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0章 再历元宵(1/1)
郭子健的这位幕僚在听到郭子健的这句话时,他还是有些不明白。 若是平时,这些商人肯定没有这般老实,他们要么是文书造假。 用假文书让这些红毛番得以用一部分朝贡的份额带些瓷器,茶叶回去。 要么就是冒更大的风险,通过直接贿赂码头大小官吏的方式,直接将没有文书的“黑货”塞进船舱中。 这种事情在郭子健还能掌控码头的时候,他们可没少干,因此也没少获利。 可今时不同往日啊。 心中依旧不解的幕僚唯有望向一旁的郭子健发问道。 “东翁,这伙人可是被叶大人关注过的。” “此番为了保险起见,不出一丝纰漏也实属正常吧?” “若我们紧抓不放,难免会适得其反啊。” 郭子健听到自己这位幕僚的话语,他的脸上闪过一丝失望之色。 “苏师爷,你已跟随我多年,我以为你能够有所长进的。” “不料你在思考问题时的眼界还是太浅。” “依旧只计较一城一池的得失,完全不会从全局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 “你有没有想过,我这位主管码头的副提举调任去主管市舶司内的纺织工坊会有什么后果?” 苏师爷闻言,他略微思量片刻,就立即开口道。 “东翁从油水丰厚的码头调往纺织工坊,那松江的这些豪绅必然心存不满,那……” 说到这里的时候,这位苏师爷这才如梦初醒般的用手轻拍自己的额头。 “原来如此,东翁是想祸水东引。” 原本这职位在他们手中丢失,那必然会被松江的豪绅集团责罚。 可如果能够把职位丢失的责任转嫁给其他人,那这些豪绅的目标自然也会变成其他人。 此番出面与这些红毛番交易的金陵商会就是个不错的目标。 他们可以说是金陵的豪绅集团为了争夺码头的利益而设套使得他们丢失了管理码头的权限。 至于这些豪绅认不认可他们的说法,就要看他们怎么做了。 郭子健望着自己面前的苏师爷还在纠结考虑的模样,他神色淡然的端起手边的茶杯品了品。 过了片刻,发现苏师爷还是决定之后,他这才选择再添一把火。 “苏师爷,就算松江的那些豪绅再怎么愤怒,他们也知道我的重要性。” “只要我还在市舶司一日,终有再次掌权的可能。” “而你不同,作为松江豪绅集团培养的幕僚,却未尽出谋划策之责,那你的下场……” 郭子健故意只将话说了一半,就再次端起自己面前的茶杯开始品茶,再也没有说过一句话。 苏师爷跟随自己多年,知晓自己诸多秘密,如此自己才能与他将话说的直白一些。 苏师爷在听完郭子健的“提醒”后,他就明白自己已无退路可言。 因为他知道松江府可不比叶轩墨治下,那里可就真是“灭门府尹,破家知县”。 自己一家老小的命都被人家攥着呢。 想通的苏师爷朝着郭子健施了一礼,便告辞道。 “多谢东翁提点。” 郭子健闻言,这才神色迷茫的放下手中茶杯,脸色略带无辜的望着苏师爷开口道。 “师爷,你这是为何?” “本官可什么都说啊。” 苏师爷见状,自然就明白了郭子健是何用意,便也不再多言,行礼退下。 此时的袁先生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如此周密的计划,就因为两个人想要免于责罚而要受到深挖。 当然,这一切在大周各地准备欢度元宵的节日氛围中都显得微不足道。 越临近元宵,街上的氛围也就越浓烈。 因为过了元宵,就代表着年之将尽,辛勤劳作了一年,得以稍作休息的百姓们又要开始新一年的劳作。 这也是百姓之家少有放纵自家孩童的日子。 宁波城中的大街小巷的大红灯笼再次挂起,沿途都是贩卖各式各样小物件的商贩。 叶轩墨站在衙门的阁楼上,环顾四周。 他感受着宁波城中越来越热闹的氛围,脸上在不经意间露出笑容。 随即便转头看向自己身边的几位同僚笑道。 “各位同僚,你们或许不信,我在此地过第一个元宵的时候,正值天灾。” “当时宁波府治下各县均出现大雪压塌房屋,致使百姓无家可归。” “当时哪有心思过元宵啊?” 在场的官员听到叶轩墨这番话时,他们心中也是一阵感慨。 那会是叶大人刚来宁波不久,就碰上了天灾。 若非是叶大人处事迅速,还从卫所调来士卒参与救援,维持秩序,那现场还不知道要死多少人呢。 毕竟天寒地冻的,只要人没救出来,都不用到第二天一早,人就已经冻死了。 虽然最后这死亡人数会被大家一同缩减,最后成为一个微不足道的数字呈于上官。 可终究还是会留下把柄,今后行事必然畏首畏尾。 而叶大人的处事方式则让大家都松了口气,心中也暗自记下了叶轩墨的一份人情。 杨思兴见此情况,赶忙开口搭话。 “叶大人,其实以当时宁波的情况而言,无论是否发生天灾,这宁波城的元宵氛围都不会有如今这般景象。” “如今之所以能有这般欣欣向荣的景象,皆赖叶大人。” “若非叶大人再启市舶司,令天下商贾闻风而至,盘活了此地百姓的生计。” “那他们还不知何时才能从伤痛中走出。” “下官代宁波百姓谢过叶大人。” 叶轩墨听到杨思兴这般恭维的话语,他却不由得叹息一声。 如今的京城于后世一般为当今的政治,文化中心,而如今的宁波则成为了经济中心。 处于经济中心的宁波因为市舶司的开启而吃上了红利。 可是其他地方的百姓呢? 当然,什么位置做什么事情,那些还轮不到自己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