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杜如晦之殇(1/1)
“二郎,高明这段时间读书提不起兴致,我估摸也是因为王剪被罢官。” “丽质也是,她不止一次问我,王剪什么时候重新被启用。” 长孙无垢说话的时候,一双温柔的眼睛一直看着李世民,脸上也带着娇羞的表情。 他们夫妻二人在一起十余年,早已心意相通,彼此间一个眼神和动作,都能知道对方在想什么。 “观音婢放心,我不会让王剪这个大才闲太久。”李世民抓起长孙无垢的柔荑,轻声说道。 观音婢深明大义,不会轻易干涉朝政的事,这次竟然费尽苦心为王剪说话。 这里面固然有李承乾和李丽质的原因,最主要的还是观音婢看中王剪这个准驸马了。 “二哥,右仆射的身体,现在如何了?”长孙无垢把头贴在李世民的胸口上,关切地问道。 朝堂上的不平静,就连后宫也有所波及。 一帮和李氏皇族沾亲带故的大臣,不断登门游走于嫔妃背后的家族,想让她们在陛下耳边吹吹枕边风。 就连远在绛州的舅舅高士廉,也给她和长孙无忌写了一封信。 信中所写,高士廉既感伤年岁已高,又充满对他们兄妹的想念。 聪慧的长孙无垢,又怎么会不清楚舅舅的心思呢,只是她有她的难处。 “哎,恐怕时日无多了。”李世民重重地叹了一口气。 现在杜如晦就剩半条命在那里吊着,这几天东西一点吃不下,整个人瘦的仅剩一具骨架。 时间来到五月初,一句流言引爆朝堂。 “右仆射快不行了!” 一时间朝廷震动,百官心思各异。 “混账,是谁传出谣言!” “李君羡,你给我彻查,传出谣言者重罚!” 李世民非常生气,就连桌子都被他给掀翻了。 这帮朝臣斗的越来越过火了,也一次次触碰到李世民的底线。 朝廷中暗流涌动,而王剪每天过着咸鱼的生活。 番薯移苗已经完成,王剪现在每天睡到日晒三更才去屯田司,去到那边也是跟何伦妥在喝茶聊天。 “王兄,右仆射现在身体究竟如何,你那边可打探到什么消息?”何伦妥一脸八卦地问道。 “何兄,一群三四品的大佬在争斗,你就别瞎掺和这件事,免得惹火烧身。”王剪没搭理他。 前两日他和房玄龄去探望杜如晦,情况和流言说的一样,杜如晦的身体很差。 “王兄,这段时间你没有上朝,你可能不知道,朝堂上的争斗越来越激烈了。”何伦妥一脸后怕。 他作为一个看戏的人,都觉得触目惊心。 “何兄,我都被罢官了,朝廷的事你们操心去吧。”王剪摇着头站起来,接着说道“到点下值,我先回去了。” 王剪每日和房玄龄论政务,知道的内幕怎么可能比何伦妥少呢。 现在关键时期,话不能乱说,不然饶是他深受李世民的欣赏,也会出事。 五月初三。 今日朝会刚举行一半,王德忽然凑到李世民耳边说悄悄话。 李世民脸色大喜,直接说了一句退朝,随后脚步急匆匆地离开太极殿。 朝中百官一脸雾水,不知道何事让陛下这么开心。 甘露殿内。 去终南山一个多月的牛进达,终于回来了。 “陛下,行不辱命,末将把孙神医请来长安了。”牛进达单膝跪地,朝李世民恭敬地抱拳行礼。 在他身旁,站着一位精神矍铄的半百老者。 “牛爱卿辛苦了。”李世民满脸激动地点了点头,言语里满是宽慰。 没想到在这个危急时刻,牛进达竟然把孙思邈带到长安。 “孙神医,一路舟车劳顿辛苦了!”李世民走到孙思邈的跟前,带着几分歉意说道“本该让你歇息一晚,只是右仆射现在情况危急,还请你先去医治一番。” 李世民说完后,竟然给孙思邈躬身行了一个礼。 “陛下,万万不可。”牛进达和孙思邈一齐出声。 对于李世民这样的仁君,孙思邈也深受感动,于是连忙说道。 “陛下,事不宜迟,我们现在去看看吧。” 杜如晦府邸。 孙思邈看到病床上的杜如晦,面容枯黄,双腿肿胀,出气比进气还要多。 他的脸色陡然大变。 经过一番把脉和询诊后,孙思邈站起身,摇着头对李世民说道。 “陛下,右仆射已灯枯油尽,如果早个两年医治,兴许还有机会。” “现在这种情况,老朽也无能为力。” 听到孙思邈的话,李世民脚步一个踉跄,脸上露出几分悲苦。 而杜构和杜荷几兄弟,则无力地跪倒在病榻边,哭的撕心裂肺。 最后的机会破灭了! 如今大唐,还有谁能救他们的父亲? 李世民身后,房玄龄和魏征等人,同样心痛不已,没想到就连孙思邈也没有办法。 “孙神医,他还有多久活头?”李世民语气颤抖地问道。 “快则三日,慢则七日,尽早准备后事吧。”孙思邈摇着头,可惜地说道。 这个右仆射之所以病的这么重,除了长时间嗜酒,吃的药也有问题。 御医开的药从病情上看没有错,一开始确实能缓解他的病情,可是药三分毒,日积月累之下,反而拖垮他的身体。 不过这些话不他会说出去,不然一帮无辜的御医,恐怕因此而人头落地。 “多谢孙神医。”李世民再一次朝他拱手,随后对牛进达说道“你带孙神医下去,好好招待。” “陛下,草民告退。”孙思邈行礼后,跟着牛进达走了。 孙思邈的话,让房间里的温度一下冷了下来,所有人都沉默不语。 “咳咳,扶我起来!”杜如晦剧烈咳嗽几声后,语气虚弱地说道。 一旁,杜构和杜荷连忙把父亲扶起来,让他靠在床边。 杜如晦瘦的眼窝都深陷进去,可一双眼睛依旧深邃。 “你们出去吧,我有话跟陛下说。”杜如晦吃力地摆着手,说话十分艰难。 等所有人都出去后,李世民连忙坐到床榻上,扶着随时要倒下来的杜如晦。 “杜爱卿,躺着说吧。”李世民心疼地说道。 杜如晦缓缓摇头,他怕一躺下去,再也没有坐起来的力气。 “陛下,我死后尚书右仆射一职,可让兵部尚书李靖担任。” “他在军中威望太高,长久在外带兵恐怕会出问题,不如把他留在长安。” “吏部尚书考察百官,非公正廉明与忠直之人不可担任,老臣认为戴胄和高士廉均合适。 ” 看到杜如晦临死前,仍然为他着想,李世民感动的痛哭流涕。 “呼呼~” 杜如晦大喘着气,他紧紧抓着李世民的手,表情凝重地说道。 “陛下,王剪此子是个治国能臣,而且为人纯善,对陛下和太子忠心耿耿,可担大任。” “也因为他年轻和性子直率,有时候做事不拘小节,陛下要多容忍。” 杜如晦虽然卧病在床,朝廷上下的大事,也有人专门跟他汇报。 得知王剪被罢官,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克明,朕知道。”李世民握着他干瘦的手,含泪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