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没想到吧程处默也晋级了(1/1)
程处亮和程处弼两兄弟,害羞地捂住眼睛。 他们大哥现在的表现实在差劲。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程处默的脑子里一片空白。 看到周边的人都陆续写完了,而他迟迟没有灵感,额头上急出了一层汗。 高台上,尉迟恭看到程处默的表现,大笑着嘲讽程咬金。 “程大脸,贵公子怎么还不写诗,是准备憋一首名诗出来吗?” “哈哈哈哈。” 身旁一众大臣,纷纷掩面偷笑。 程咬金黑着脸,当他抬起头看到程处默终于拿起笔在写时,他激动地一拍大腿。 “黑炭头你快看,俺老程的麒麟儿已经在写了!” 看到程处默没有交白卷,程咬金终于放心下来。 “老匹夫,一炷香的时间快过去了,处默不会在乱写字吧?”尉迟恭有些吃味。 这两个老家伙,肆无忌惮地在台上吵嘴,也不怕丢人。 李世民没工夫搭理他们,他见到王剪早早地放下笔,在那里闭目养神起来。 心里有些期待王剪的作出的诗篇。 随着记录时间的香燃尽,礼部郎中从一侧走了出来,只见他走到台前高声喊道。 “时间到,停笔!” 所有人第一时间把笔放了下去,站在原位上不动。 一群禁军快速地把桌上的纸张收起来,随后交到后台的评分处。 孔颖达,虞世南,褚亮作为评分主管,早就迫不及待了。 诗卷上只有号牌没有名字,也不怕他们徇私舞弊。 他们看了二十来张诗卷后,火热的心一下冷了不少。 大部分都是丁等下。 他们三人交换了一下眼神,只能硬着头皮往下打分。 看到句子平仄通顺的,他们直接打乙等下,稍稍带些意境的诗,反手就是一个乙等上。 孔颖达看到第666号诗卷时,看到上面难看的字,气的差点丢到一旁。 可责任心还是让他坚持看看,毕竟关涉到考生的命运。 没想到仅看第一句诗,就让他眼睛猛地一亮。 孔颖达连忙放下打分的笔,双手举起诗卷,一脸激动地对身旁的虞世南和褚亮说。 “虞公,褚公,我发现了一首极佳的诗,名字叫做《春江花月夜》!” 虞世南和褚亮看了一堆狗屎,心情极其糟糕。 听到孔颖达的话,也纷纷放下笔。 “孔兄,快念来听听!” 孔颖达点了点头,举起诗卷声情并茂地朗诵起来。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一诗念完,三人一下愣住了。 “好!此诗当评甲等上!”虞世南和褚亮拍手叫好。 孔颖达一脸激动地点了点头,随后把纸铺在桌子上,郑重地写上甲等上三个龙飞凤舞的大字。 本次诗会的第一个甲等上出现了。 后台传来激动的大笑声,把高台上李世民等人都惊动了。 “这帮家伙不知道搞什么鬼,评分慢悠悠的,还有时间笑。”程咬金等的异常焦虑。 “程大脸别期待了,处默那孩子准第一轮被淘汰掉。”尉迟恭瞥了程咬金一眼,继续出口打击。 又过了小半刻的时间,礼部郎中终于出来宣布结果。 他站在台前高声喊道“被念到号牌的,原地不动,没被念到号牌的,即刻退出考场。” “007、038666、7281320。” 随着晋级的号码念完,上千没被念到号牌的人,脸色一片沮丧。 他们退出考场后并未离去,而是待在外围继续观摩。 晋级的人群里,王剪,长孙冲,杜荷,崔神基,陈伦,刘子君赫然在列。 而且在最中心处,还有一个意想不到的人程处默! 没错,程处默也晋级了! 而他晋级的原因,是他记起王剪无意说的一句诗。 “夏日炎炎正好眠,秋去冬来又一年。” 程处默大聪明把这句诗改了一下,又补了两句。 “春雨绵绵好睡眠,秋去东来又一年。” “过了一年又一年,希望每年太平年。” 这首诗是虞世南评的,评了个乙等上。 虽然整首诗不那么好,诗词倒是平仄通顺朗朗上口。 “哈哈哈哈!”高台上,程咬金高兴地连拍大腿。 他扯着尉迟恭的胳膊,一脸得意地说“黑炭头,你个老东西有眼不识泰山,吾麒麟儿晋级了!” “哼~”尉迟恭吃瘪,表情像吃了苍蝇一样难受。 不怕自己的儿子浑,就怕浑球的儿子变聪明。 “知节,士别三日当吴下阿蒙,处默这孩子有长进。”李世民也颔首夸赞。 “都是陛下给机会,让他在打井司历练,学了一点东西。”程咬金恭贺着说道。 他心底也暗暗好奇。 程处默那狗日的究竟作了什么诗,竟然能混进第二轮。 难不成祖宗显灵了,保佑程处默夺得魁首! 想到这里,程咬金对程处默的期待,陡然大增起来。 围观的人群里。 “太牛了,大哥晋级了!” 程处亮和程处弼两兄弟,激动地大喊大叫。 “程处默这混球,难不成背着我偷偷挑灯苦读?” 尉迟宝琪黑着脸,心里腹诽起来。 他想起程处默往日的种种行为举止,对他的猜测越来越相信。 “好你个程处默,说好一起当武夫,你竟然想着文武兼备!” “不行,回去以后我也要认真苦读才行,不能比程处默差!” 尉迟宝琪给自己脑补,整个人忽然间充满了斗志。 礼部郎中接着宣布第二轮的题目。 “第二轮以‘咏史’为题,作诗时间同样是一炷香的功夫! 听到这个题,高台上的李承乾和台下的王剪同时愣了一下。 没想到第二轮换题了。 原来定的主题是春、雨、花,现在第二轮变成了咏史。 李承乾担心地看着王剪,生怕他做不出诗来。 不过这难不倒王剪,只是要多花些时间来回忆罢了。 高台上,孔颖达也拿着《春江花月夜》来到李世民跟前。 “陛下,此诗为第一轮魁首,水平远超其他诗。” “噢?呈上来看看。”李世民身子猛地坐直。 王德把诗拿上来后,他开始迫不及待地看起来。 “这字”李世民第一眼看去,眉头就皱了起来。 字写的这么差,作出来的诗能好到哪里去。 在他左右两侧,长孙无忌和房玄龄也凑了过来。 “叫三岁稚童来写,也比这上面的字写得好看吧。”长孙无忌看了一眼,就没了兴趣。 房玄龄看到字的第一眼,就认出是王剪写的,别的读书人可写不出这么难看的字。 孔颖达拱手说道“陛下,这位666号选手写的字虽差,可诗作的极佳!” 李世民将信将疑地把诗看完。 一盏茶的功夫。 “好诗!”李世民猛地一拍桌子。 这首诗和王爱卿作的诗,水平不相上下。 如果这首诗不是王爱卿作的,恐怕他会多一个强劲的对手。 李世民心底的疑惑更甚,能做出这等神诗而字写的一塌糊涂的,究竟是何许人也! 第二轮作诗的时间,也结束了。 禁军熟练地把诗收起来,拿到后台评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