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吃菜比较猛(1/1)
现场没有比他辈分再高的。 更何况陈帅已经做好了饭菜,他们不回家吃饭,那就是不给面子。 大家纷纷放下手里的铁锹。 两个人一个自行车,呼啦啦的几十号人。 陈帅先走一步,家里几个青菜要炒出来。 当然距离比较近,陈帅回来不到两分钟,大家就浩浩荡荡的进门了。 一个菜正好也已经出锅了。 其余几个蔬菜,在两个煤气灶之下,也是同时出锅。 杨妙云拿出来三个洗脸盆,给大家洗手洗脸。 手压井下的铁桶,也已经是打的满满的。 两张大圆桌上,炒过的菜全部用空盘子扣住。 杨妙云和二婶婶,一个个打开。 色泽鲜艳,味道浓郁的美味佳肴跳了出来。 让他们看了,再也移不开眼睛了。 陈帅动作快,火焰旺。 也是一盘接着一盘,短短两三分钟,又是四五个菜出锅。 整个院子里,都是飘荡着香味。 “千万别炒了,这个味道真的太香了。” “这菜也真的太多了,真的是吃宴席了。” “太多了,真的吃不了,炒太多真的很浪费。” “太香了,大爹呀,真的不需要这样。” 他们一个个真的是太吃惊了。 自己是来帮忙的,这么多菜伺候着,心里真的感到过意不去。 陈帅端着最后两盘菜,一桌放一个。 “不要愣着了,大家快些坐下。” 转身搬来几箱啤酒,一箱白酒。 “喜欢喝啤酒,那就喝啤酒。” “酒我就不派了,我认为咱们之间的关系,不需要这么客套。” 大家都是年轻人,大中午的也就不喝白酒了。 白酒放在桌子上,也没有打开。 也不需要碗,直接就拿着瓶子喝了起来。 杨妙云想要拿碗,被陈帅阻止了,举起酒瓶。 “干了一天的活,辛苦大家了。” “没有做什么菜,咱们之间的关系,有个咸菜,有几个花生就可以喝酒。” “多余的话就不多说了,一切都在酒里。” 酒瓶之间碰撞,大家都喝了一大口。 在陈帅的招呼下,大家也是纷纷拿起筷子。 对这满桌的美味佳肴,一个个都有些迫不及待了。 他们也没有人客气,大口的吃了下去。 从每个人脸上灿烂的笑容,就可以说明菜的味道,到底有多鲜美。 大口喝酒,大口吃菜。 一人差不多就喝了两瓶啤酒。 但是吃菜绝对是特别的猛。 一个个狼吞虎咽,吃的特别凶猛。 陈帅打开大锅盖,馒头拿了出来。 热气腾腾刚刚出锅,那个香味真的特别香。 热气腾腾的白雾,沿着屋檐流淌出来。 馒头没有放在泡沫箱里,全部拿在了竹篦上。 “喝好的吃饭了,没有喝好的,继续喝。” 面对陈帅分发馒头,大家都表示已经喝好了。 普通家里人蒸馒头,因为没有现代的增白剂,还有各种科技和狠活。 馒头蒸出来,普遍还是有些黑的。 哪怕是卖的馒头,也没有那么白。 可是陈帅今天的馒头,就是特别白。 立刻就有人开口了:“大叔,今天这个馒头,蒸的真是白,您是怎么做出来的?” 他们一个个吃的饱饱的,其实心里也是有着好奇心。 自己家媳妇蒸的馒头,黑乎乎的。 关键是黑也就罢了,最主要还不软和。 对于这种生活小技巧,不管是男女,还都是比较感兴趣的。 陈帅也没有保留,喝了一口茶。 “蒸馒头其实没有多少技巧。” “首先面团一定要涨好,这才是主要的。” “其次面一定要揉的光滑,反复揉的面团有层次。” “还有就是在蒸的过程中,一定要中途撒些许水。” “当然蒸馒头,就好像做人做事一样,必须是大火,一鼓作气。” “馒头火比较旺,同样也是熟的快,涨势喜人。” 这些大老爷们,听的是云里雾里。 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就是蒸个馒头,竟然还有这么多道道。 陈帅的婶婶,兄弟媳妇们,那可是听的非常认真。 她们蒸的馒头,也是黑黑的,硬硬的,特别不好吃。 也没有想过,馒头还可以这么蒸。 一个个是茅塞顿开,似有若悟! 吃饱喝足他们就要准备去干活。 陈帅拿了西瓜刀,两个大西瓜放在了三轮车里。 下午的工作就开始,正式进入正题了。 从昨天到今天,一直在汇聚石块。 现在也基本上达到了,三分之二还多一些。 而且石块的堆积,已经完全够用。 下午也就是三四个,向这边运送石块。 所以说来到这里,大家差不多都下地基了。 这次和的水泥,份量就是比较多。 水是用水管,从山下沟里抽上来的。 看着大家都投入地基石中。 交代了二叔一句,陈帅拿下来西瓜,骑着摩托三轮出去了。 陈帅没有回家,而是直奔镇上。 十二三分钟左右,就来到了镇上。 镇上有很多店铺,陈帅在一家打井店前停留。 大门是敞开着,里面只有一个小伙子。 “老板,今天可以打井吗?” 听到是打井,年轻人急忙站了起来。 “今天恐怕不行,下午只有到三点钟左右,才能够有时间。” “如果您打个十米左右,还是差不多的。” 现在农村打井,基本上都是一二十米左右。 打井是按照米来收费的。 深度越深,自然花的钱越多。 陈帅没有犹豫:“那就明天早晨过来吧,我恐怕需要七八十米。” 虽然在山下,也有可能打二三十米就出水。 但是这不是陈帅的理想状态。 他是考虑到以后会不会有旱情。 虽然在山下,但是也没有村里水源充足。 老板听了也是吓了一跳。 他打井五六年了,还从来没有听说过,也没有打过这么深的水井。 有些怀疑的问道:“您真的要打六七十米?” “据我说知,咱们这十里八村水源还可以。” “基本上一二十米,都是可以出水的。” “哪怕是害怕干旱,打二三十米,也基本上差不多了。” “咱都是不远人,说真的好像没有这个必要。” 陈帅坐下来,笑吟吟的看着他。 “我在山脚下打井,按照我的估计,差不多要二三十米,或者更多一些。” “之所以这么深,就是害怕以后干旱。” 陈帅说着就拿过他递过来的纸笔,在上面写了地址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