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_分节阅读_第418节(1/2)

好书推荐:

张三娘子遇害之事还是有不少人知道的,纷纷叫好。</p>

有人提前接到风声,连忙向太子宫跑去,希望太子能够庇护,但是太子宫却紧紧的关闭着,这才知晓太子已经被关禁闭了。</p>

望着紧逼而来的缇骑,众人不禁有些绝望。</p>

刘向望着这一幕,冷声道:“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p>

欺压小民的时候张狂无比,落入法网时才追悔莫及,那便下辈子再悔改吧!</p>

————</p>

历史的进程是由无数小人物在无形之中推动的,发生在元封十七年的“张三娘子遇害案”和元封十八年的“太子遇刺案”,从表面上来看,仅仅是一次普通的权贵欺压百姓最终导致复仇的案件,但是它所造成的影响和其中的价值却不仅仅如此。</p>

因为洛氏的参与,这起发生在两千年前的案件留下了大量的文字资料,从这些生动而鲜活的文字资料中,我们能够提炼出那个时代的价值观与生活习惯,这是寥寥几语的记述史书所不能做到的。</p>

从这些文字资料中甚至能够读到霍光和刘向这种历史人物的心态转变,为研究后续的历史事件提供了许多思路。——《秦汉案卷简述》</p>

第495章 史官风骨,不过是不屈权贵 秉笔直书而已!</p>

史官。</p>

自上古时期便流传的神圣职位,传说中传承自史皇仓颉的官职,地位崇高,尤其是素王姬昭重史,洛氏重史,造就了如今的风气。</p>

太史令。</p>

世代相传负责为大汉记录的官职。</p>

宫殿的一角中,司马迁安静的跪坐在角落中。</p>

司马氏是从先秦时期就流传下来的世代史官,他不仅仅是一个人,身上还背负着历代先祖的荣耀。</p>

随着暮鼓响起,他离开了宫殿,后宫不是他能进去的,会有其他人记录。</p>

然后他见到了洛青。</p>

洛青乘着一辆很朴素的马车,没有半分华丽的装饰,见到司马迁出现,洛青从马车上走出,衣裳朴素,整理一下衣物上的褶皱,面色郑重作揖道:“青见过太史令。”</p>

“迁拜见公子。”</p>

司马迁还以作揖,然后有些疑惑的问道:“公子来此可是寻迁?”</p>

洛青点头道:“正是。”</p>

司马迁闻言一摆手朗声道:“公子请入府中谈吧。”</p>

两人结伴走进厅堂,各自坐下,司马迁询问洛青来意,洛青没有回答,反而说道:“太史令,上次你说要写一部前所未有的通史,由于事急匆忙,没有仔细询问,今日可愿意为青讲述一番?</p>

洛氏记史千载,还真想知道这前所未有的史书是何等模样。”</p>

洛青是真的好奇,毕竟敢在洛氏面前夸下这样的海口,那一定是有些东西的。</p>

司马迁闻言面上不禁露出欣喜之色,对史家来说,写出一部足以流传后世的史书,大概是人生最高的追求了。</p>

“公子,迁所写的这部史书,迥异于过往的史书,邦周之前的史家是记事成史,不成系统。</p>

史家成熟于邦周之日,有了纪年与国别。</p>

尤其是邦周诸国皆有史官,各记其事,又各记国君谥号纪年,这种方式极易梳理纷乱的史书,可以相互印证同时期的大事。</p>

但是往往对人的记载却不能尽善尽美,想要了解一个人,需要翻阅大量的史书才行。</p>

迁所写的史书则以人为主,在一篇之中,由生至死,全部写尽!”</p>

洛青一听,只感觉整个头皮都要炸开,就好像眼前剥开了一层迷雾一般,惊讶振奋道:“竟然还能如此,太史令真是大才,这种记史之法,恐怕要为以后的史家所效仿了。”</p>

司马迁听到洛青赞扬,站起身来走到角落,从柜中取出一叠厚厚的纸张递给洛青。</p>

边递边说道:“迁准备将帝王篇记作本纪,诸侯家族为世家,能臣为列传,然后对这一生做评,作出一部通晓古今的史书来。</p>

天下之史,尽在洛氏,请公子可以允许迁进入洛氏史料典藏室。”</p>

洛青接过这些整理的颇为齐整的纸张,当先就见到了三个大字——《周本纪》。</p>

司马迁道:“迁准备从传说中的五帝开始编篆,禹夏、殷商、邦周三大王朝的天子分别作本纪,追封天子、假天子亦作本纪,诸如素王上皇、高皇后等。”</p>

洛青闻言停下了翻动目录的手,郑重道:“太史令,先祖素王可以在周本纪及洛世家中同时出现,但洛文王不要作本纪。”</p>

司马迁一愣,但这是人家祖宗的事情,而且并没有拔高,于是便答应下来。</p>

洛青合上这一叠厚厚的纸张,郑重道:“太史令,你若是想要完成这部史书,凭你一人,恐怕艰难,洛氏的史料数量之浩瀚是你难以想象的。</p>

若是你愿意,可以到昭城修史,家族会派出无数人来协助你完成这部旷世著作。”</p>

“迁愿意!”</p>

司马迁立刻回答,他整个人几乎是瞬间被突如其来的惊喜冲傻了,这就像是本打算买张彩票奖励一下自己,却中了五百万!</p>

进昭城修史!</p>

司马迁现在只想立刻去祭拜祖宗的神位,告诉他们司马氏出息了,洛氏亲自邀请司马氏去昭城修史,洛氏以外,天下第一史家,就是我们司马氏!</p>

洛青满意的笑了笑,司马迁在昭城修史,不受到洛氏的影响是不可能的,修好的史书定然庞大,存放在昭城也合情合理。</p>

知晓司马迁要修的史之后,洛青当即取出自己记录的太子刘贺之事,一张记满文字的纸条递给了司马迁,洛青郑重道:“太史令,这是青所记载的有关于太子刘贺之事。”</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