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四爷后院被卷日常29(1/1)
未来的“八爷党”如何强大不说,如今还躲在大阿哥后头猥琐发育,胤禛和乐姝这一波,可以说直接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八阿哥到底年轻,比不过手段老辣思维缜密的胤禛,也不知道暗地里还有一个想法新奇的乐姝。 太子那边,虽然八阿哥还没查到是“太子的人”推波助澜,但是总能让他查到的,这个急不得,太容易察觉到的消息,反而会让一些自作聪明的人怀疑消息的真实性。 到时候八阿哥会集火对付让他名声受损的太子,明年不出意外,一废太子,到时候恐怕会比上辈子更加刺激。 在人家儿子洗三和满月的日子找存在感,那就别怪胤禛和乐姝报复回去了。 —— 后续如何发酵,还需要时间,胤禛在工部忙活的事有了成果。 胤禛从工部抽调了一些人手,经过反复实验,总结出了一套能够高效率,低成本,彻底清洁羊毛去膻味的处理方法。 内蒙古,西藏,西域这些游牧地区不是没有发现羊毛的保暖功能,只是处理起来很麻烦,大部分都很难处理干净,总有一股去不掉的羊膻味,当地牧民会用来保暖,可没没办法用来贸易。 中原地区有更好用的棉花,布料也有棉纺布料和各种精美的丝绸,有味道的羊毛纺织品,自然看都不带看的,没有贸易价值。 胤禛把有关技术,以及对后续的想法写成了一本厚厚的折子亲自递给了康熙,没走常规流程,也是存了保密的想法。 康熙看了许久,看完后,再看胤禛,眼里多了许多莫名的东西。 因为游牧民族居无定所的特性,有关针对牧区的治理康熙也愁! 能打下来,可牧区游牧的特性让牧民居无定所,今年打下来了,等哪天中原统治力稍微弱一些,这些游牧地区立马就会脱离掌控。 自古以来的难题。 康熙嫁过去不少女儿,孙女,宗室格格去蒙古,能在蒙古活下来的公主郡主凤毛麟角,固然有水土不服的缘故,可更多是蒙古对朝廷嫁过去的人选的不重视,他们想要的更多。 女儿死在蒙古,康熙不是不伤心。 宗室害怕生女儿,他不是不知道,可没办法,蒙古需要联姻来维系。 胤禛这份奏折上说的东西给了他很大的启发。 若是真能成,不仅蒙古问题基本上能解决,其他牧区,也不是问题,统治上可能因为交通弱一些,不能做到完全且及时的统治,可也不用提心吊胆担心哪天他们就跟葛尔丹一样发生叛乱。 用经济手段牵制,这是以前康熙没想过的。 “有羊毛成品吗?” “有,在苏培盛手里,可以让梁公公去取。” 康熙递给梁九功一个眼神,梁九功便出去了。 上次的蜂窝煤康熙没看成品就让他去做了,可这个不一样,蜂窝煤能救不少人,在康熙眼中,不过是可以用来提升民心的工具,他自认还不太缺这点民心,有更好,没有也不会危害他的统治。 可羊毛你不一样,若是真做成了,这可是功绩,也关乎边疆的稳定,不得不慎重对待。 梁九功带着苏培盛进来了,主要是东西有点多,梁九功一个人一双手拿不过来。 胤禛便挨个给康熙介绍这些羊毛制品。 “皇阿玛,这是羊毛毯子。” 康熙上手摸了摸,十分柔软,还拿起来闻了闻,也没羊膻味,有股阳光的味道:“处理的确实干净,没什么味。” 胤禛继续:“这是羊毛线,这线比羊毛布更加容易纺织成,羊毛线可以织成羊毛衣,工艺不难,用两根竹签就行,皇阿玛看,这就是羊毛线经过巧手织成的羊毛衣,富有弹性,冬天穿在里衣外面,会十分暖和……” 康熙说着他说的拿起羊毛线,然后又拿起羊毛衣,抻了抻,确实富有弹性,揉了几下,手心能够感到热气。 “不错,继续。” 胤禛接着说:“这是羊毛布,纺织工艺要求稍微高一些,儿臣让工部的一些工匠研制出一种新式纺织机,速度上比纺织棉布还要快不少。” 康熙又来了兴趣:“新式纺织机?” 胤禛便简单介绍了一下这个纺织机,这个他没在奏折说太多。 大致就是改进传统纺织机,提高纺织速度,还能更加省力。 康熙:“既然能够提高纺织羊毛的速度,想来也能够提高纺织棉布的速度吧?” 胤禛顿了顿:“确实能,只是若是朝廷不出面调解,恐怕会出问题。” 康熙满意的点头,高兴他能想到这方面:“接着说。” 胤禛又说起来:“……” 康熙问,胤禛答,说的口干舌燥,康熙才停下来。 “折子朕会考虑,你先回去吧。” “是,儿臣告退。” 等胤禛离开了,康熙脸色却有些神色莫辨,他跟梁九功说:“朕这个儿子,倒是比朕想象的眼光还要长远一些!” 康熙语气感慨,不知道该不该高兴。 他精心培养的太子一心争名夺利,治国的能力有,治国的战略眼光却不够,而他在胤禛身上看到了这种特质,让他高兴的同时又因为太子而感到无力。 梁九功恭维了一句:“皇上的一众皇阿哥,奴才瞧着都是人中龙凤。” “是啊,人中龙凤,可龙生九子,却也有强有弱啊!” 康熙认可胤禛的能力,可他觉得若是这样的能力出现在太子身上就好了。 精心培育的花,不如随手养的,他会因随手养的花高兴,可也会为精心培养的花开的没达到预期而沮丧。 怒其不争! 胤禛并怕康熙不把羊毛的差事不给他,羊毛虽然好,可需要一到两年不能长期出现在朝堂,太子不会做这事,大阿哥不擅长做这事,八阿哥更是不行,他不会选择长期远离朝堂。 九阿哥或许会感兴趣,可八阿哥会阻止。 其他皇阿哥,更是各有各的不行之处,没办法负主要责任。 胤禛这个最先提出来的人,最了解,最合适做主要负责人,康熙也不怕他谋私利。 不过应该会带几个兄弟混功劳是真的。 胤禛把折子交上去后,也就不过问了,他耐得住性子,康熙考虑了好几天,才把众多儿子叫过来,然后把一份有关蒙古养羊毛的文书递给众人传阅。 胤禛看了,不是他写的那份,应该是康熙亲自写的,让人誊抄下来的,少了许多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