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又一颗好苗子(1/1)

冷仙蕙彻底完了。 谢昭走时,冷倾欢请求留下与冷仙蕙叙旧,他应允了。 才走出殿门,谢昭便听到身后传来了冷仙蕙的惨叫声,凄厉骇人。 他面色淡定的离开。 养心殿,前去查抄相府的官员已经在等候了。 见谢昭进来,立即俯首跪地:“臣等拜见陛下!” “起来吧。” 小喜子端来一盏清茶,谢昭喝了两口,道:“说吧,相府查抄的结果如何。” 谢含璋出列,将账本递给小喜子上呈皇帝:“陛下,刑部与禁卫军查抄相府,所有珍器珠宝,加起来共得三千五百万两白银。” “此外,臣等之所以如此顺利查抄清楚,相府妾室等人出力不少,庶人冷光宗供奉邪物,早就丧心病狂,与其女冷仙蕙,残杀亲生骨肉为食。” 谢昭看了几眼账本上的东西,其中最显眼就是那尊纯金打造的圣人像。 听罢谢含璋的话,谢昭合上账本,怅叹一声:“都是些可怜人,冷光宗巫蛊一事,她们也是受害者,让太后下旨补偿一些,由她们各自归去吧。” “陛下仁慈。” 谢含璋退下,刑部的人上前道:“陛下,相府一事证据确凿,兵部侍郎与户部尚书一案臣也不负圣命,证据已经收集齐全,请陛下过目。” 这大事,真是一件跟着一件,连给人喘气的机会都没有。 谢昭早就清楚这些证据,粗略看完后,他脸上平静的很,但他越是这样,底下的臣子,心里便越是紧张。 “兵部侍郎与户部尚书,斩首示众,查抄家产,归于国库,至于其他人,全部流放浮石州修葺城墙,四代之内,不得科举。” 谢昭轻描淡写的定下处罚,一丝思索也无,刑部尚书心底寒颤,拜服道:“陛下圣心仁厚!” 兵部侍郎与户部尚书首恶被诛杀,与之较为亲近的几位大臣,也受了连累,被摘了官帽,按所犯过错轻重,处罚不尽相同。 一时间,朝堂又空出了一大批位置。 谢昭心中早有看好的人,立即将那些人安到合适的位置上去。 暂且如此稳下,官员们退下。 高王忙里偷闲,听完底下人传来的关于冷家的丑事后,这位傲气的老王爷,直接一脚踹到了一旁的柱子上。 “天杀的混账王八蛋!亏他冷光宗平日里总把圣人言挂在嘴边,读了那么圣贤书,简直全都扔进了臭水沟子里,一团肮脏物!” “他连自己的亲生骨肉都能毫不犹豫的下手,可见此人心中并无一点怜悯之心,若非陛下敏锐聪慧,待他继续胡作非为下去,日后指不定还会做出什么大逆不道的事!” 高王心里气得不停拍打着厚实的柱子,对冷光宗从里到外,从头到脚,每一根毛发都没有放过,骂了一个彻彻底底。 一旁的侍从十分有眼力见,立即端了茶过来,高王拿起来猛喝了两口,有些干涩的嗓子舒坦了些,他精神抖擞:“冷光宗做出这样的丧尽天良的丑事,陛下要将其刻碑成书,供世人瞻仰,本王一定要好好写一篇文章出来!” 高王真的精力十足,行动力极快。 在科举改革这种百忙之中,毫不费力的一口气写出一篇言辞犀利,针砭入骨的记文,哦,他怕老百姓看不懂,还特意找了爱玩乐的代王几个,让他们根据他这篇记文,改编成戏剧与说书,务必要让天下目不识丁的人都见识一下冷光宗这位类人的生物! 论诗词歌赋,宗室之中,无人可与高王相比,可要比世俗玩乐,代王算是其中翘楚,最主要的是,人家玩归玩,闹归闹,可从来没碰半点底线,结交的朋友也都是同样的类型。 高王看在这个弟弟听话懂事的份上,不介意给他在谢昭面前亮亮相。 代王自小就跟着高王,他脑子是不怎么聪明,但又不傻,如何不明白高王此番好意,顿时感动的一塌糊涂,抱着高王哭的跟个孩子一样。 高王跟代王的动作快得很,才三天的时间,谢昭就听闻了外头市井间对冷光宗等人的议论。 谢昭召来高王与代王,温言和气道:“两位王叔对侄儿和大周如此爱护忠心,侄儿不知道该如何感谢才好。” 代王胆子有些小,对谢昭有些发怵,闭着嘴不敢多话,高王就不同了,他看谢昭的眼神,简直冒着腾腾的火焰。 “陛下言重了!这都是臣等该做的事!冷光宗一事多少也有臣等的疏忽,才让他心怀豹子胆,敢对陛下行巫蛊之事。” 谢昭一直知道,自打高王入朝为他办事以来,底下传话的人都说高王十分积极,热情似火,恨不得连吃带住的留在衙门中,与旁人言语不到三句,就要把他这个皇帝拉出夸一遍。 他一开始还觉得是高王奉承,现在瞧见高王眼底兴奋激动的神色,谢昭为自己对这位王叔的猜疑,略愧疚了一下下,随即笑意更浓:“这也怪不得王叔,满朝文武都未能发觉,是冷光宗隐藏的太好。” 他说罢,去看低头沉默的代王,再次把声音放缓了些:“朕听了外面代王叔着人改编的戏剧与说书,词曲通俗易懂,又十分抓耳,没想到代王叔也是个隐藏的高人啊。” 代王听得出,谢昭这话是真心实意的夸奖,一把年纪了,被一个小辈夸奖,他这颗心竟然激动的难以遏制。 他强迫自己压住面对皇帝的紧张,抬头飞快的看了眼谢昭,声音有些紧道:“不过是些上不得台面的东西,陛下谬赞了。” 谢昭不赞同的笑了一下:“代王叔此言差矣,这雅有雅的妙,俗有俗的好,只是各自喜好不同,代王叔能够将这俗,写的别有韵味,也是一种难得的能力,如何算是谬赞。” “正好,朕这里就缺一个代王叔这样的人才。” 话题跳的有点快,代王愣了愣。 谢昭转而朝高王道:“科举改革一事,上层有高王叔与诸位大人,下层却缺一个主事的,百姓识字不多,对于朝堂许多政令不得其解,易被人利用,代王叔正好借说书戏剧,从另一面向百姓们解释一下科举改革的深意与益处,双管其下,事半功倍。” 高王也着实没想到代王的能力还能用在正事上,他看了眼傻愣愣的代王,拽了一下他的袖子,代王回神,忙跪地道:“陛下隆恩,臣不胜惶恐。” 谢昭亲自扶起他,“代王叔不必如此,你若有不懂的地方,找高王叔就是了,待此事办妥,朕另有厚赏安排代王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