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亲身示范(1/1)
时令已是秋末冬初,秋天的脚步在季节的走廊中渐行渐远,冬天的寒意却已经在空气中悄然弥漫。 这是一个过渡的季节,一个从秋到冬的转换期,天气晴朗,温度也适宜,既有秋天中午的宁静与热烈,也有冬初晨昏的清冷与静谧。 趁着这几日好天气,周进打算亲身示范,先教方昆、方明这两个便宜舅子学会制作蜂窝煤,吃住都在他这里。 恰好外书房旁边还有一间空屋子,可以供他们哥俩晚上歇息。 陈老墨、陈小墨和方靖等人也可以跟着学一学,但不能当做主力使用。 至于那个三哥方曲,周进认为他人品不佳,准备先晾他一晾。 等过上一段时间,保密期结束后,才能允许他参与进来,到时候让他安心做个捣煤匠人即可。 而方掌柜和刘掌柜二人,仍旧负责散煤采购,目前已购买到散煤十余万斤,分别堆放在两个商铺之中。 但周进认为这个力度还不够,还应当加快入手节奏,赶在散煤价格上涨之前,完成不少于五十万斤的散煤存储。 周进手握一二千两现银,这区区四五百两银子的投资额,他还是敢于大胆出手的。 在此之前,周进已经吩咐陈小墨和方靖二人,将煤堆中那些大的煤块,一一地敲碎了。 他自己则亲自赶往学堂中,向贾代儒老先生请了一天假。等到回来时,他又顺路从一个匠人那里,购买了两担黄色黏土和石灰。 周进随口还了一下价,最终只花了不到两百文钱,那名匠人就兴高采烈地答应帮他挑回家了。 等回到家中,那名匠人还帮忙卸货,堆放在外院倒座房檐下。 城南那个铁匠委托手下学徒,也于近日送来了他偷空打制好的十个煤球捣和二十个煤球夹。 那名铁匠铺的学徒甚至还说道,“师傅说了,这事儿比想象中的还要简单,下次若有需要,价格上还可以再便宜一点。” “够了够了,不需要了。”周进摆手说道。 他也就是做这一锤子的买卖,搞一个小发明小制作,赚一点小钱的同时,顺便替自己扬一下美名。 真以为他是煤场小哥,要捣煤一辈子? 上一世,周进生活在陕北农村。每到冬天,家家户户都要制作一批蜂窝煤,以备冬天烤火取暖、烧水煮饭之用。 他从小帮着父母亲干过许多次,也看着别人干过许多次,对于制作蜂窝煤的整个流程,自然是熟稔于心。 周进先给众人做了一番示范。 他在煤堆中挖了一个大洞,又倒进去几挑水,等到这些水充分地渗透到散煤中,周进便根据一定比例,将煤粉、黄泥和石灰,调和成软硬适度的煤泥,用煤球捣用力地砸下去,一般会多砸几次,以保证煤泥填满铁筒。 周进将煤球捣在旁边预备好的一块木板上顿了两下,使煤球下部齐平,随后他便双手握住煤球捣上的把手,用力往下推,一个蜂窝煤球就做成了。 周进一口气做了二三十个,感觉有些乏力之后,他便将手中的煤球捣递给了在旁观看的陈老墨,示意他来接力。 “这事儿简单,无非是费点儿力气罢了。”陈老墨在一旁观看了一会儿,早就跃跃欲试,等到周进将煤球捣递给他后,陈老墨一口气便做出了十个,看上去很是熟练。 方昆、方明也紧跟着尝试了一番,都说没有制作难度。 这一天,便是由方昆、方明二人充当主力,陈老墨、陈小墨、方靖等人也帮着做了一些,并将这些蜂窝煤摆放在院子里晾晒好。 得多亏这个宅院够大,有前院、正院两个地方,要不然,周进还真不知道要把这么多蜂窝煤晾晒在哪里。 过了两天,周进又指挥下人们,将这批蜂窝煤搬运到倒座房内靠最西边那间空屋子里,一层层码整齐。 这时候,预定的二十个泥炉也被人送来了。 周进便指导着曾艳、方媛,将如何引火,如何控制火候,以及保持室内通风,防止煤气中毒等事项,都详细解释了一遍。 等到曾艳、方媛在泥炉上煮菜烧饭,对蜂窝煤的便利称赞不已,又发现它比烧柴还要更加节省时,周进的这笔小生意,便等于成功了一大半。 “今日便可以雇佣一辆马车,将泥炉、煤球夹和蜂窝煤一起送到薛蟠家里去。”周进说道。 薛蟠有着龙阳之好,周进可不敢一个人去往他家,便叫了陈老墨和自己同去。至于陈小墨和方靖,则继续跟着方昆、方明二人,加大力度制作蜂窝煤,以备市场需求。 陈老墨想着要节省一些,便说没必要雇佣马车,他用一个担子挑着去,也是一样的。 周进自然是不同意,雇佣一辆马车才多少钱,万一把陈老墨给累坏了,到时候生病吃药,反而损失还更大。 