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1章买茶人(1/2)

好书推荐:

人生就是一场漫无止境的修行,然后到最后那一天的来临。

安定临泾的赵县令,赵疾同学,就觉得人生的修行真是的太痛苦了,漫漫无期一般,还不如及时行乐,今朝有酒今朝醉,哪管明天是不是散发弄扁舟。

赵疾同学的这个观念,其实和他的家庭,他的出身,他人生的经历相关的……

赵疾的父亲,是赵懿,又名赵壹。

赵懿年轻之时,体貌魁伟,须眉俊美,饱学诗书,自然有些恃才傲物。光和元年之时,作为郡县官吏,授郡上计,前往京师雒阳,旋即得到司空袁逢和河南尹羊陟的赏识,言谈奏对,无一不妥,加上气度不凡,一时间名噪京师,可谓是春风得意。

可惜的是,就在似乎大好的前程在眼前招手的时候,党锢之祸到来了。

因为抨击宦官的行为,在党锢之前是一种政治正确,而为了获取名望和较高的关注度,赵懿多次在太学和其他公开场合肆意评点,大加鞭挞宦官,自然是言语之中颇有得罪,比如说一些什么『舐痔结驷,正色徒行』的话语,当然令宦官恨得牙痒痒……

事发之后,宦官大肆搜捕,赵懿便几致于死,幸得友人相助,才从雒阳逃离出来,幸免于难之下,于是乎心气衰败,从此回归田园,谢绝朝廷征召,每日于家中与书画作伴,倒也颇有一番成就。

在这样的环境之下成长起来的赵疾,或多或少都受到了其父亲赵懿对于官场认知的影响。赵疾自幼聪颖,儿时有神童之誉,如果说没有什么太大的意外,那么作为赵疾还是很有可能少年得志,至少在他官宦之途当中,前半截会一番风顺,而后面的成就也有可能会高于他的父亲,甚至成为整个赵氏家族的顶梁柱。

但是,意外总是在不经意之间来临……

在赵疾出任郡中官吏的时候,西羌再一次叛乱了。

作为郡内官吏的赵疾,……

大汉为了平叛西羌,下拨了许多的粮草钱财,并且因为转运困难,便允许平叛的西军可以当地采买,而那九只羊便是算是采买的物资,只不过么,最终的数目让赵疾大吃一惊!

因为采买而来的羊不是九只,而是九千只!

所耗费的采买费用,是六百万钱!

『这……』赵疾找到了他的上司,『这数目不对啊……』

『怎么不对?是不是有采买羊羔?是不是全军分食?是不是军中上下皆欢悦?士气大振?当即便出军大胜而归?怎么不对?有什么错了?数目有什么问题?朝堂大军莫非就这一处?你怎么知道其余地方就没有羊只送去?难不成只允许你赵氏子运输,旁人就不能运羊了?你到是说说,究竟什么地方不对?』

赵疾当时年轻,一时没有多想,见到了上司声色俱厉,才明白过来,又见似乎一言不合,便是立刻翻脸的样子,赵疾作为秉承了他老子的优良传统,见势不妙立刻秒怂,绝对不死扛到底,便是转口承认上司说的都对,一切都很合理,只是这一只羊才不到七百钱,价格这个数目有些便宜得不合常理,如今边境战乱,这价格自然也是水涨船高……

上司欣然大喜,原来是这个数目不合理,『不错,不错,倒是某疏忽了,这羊价么,平日里面五六百钱,这战事一来,可不是要往上翻一番,一千二百钱!算了,凑个整数,一千五百钱如何?』

上司开心了。

后来赵疾不仅得到了一个『明晓事理,通达民情,勇于任事,敢于担当』的评语,还获得了十镒黄金的奖励,甚至得到了张温的亲自接见,口头表扬……

再往后,赵疾才听闻一个消息,张温的三公之位,是花了一千万钱买来的,当然,收钱的不是别人,正是刘宏。当听到这个事情之后,赵疾觉得心中似乎有什么东西破裂崩塌了,随后赵疾才想明白,为什么董卓在张温面前那么的跋扈,多半是因为董卓看不起张温。相同的,张温也看不起董卓,张温对于董卓的容忍,不过是因为董卓确实能打而已。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赵疾表现的符合张温的要求,还是什么其他的原因,赵疾随后被补上了郡内从事的位置,这也代表着他从一介良民,正是的进入了官途,在担任郡县从事的过程中,赵疾兢兢业业,兴市坊、修水利、鼓励农事,甚至于在西羌暴乱的背景中,他迁移城外的居民,实行了坚壁清野之策,在后来战斗之中,还利用当地的地势,率领军队击退过一小股的西羌乱军,于是赵疾再一次的得到了大大的赞扬。

不过后来张温因为未能及时的平叛,而被罢免,原本允诺给赵疾的功勋,随着新领导的前来,也就成为了泡影。

在往后么……

匆匆而来的仆从打断了赵疾的回忆,旋即说出的事情让赵疾眉头微微皱起。

『来人,更衣!传令,升堂!』

临泾之中,多了一些新的面孔。

农学士,工学士,巡检……

这些家伙很是令人烦恼。

在大汉多数时候,县令和太守的工作其实基本上凭良心的,愿意辛劳的,便是辛辛苦苦一日都不会有什么空闲,而愿意偷懒的,便是全部丢给县丞做一个甩手掌柜也没什么不可以。赵疾么,在这两者之间,不算是特别勤奋,也不算是特别懒,算是不好不坏。

只不过在农学士工学士和巡检老兵前来了之后,给赵疾带来了一些额外的工作量。

就像是今天。

原本临泾城中,有些游侠,后来因为某种原因,这些游侠要么逃了,要么改邪归正了,而这些游侠的缺失,却使得市场之中的一些地痞恶霸没有了忌惮,在骠骑之下的巡检还未到来的之前,难免有做一些出格的事情来,而这些事情,又在巡检来临了之后,渐渐的被苦主揭发举报,自然就使得赵疾的工作量无形当中被提升了不少……

春秋战国,先秦之时,有巡检么?

没有罢。

那么春秋战国之时,那些过年就不能过活了?

也不曾罢。

哎,真是麻烦……

这就是赵疾对于巡检等人的印象,只不过在表面上,赵疾秉承了士林子弟的优势,温文尔雅笑容可掬,永远别想从他的脸上,看清楚他内心实际上在想着一些什么。

赵疾治理县城,用的乃是堂堂的儒家之法,经济固然要有发展,但他更加在乎的,是城中氛围的和谐,中庸之道。

这个非常重要。

至于什么断案的清明,一般百姓的教化,鳏寡孤独有所养等等,需要在和谐中庸这个重要的条件之下,不可僭越。

赵疾原本天资还算是聪颖,又经过了官场颠簸、世情打磨,自然有了自己成熟的观念体系,圆融于儒学,融汇于世故。

『巡检辛苦了……』赵疾笑眯眯的说道,然后转向了堂下的跪着的一名小吏,脸色渐渐变得严峻,『此等不法之徒,若不是巡检心细,怕不是就被其逃脱了!』

『小的冤枉啊!』小吏在地上连连叩首,涕泪齐下,『小的不知究竟是何处得罪了巡检,故而被……』

『大胆!』赵疾喝道,『依汝之意,竟是巡检诬陷于你不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