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6章 元宵诗会(四)(1/1)

好书推荐:

叶轩墨见到面前如此隆重的场面,他面带微笑的朝着面前的众人回礼。 “各位同僚,学子,乡亲有礼了。” “今日元宵佳节,本官在此祝各位阖家幸福。” 话音落下,与叶轩墨乘坐同一辆马车的杨乾绪也在此时走下马车。 在场的学子见从叶轩墨车架上走出的杨乾绪,见他这身华服,他们都在猜测这位的来历。 就在这些学子还在猜测杨乾绪身份的时候,一旁的那些官员瞧着面前似乎有些眼熟的面孔。 一些记性好的官员已经想起眼前这位便是曾经来到过宁波的滕王世子。 也是大周如今少有的几位能够如此在大周地界活动如此自在的世子。 据说这位世子能够在大周地界如此自由,还要感谢叶大人出力。 身为滕王世子,自然是如今皇权最有力的支持者,手中的权势自然不容小觑。 就单论每三年必须进京一次面圣,就是在场官员可望而不可即的存在。 当然也有不少官员都认为这位滕王世子是陛下的耳目。 毕竟陛下每年都要挑选一些鱼肉百姓,强抢民女,等做出一系列天怒人怨之举的贪官污吏拉出来杀掉,以泄民愤。 最好选的官员,自然是那些在皇族面前还连不愿意掩饰的官员了。 而且还有不少官员心中想的是这位世子进京述职之时,顺带向陛下提一下自己的名字。 毕竟大周上下官员这么多,除了那些待在京畿之地的官员可以偶尔在陛下面前刷刷存在感。 时不时让陛下巩固一下他们的名字,免得出现君不识臣的尴尬场面外。 他们这些外放的中下层官员,可没几个能让陛下记住名字的。 可若是你的名字能被陛下记住,并且不是恶名,那便要提前恭喜你了。 因为你即将踏上一条登天之路。 在这些官员迎接滕王世子时,坐在高台上的乔安民也已知晓滕王世子来此的消息。 为了表示自己对滕王世子的敬意,他赶忙走下高台,来到台下迎接。 “曾听闻世子是为喜爱诗词歌赋。” “如今一见果真如此。” 因为学政王振生重返中枢的缘故,他的成功也被一众学政钻研。 在仔细钻研王振生的崛起之路便会发现这位滕王世子穿插其中。 似乎王振生每次参加的大型诗会都有滕王世子的身影。 如此情况,让一众学政不得不怀疑王振生重回中枢与这位滕王世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心中有着自己的谋算的乔安民朝着杨乾绪点头笑道。 “世子驾临诗会现场,使此番诗会现场蓬荜生辉。” “还请世子上座,为此番学子充当一回评委,不知世子意下如何?” 杨乾绪见乔安民如此恭敬的神色,加上他自己也有心想参与其中。 故而他连忙应下此事。 “既如此,那本世子便恭敬不如从命了。” 与此同时,已经隐藏在舞台之下。 凑成团体的江南豪绅们见滕王世子驾临现场,他们的心中闪过一丝不安。 这位可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啊。 只希望莫要有超出他们掌控的事情发生。 当杨乾绪走在最前,乔安民故意稍落后一步于叶轩墨。 在行进途中,乔安民主动小声解释起来。 “叶大人,城中流言与本官毫无干系。” “定是有人想要离间叶大人与本官的关系。” “希望叶大人莫要中了贼人的奸计。” 叶轩墨见乔安民没有丝毫心理负担的说出这番话时,他对乔安民的评价便更上一层楼。 这般表现才是自己心目中的官场老油条啊。 心中思绪万千,可也不过一瞬而已。 叶轩墨神色如常的望着乔安民小声道。 “乔学政说笑了。” “若本官连这点门道都没有,那何德何能领四府军政?” “想必乔学政心中亦有怨气。” “不知学政可想给这些人个教训?” 乔安民见叶轩墨那循循善诱的模样,他就明白眼前这位叶大人定有计划。 毕竟那些豪绅竟然妄图裹挟民意,想要以这种歪门邪道逼迫叶大人。 那必然会引得叶大人反击。 想到这些豪绅给自己挖的坑,想要离间自己与叶轩墨的关系。 此举无疑是在断绝自己的升迁之路啊。 既然你们做了初一,那就怪不得我做十五了。 心念至此,正低头思索的乔安民脸上闪过一丝阴狠之色。 当他再次抬头之时,一抹微笑悄然出现。 “愿闻其详。” 叶轩墨在走上舞台之时,他还瞧见了许多熟悉的面孔。 瞧他们那模样,应当也是前来参加诗会的,既然如此,自己为了避嫌,也不能与之打招呼。 因为杨乾绪乃为滕王世子的缘故,被邀请至主位上,其左为提督学政乔安民,其右则为四府总领叶轩墨。 再往左右,则是受邀前来的大儒,以及叶轩墨治下的官员。 乔安民的幕僚曹定邦则充当此番诗会的主持人。 今日的曹定邦一改往日那副师爷打扮,他将自己压箱底的那套举人服饰穿在身上。 “今日诗会,为乔学政筹划,愚以为,当以乔学政为始,各位以为然否?” 在场学子的排名按照功名依次往外。 最内层,最靠近舞台之下的学子自然是那些身具举人功名,准备前往参加春闱的学子。 再往外便是已通过院试,获得秀才功名的秀才。 剩下的就是一群童生,亦或者是连童生功名都不曾具备的学子。 无论是何级别的学子,对乔安民这位提督学政还是尊敬的。 而乔安民为了与广大学子结一份善缘,他也非常自然的走到舞台之上,在学子中穿行。 “各位学子,今日元宵佳节,我等能在此地共襄盛举,各位可知我等应当感谢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