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天子的赏赐(1/1)

好书推荐:

就算如此,如今他手中的这株稻子也称得上是个绝好的开头了,种得出来一次后,还怕种不出闻言一愣,他儿子在信上可不是这样说的。 他轻咳一声,缓声开口说道:“陛下,犬子在信中说,这稻子今年已在同安县推行了,如今家家户户地里都种的都是这稻子,每户至少一亩,那些稻子,与陛下您手中的稻子一般无二。” 随后他又嫌自己的话说得不够清楚,补充道:“且犬子还说了,他已去过同安县,那地里的稻浪是一阵接过一阵,是犬子不能用言语所形容的壮观,估摸着,也就是这段时日收割了。” 天子闻言不可置信地看向余正青。 竟不是试种,而是产量已经稳定下来后,让全县种植了! 他心中不禁有些羡慕起余正青来,余正青这次任知府倒是选了个好地方,能亲眼目睹那般盛景! 而他如今在这上京,只能看着这手中的一株稻子 随后天子摇了摇头,想岔了,如今的重点,是同安县全县都种上了这稻子,那就意味着,今年,就有留种! 今年有留种,那明年便会有更多的地区种上这水稻,到后年岂不是 岂不是全大周都能种上了! 天子本以为在有生之年都干不出的政绩,谁知道如今竟能直接定个三年的目标! 他有些惊疑地问道:“那沈筝莫不是带着稻种去的同安县,朕若没记错的话,她是今年才赴任的吧,意思是她一到同安县没多久,便带着百姓种上水稻了?” 余时章沉思片刻后答道:“回陛下话,这些臣也不太清楚,犬子有信上禀,您要不看看?” 这时天子才反应过来,余时章方才还给了他一封信。 他将手中的稻子塞进了余时章怀中,“朕先看信,将朕的稻子拿好了。” 随后他从桌上拿起了那封信件,快速地将信封撕开,取出了内里的信纸展开查看。 这封信内容不多,但言简意赅。 在信中,余正青先是给他介绍了沈筝造出的纺织机的作用,后是向他描述了一番这稻子的种植与亩产。 随后便是这封信的重点。 一是沈筝欲在同安县开设布料作坊,且主动提出与漕运司合作,作坊的棉花皆由漕运司帮忙采买后水运到同安县。 令天子感到震惊的是,余正青在信上还说,沈筝最初制造出纺织机之时,便主动上报了府衙,且直言,这纺织机造出的棉布,只为利民,不为牟利。 “只为利民,不为牟利。” 天子低头细细咀嚼着这句话,脸上挤满了笑,此时他心中对沈筝的评价是已高得不能再高了。 有如此做实事的官,还是他亲手选出来的女官,真想现在就叫那群老迂腐来看看! 余正青还贴心地附上了如今市面上的麻布价格,还有沈筝制造出,“爱卿看看,朕允那同安县售卖粮种,不过分吧?” 余时章将信纸接过,但并未查看,而是说道: “陛下,您是明君,不论陛下做何种决定,老臣都支持。” 这话听得天子又是一番感动,片刻后他问道:“爱卿你说,朕这次该给沈卿何等赏赐,才配得上她如今的丰功伟绩?” 这一问话让余时章犯了难,心中暗道今日天子怎的做什么决定都要问过他。 他低头答道:“回陛下,虽说对官来说,升官是最好的赏赐,但如今同安县的稻子与纺织机都刚起步,怕是离不了沈县令才是。” 天子闻言点了点头,他方才也觉得,如今对同安县来说,赏银是最实在的。 但他话音刚落,又听天子说道:“朕觉得银子还不够,再再在上京赏她一座宅子,之前安瑞伯那宅子不是还空着的吗,给沈卿了,待她回京后便能直接住下。” 余时章闻言一愣。 看得一头雾水,这是作甚? 随后他偏听到天子高声说道:“传,户部尚书季本昌,工部尚书岳震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