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8章 转移矛盾(1/1)

好书推荐:

叶轩墨瞧见杨乾绪那充满求知欲的眼神,心中暗道不妙。 以他对杨乾绪的了解,他想要明白的事情那就是一定要弄清楚的。 可这道理也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说清楚的。 可自己还着急回去陪老婆孩子呢。 杨乾绪见叶轩墨那表情,他自然也猜到了叶轩墨心中所想,便出言安抚道。 “子义,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不是你说的吗?” “你和姣姣相聚也不急于一时。” 言罢,杨乾绪便领着叶轩墨来到一处卖汤圆的小摊前坐下。 那位摊主见到叶轩墨落座时,他先是一愣,在揉了揉眼睛,确认自己没有眼花后,他赶忙上前见礼。 “草民吴大山见过叶大人。” 叶轩墨见状,连忙回应。 “老丈客气了,劳烦您为我们每人煮一份汤圆。” 言罢,叶轩墨便指了指自己身后包括叶典庆在内的数十人。 自己的护卫其实不算多,可杨乾绪作为世子,出门在外的牌面可不能少。 摊主听到叶轩墨的安排,他笑着连连点头。 杨乾绪拉着叶轩墨坐下时,他主动端起桌上茶壶为叶轩墨斟茶,并将茶杯递于叶轩墨面前。 其中含义不言而喻。 拿人手短,吃人嘴软。 叶轩墨见此,也不磨叽,直接开口解释道。 “首先财富不是一个静态的概念,那些豪绅赚取金银之后将金银浇筑于地窖。” “那市面上的金银就少了,而我大周收税都是以银两而论。” “百姓手中无银,就要用更高的价格去购买银子,还有……” “除此原因之外,还有一个简单的道理。” “世子我等今日于此吃汤圆,假设共花三百文,那摊主便可拿这三百文去买米买菜。” “买米买菜的商贩又可拿这三百文去买肉,肉铺又可拿这三百文去布匹,如此往复循环。” “这便是钱银在百姓中流转而产生的价值,此间流转的速度越快,这能够带来的效益便越高。” “如果市面上的钱银流通速度变慢,那就会陷入一个恶性循环。” “但是凡事也要有个度,过犹不及,不能把所有的钱都拿去流通。” “要不然又会陷入到通货膨胀的境况中,所谓通货膨胀为……” “同时,我认为各百姓之家也需要储备一些钱银用以抵抗风险。” “如此方为藏富于民,而非藏富于商,士。” 杨乾绪听到叶轩墨如此有理有据的分析,他的面容变得逐渐严肃。 “原来如此,难怪本世子查阅史书,发现百姓的日子总是越来越难过。” “即便是君明臣贤,这种情况依旧无法避免。” “那不知子义你对此情况可想出应对之法?” 其实杨乾绪在听到叶轩墨的这番论调时,他的内心已经是十分重视了。 他准备进京之后将这种情况汇报给仁治皇帝。 想要知道陛下知晓此事时会如何应对。 他对叶轩墨的反问,也不过是有枣没枣都打一杆子的态度。 可令杨乾绪意外的是,叶轩墨还真就给出了他答复。 “世子,对于这种情况,我有一二浅薄拙见。” “若世子觉得不妥,那便权当听个乐子。” 杨乾绪闻言,他便再次展现了一个作为听众的觉悟,主动为叶轩墨续上茶水,并凝视着叶轩墨做一个安静的聆听者。 “世子,其实想要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方式便是开海,与这些国外的商人交易。” “用我们国家的瓷器,茶叶等可再生商品去换取外国的金银珠宝。” “您听我仔细分析,首先……” 随即叶轩墨就将后世漂亮国的一些行为用更为通俗易懂的话语解释给杨乾绪听。 比如漂亮国遇到经济危机便大量加印美元度过难关。 因为美元是国际通用货币,他们可以通过吸其他国家的血来维持自身的状态。 而如今的大周就如后世的漂亮国一般,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 同时还拥有文化软实力,商品实力。 他可以用一种更为温和的手段将自己国内的矛盾外移。 如此一来,虽然会苦了其他国家的老百姓,可却能让本国的百姓有喘息之机。 何况他国的百姓也怪不得他们大周头上来。 毕竟是你们国家的贵族,豪绅压榨的你们。 秉持着死道友不死贫道的精神叶轩墨越说越兴奋。 “世子,吾些许拙见,虽不说有太大用处,但也可起触类旁通之用。” “若吾此言有不妥之处,还望世子见谅。” 杨乾绪听完叶轩墨这番言论,他的眼睛闪过一丝意动之色。 子义这个想法似乎有些搞头,只需我等不断炒高瓷器,茶叶等商品在他国的价值。 就可让域外诸国间接承担一部分大周繁重的赋税。 忽然,杨乾绪的脑中又闪过一个念头。 此事子义既然能想到,那咱们那位力排众议,一心想要开海的陛下是否也能想到呢? 结合仁治皇帝近年来的举措,恐怕他的想法应当与子义不谋而合吧? 要不然陛下为什么要将子义推到宁波市舶司提举这个位置上。 不过这些事情应当不是自己要考虑的,自己只需要将一切禀告陛下便可。 叶轩墨见杨乾绪陷入沉思,他就坐于一旁默默等候。 想通之后,杨乾绪神色轻松的望着自己身边的叶轩墨笑道。 “回府吧。” 当杨乾绪一行人即将离开之时,那位摊主却再三推辞叶典庆递过来的钱银。 “大人,草民不愿收大人钱财。” “草民长子数年前丧命于倭寇之手,次子则被红毛番打残。” “大人至宁波后抗击倭寇,惩戒所有在大周行不法之事的红毛番。” “所作所为无不为公为民,草民拜谢大人。” 站在叶轩墨身边的杨乾绪闻言,他心中残存的一丝迟疑瞬间烟消云散。 这些域外诸国该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