐潜转头看着庞统,『山民过两天就到了,到时候……让他上台……郑公若是依旧不知应该怎么做,就让他先退下来好好想想再上去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