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民声(1/1)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名身手了得的青年侠客一掌拍在桌子上,飞身朝那女子掠去,瞬时便出现在那女子身前。轻轻一拨,便将飞来的茶壶引向一旁,啪的一声,茶壶碎裂,茶水四溅,却未伤及任何人。 他冷眼扫视四周,沉声道:“诸位皆是读书人,理应知书达理,怎比我们江湖人还如此粗鲁无礼?至于咱们大宣要不要学云朝办那劳什子女学堂,自有朝廷定夺,我等身为百姓,当以理性观之,而非盲目跟风,更不可伤及无辜。” 此言一出,茶馆内的气氛稍有缓和,但反对之声依旧不绝于耳。 茶馆老板见事态渐渐失控,忙谄笑着大声说道:“诸位!诸位,墨香居乃清静之地,请勿再行喧哗。若有高见,不妨留下笔墨,以待后人品评。” 说罢,他命伙计们收拾残局,又亲自泡了一壶上好的龙井,分与众人,这场激烈的辩论才在袅袅茶香中渐渐消弭。 夕阳西下,茶馆内的争论已然平息。 多年后,《大宣民间志》对此事有如下记载:这场看似普通的茶馆之争,实则是新旧观念碰撞、时代变革的一个缩影,它预示着一个更加开放、包容的新时代即将到来。而关于云朝女帝云禾的变革,以及女子地位提升的讨论,如野火燎原般迅速在大宣朝的每一个角落蔓延开来。 云朝,春胜郡的一隅,一片宁静祥和。 低矮的成排农家院子错落有致,每家每户的烟囱都冒着袅袅青烟,与远处的青山相互映衬,构成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画。 院子内,几棵桃树正在尽情绽放,粉色的花瓣如雪般飘落,给整个院子带来了浓厚的春日气息。春胜郡四季如春,气候宜人,得天独厚的条件让其他郡县羡慕不已。 突然,一阵爽朗的笑声打破了这份宁静:“婶婶,做什么好吃的了?我大老远都闻着香味了!” 随着声音的传来,院子里的大黄狗抬起头来,看到来人后呜咽了一声,便又低低地伏在黄土地上,耷拉着耳朵,目光却一直盯着厨房的方向。 只见阿瑾身穿一袭浅紫色的绸缎长裙,裙上绣着精美的兰花图案,她手持一柄精致的象牙雕花折扇,扇面上绘有细腻的仕女图。 这把扇子,可是她的夫君特意从一个商人那里买来送给她的,据说这是来自大宣国的宝珍楼里的珍贵物品呢! 她轻摇折扇间,一股淡淡的茉莉花香随风飘散,引得巷子里经过的人纷纷侧目。这次回来,她是同夫君回家探亲的。 “哎呀,是阿瑾回来了!”一位正在灶台前忙碌的农妇抬头看见,脸上立刻绽放出惊喜的笑容,连忙放下手中的柴火,迎了上来。 阿瑾微笑着点头,扭着屁股缓步走向院子中央的石桌旁,那里已经聚集了几位邻里乡亲,正议论着家长里短。 她轻轻坐下,折扇半掩面颊,声音柔和道:“各位婶婶伯母,我这次从敦阳城回来,带了个天大的好消息给大家。” 众人闻言,纷纷围拢过来,竖起耳朵仔细聆听。 阿瑾继续说道:“你们可知,这敦阳城的云宣书院不仅教习诗书礼仪,还开设了算术、医术、农耕等实用课程,真正是为我们女子开辟了一条前所未有的道路。” “当真?那可真是个好消息!咱们女子,本就心思细腻,若能多学些技艺,何愁不能在这世间闯出一番天地?”一位年长的妇人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 “是啊,陛下此举,真乃英明!咱们虽是女子,却也应有追求学问、实现自我价值的权利。”另一位年轻女子附和道,她的眼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哦?真有这等好事?”一位年长的妇人眼中闪烁着难以置信的光芒,语气中满是激动。 “千真万确,婶子。”阿瑾肯定地点点头,“而且,这书院对女子一视同仁,不论出身贵贱,只要有心向学,皆可入学。更令人欣慰的是,对于那些家境贫寒、难以承担束修的女娃们,书院还准许她们以在书院内做工的方式,来抵消学费,真正实现了教育的公平与普及。” 此言一出,院子里顿时炸开了锅。 农妇们面面相觑,眼中既有惊讶也有欣慰。 她们从未想过,像她们祖祖辈辈大门不出二门不迈,锅前转到锅后的女人,竟有人为自己的女儿撑起一片这样的天地。 “这可真是太好了!”一位年轻的农妇眼中闪烁着泪光,哽咽道,“咱们村里的女娃们,也能有机会去云宣书院读书,学得一技之长,将来不再只是依附于自己的爷们,而是能自己撑起一片天!” 阿瑾闻言,嘴角勾起一抹温柔的微笑。 忽地,她又想起临行前听到的那件事,笑意渐渐敛了起来。心里暗暗祈祷:希望祭酒大人能平安无事,要不然这么好的政策,怕只是水中月,镜中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