曾艳也赞同周进这般看法,便拿出一串钱,让陈小墨上街去雇佣一辆驴车回来,说是驴车比马车要更便宜。 众人齐心协力,又有赶驴车的师傅帮忙,很快便把四个泥炉、四个煤球夹以及两百个蜂窝煤搬在了驴车上。 这几日,薛蟠因为在薛姨妈面前,讨要莺儿姑娘不到手,生了很大一场闷气,连带着房中的几个汝窑瓷瓶也遭了殃,被他摔了一个粉碎。 及至看到周进登门拜访,薛蟠本来是很不高兴的。 他心中愤世嫉俗道,莺儿姑娘不愿意从了我,你周进也不太仗义,上次去你家外书房中坐了一回,连那几本制作精良的春宫图册都不允许我拿走,莺儿和你不分男女,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不过,周进今日上门,毕竟是打着送礼的名头,大家说起来又属于同窗一场,薛蟠也不好意思将周进拒之门外。 薛蟠看到周进所送过来的泥炉、煤球夹和五十块蜂窝煤,第一反应是,这玩意儿也太脏了吧。 “兄弟,我知道你家中也不容易,从事散煤生意赚钱,还送我这么多好东西做甚?快快拿回去。”薛蟠虚情假意地说道,态度十分敷衍。 周进前不久请薛蟠来家中玩耍时,便有意引他入毂,又如何肯放弃这种推广蜂窝煤的好机会? 他一边亲自引火,一边向薛蟠介绍道,蜂窝煤引着后,置入泥炉之中,只需要按时换煤,掌握炉门开闭,就可以整天都有火用,比起烧煤球、煤饼或木柴来说,不仅要更方便,而且还更加省钱。 “而且,使用蜂窝煤泥炉不需要人天天生火,蜂窝煤体积小,也便于整齐存放,有利于家庭环境卫生以及用火安全。比如说,你们家人口多,往常冬日至少需要两间柴房,用来专门堆放柴薪。改为蜂窝煤泥炉之后,则只需要一个墙角,便能摆放数百个蜂窝煤,十天半月之内都不用担心没有柴烧。” “总之,一个数口之家,由烧柴或烧煤球,改为烧蜂窝煤,每月能节省柴炭开支数百文,长年累月,便是一笔不小的收益了。”周进笑道。 “你说了这么多,与我有什么关系呢?”薛蟠迷惑不解道。 他的意思是说,我都这么有钱了,还会差这点仨瓜俩枣吗?不要说每月几百文钱了,哪怕是每月几百两银子,他薛蟠也根本不在乎啊。 “贾老先生时常教导我们,要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蟠大哥想想看,一个数口之家,咱们往少了说,采用蜂窝煤后,每年也能节省一二两银子,若是一个钟鸣鼎食之家,又能节省多少两银子?蟠大哥是行商世家出身,若是全北平城中的人,都采用蜂窝煤,这其中蕴含着多大的商机,有着一个多么庞大的市场,难道还需要小弟我来解释吗?”周进循循善诱道。 薛蟠一下子秒懂了。 他看着泥炉中烧得正旺的那两块蜂窝煤,又看了看周进,仍然有些不可置信道,“你这玩意儿真有这么神奇?” 周进笑道,“是不是这么神奇,蟠大哥可以先免费试用,观察两天,和其他柴炭使用效果做对比,若是觉得好用,又省钱,到时候再来找我商量合作事宜也不迟。” 说罢,周进便拱了拱手,离开了薛蟠这里。 蜂窝煤也算是历史长河中,一种风行一时的烧火取暖用品。周进相信不用多久,蜂窝煤便能以其巨大的优势,被红楼世界中的千家万户所接受。 但周进也不会把希望寄托在薛蟠一个人身上。 他还另去了附近的状元楼酒楼,以及知名风月场所美仙院的后厨,也是让这两家潜在客户,先免费试用一段时间,如果用起来合算,再说其他。 有陈老墨这名老仆站在他身后,别人也不敢当他是混不知事、毫无根底的年轻人,对周进所说的话也是将信将疑,都答应先试试看。 至于第四个泥炉,周进则送给了贾代儒老先生。 说起来,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贾代儒老先生已初步看出了周进在科考方面的强烈意愿,对周进的要求尽管也严格,但也充满了关怀和期待。 对于周进来说,像蜂窝煤泥炉这般新鲜事物,肯定要先敬献给贾代儒老先生使用。 这既是对贾代儒老先生为人处世之道的一种由衷敬意,也有利于树立自己尊师重道的人设,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