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调兵遣将(1/1)
李世民并没有当场接受执失思力的投降,而是转头朝百官问道。 “众爱卿,你们说我们接不接受颉利可汗的投降啊?” 很快,朝中百官接二连三走出来。 “陛下,颉利可汗臣服于我大唐,臣认为应当接受。” “至此,我大唐可在东突厥设都护,彻底解决北方战事。” “我大唐军队所向披靡,威震四方,有了突利可汗和颉利可汗投降的先例,其余部落岂不是望风而降。” “” 得到的回答,果然不出李世民所料,超过九成官员的官员都赞成接受东突厥投降。 东突厥投降,也意味着战斗的结束,大唐也不需再征伐。 同时也震慑住周边的国家,让他们不敢轻易骚扰大唐边疆百姓。 “这帮人的目光,和王爱卿相比,还是短浅了。”李世民在心底叹了一口气。 既然百官都如此说,李世民也接着演戏。 “既然如此,朕便接受颉利可汗的投降!”李世民也不含糊,当众同意。 执失思力脸色一喜,他重重地磕了一个头,大声说道。 “罪臣执失思力,代我们的可汗,谢过唐皇!” 收下执失思力递交的认罪书后,李世民看了文臣一列,当即下诏令。 “唐俭、安修仁,朕命你们持节前往铁山抚慰。” 鸿胪卿唐俭和将军安修仁一齐出班,齐声说道。 “臣尊令!” 朝会过后,李世民大摆宴席,宴请百官和执失思力。 既庆祝大唐的胜利,也欢迎草原十八部的归降。 可以说这场秀,做的很大,不知情的百官相当的配合。 就连久不露面的太上皇也出来了,他时隔多年对李世民说了第一句话。 “老二,干得不错。” 就是这么一句简单的夸赞,让李世民欣喜地潸然泪下。 宴席上,百官也很给面子太上皇李渊,各种马屁拍个不停,逗得李渊哈哈大笑。 宴会开始不久,李渊就喝的酩酊大醉,被侍卫送回去了。 “执失思力,距离上次的渭水之盟,过去不足四年,没想到这次相见,竟是这种方式。” 李世民笑眯眯地看着执失思力,露出耐人寻味表情。 “唐皇,我们的可汗也为之前的过错,感到羞愧。” “以后我草原十八部在唐皇的治下,一定能其乐融融。” 执失思力说完后,举着酒杯一口喝下。 长孙无忌和房玄龄等人相视一笑,嘴角带着几分嘲笑。 在他们觥筹交错之时,四匹快马带着李世民的密令,快速往白道方向赶去。 为了给李靖腾出调兵遣将的时间,李世民变着各种花招,招待执失思力。 甚至还把王剪的御用大厨花姐,都请过来做菜。 一道道美味的食物,让迫切想返回铁山的执失思力,也沦陷了。 接连两天,执失思力都沉浸在享乐中,丝毫不提返回铁山。 直到同行的人焦急地提醒执失思力,这才让他醒悟过来。 于是执失思力再次找上李世民,并提出辞行。 “唐皇,我该回铁山向颉利可汗汇报,不然可汗该着急了。” “行,我让大唐使者跟你一起去铁山吧。”李世民知道不能再拖了,只能点头同意。 如果执失思力迟迟未归,生性多疑的颉利可汗便会警惕。 能拖两天时间,也足够李靖调兵遣将,完成作战部署。 “谢唐皇。”执失思力松了一口气。 中午,鸿胪卿唐俭和将军安修仁一行人,随执失思力急匆匆地离开了长安。 等他们回到铁山时,已经是四天后了。 看到李世民派来唐使,颉利可汗高兴不已,他知道唐皇中计了。 于是兴奋的颉利可汗,连忙下令用最高礼遇招待使者。 殊不知,他们已经落入唐军的包围圈。 离铁山200里外的一处大山里,驻扎着一片营帐。 几个传令兵正给李靖汇报各路大军的情况。 “禀告李总管,李绩将军已率两千精骑,四千精锐步卒,到达碛口埋伏。” 碛口属于重要的交通咽喉,是颉利可汗从铁山北逃大漠的交通要道。 李绩的这次埋伏,和在白道埋伏一样,都是切断突厥后路的作用。 “禀告李总管,李道宗将军、柴绍将军、薛万彻已拦截住其余支援颉利可汗的突厥大军。” “恒安道行军总管卫孝杰,也率大军西挺,攻打突厥其余部落。” 听到各路大军完全按照他的作战部署执行,李靖开心地拍着大腿说道。 “太好了,绞杀颉利可汗的时候到了!” 前几天,李靖收到长安城送来的密令。 得知陛下假意接受东突厥的投降,只是为了迷惑颉利可汗,不让他继续北逃。 陛下还要求李靖,一定要消灭东突厥的有生力量。 密令的最后,陛下附上王剪为他们所写的一首诗,名为《出塞》。” 当李靖把诗朗诵给全军听时,所有人都激动地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尤其是这两句,让他们胸中豪气冲天,恨不得马上灭掉东突厥。 有了李世民的指示,李靖心里的顾虑全都放下了。 他开始调兵遣将,一方面让各路大军阻击前来支援的突厥部落,另一方面从几路大军调集了大部分骑兵。 他现在手上可用骑兵,高达一万五千余骑。 李靖走到行军地图前,皱着眉头沉思起来。 过了半刻钟,他才回过神来,并对行军副总管张公谨下令道。 “张公谨,今夜我亲率一万五千骑兵向铁山逼近,明日傍晚突袭颉利可汗。” “你率一万步卒快速跟上,让所有将士带上三日口粮,轻装上阵,我们一战定乾坤!” “好,我下午开始率军启程,尽可能率大军急行军跟上你。”张公谨点头说道。 步卒的行军速度比骑兵慢的多,即便轻装上阵急行军,最快也要一天半的时间才能赶到铁山。 因此张公谨只能先一步出发,才能把时间补上来。 接下来,两位正副行军总管又商量作战的具体细节问题,过了许久,张公谨才脸色凝重地离开主帅牙帐。 “来人,把苏定方、薛仁贵、王定泰、许虎四人叫过来。”牙帐里,李靖的声音传了出来。 “是,将军。” 牙帐外的亲兵应了一声,马上跑去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