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7章 移民(1/1)

好书推荐:

崇祯十九年十月二十八日夜,紫禁城承华宫。 在狠狠惩罚完陈妃后,崇祯走到门口拿起一支烟。 他用烛火点燃后轻轻吸了一口,随即一脸嫌弃地扔在地上。 这玩意的味道太冲了,他根本无法适应。 王承恩急忙捡烟,小心翼翼地熄灭后放进口袋里。 不要小看这截烟,很多人想买都买不到。 尤其是没有滤嘴的廉价香烟,一经问世饱受京师百姓追捧。 在这种大潮流下,上至王公贵胄,下至黎民百姓,对烟的兴趣和需求越来越大。 有钱人抽这个是为了跟风和融入圈子,普通百姓抽烟是为了解乏。 虽然目的不同,但是都带动了烟的销量。 “皇爷,今晚还去卢妃那吗?”王承恩低声询问。 “改日吧,朕突然想起一件事,一会摆驾坤宁宫。” “奴婢这就让人去送信。”王承恩站起身走到殿门口,对着一个太监低语了几句。 那名太监刚离开,又一名太监高举右手边跑边喊:“皇爷,宣大塘报,草原大捷!” 崇祯激动地指挥王承恩:“快,快拿过来念给朕听。” 王承恩伸手接过塘报,打开后快速念完。 听完塘报的内容后,崇祯长舒一口气。 这场胜仗更重要的是两个战略意义。 一是告诉蒙古人,明军不但有骑兵,而且有大量的精锐骑兵! 你若战,那便战! 不想战也可以,早早遣使呈贡重新归顺大明。 第二个战略意义是对内增加军民信心,对外亮肌肉,震慑建奴不要轻举妄动。 震慑完之后快速发育! 现在大明朝急需稳定的环境进行发展。 天灾加战乱导致出现了人口流失,治安混乱,房屋、道路、桥梁、农田被毁,生产中断等一系列问题。 这些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 在那个生产力低下的年代,想要彻底解决这些问题少则三四年,多则甚至十来年。 至于什么时候才能恢复到战前的水平,那就要看老天爷赏不赏饭了。 次日清晨,崇祯揉着发酸的老腰起床锻炼。 做完一套广播体操后,崇祯洗漱上朝。 朝堂上,众臣先是祝贺这场大胜,紧接着兵部开始论功行赏。 不过在论功行赏之前,王家彦提出了另一个问题:“陛下,四川、湖广,云南、贵州四省总督秦良玉再次发来公文,说闯贼已死关中已定,诸降将亦无复叛之意。川军在外征战多年,思乡心切。秦良玉本人也年事已高无法征战,请求告老还乡,并请陛下恩准川军回川。” “秦良玉”崇祯默念这个名字的时候眼眶有些湿润。 这位七旬老妪帮大明朝帮的太多了。 播州之役打过杨应龙,辽东打建奴,北京勤王救驾,参加过奢安之乱,在河南,湖广,四川,关中等地与流贼鏖战。 现在她想告老还乡,岂有不同意的道理? 崇祯盯着王家彦问:“兵部是什么意思?” 王家彦将提前准备好的词在脑袋里过了一遍后说道:“兵部的意思是秦良玉可以告老还乡,川军也可以回四川与家人团聚,不过不是一起回去,而是分批回川。” “川军在关中有十万五千余人,第一批撤回五万五千人,留下五万。” “明年中秋节前撤回第二批两万人,留下三万。” “明年年底前再撤两万人,留下一万。” “后年年底前撤回最后一批一万人。” 崇祯先是点头随后摇头。 兵部的方法看起来既能稳定关中形势,又能照顾士兵情绪。 但这并不是他想要的结果。 “王侍郎,”崇祯开口道。 “臣在!”王家彦躬身施礼。 “此事你一人做不了主,去和户部商量商量吧。”崇祯说完这句话坐到龙椅上闭目养神。 王家彦愣住了。 他没搞明白这件事为什么要和户部商量? 撤兵虽然需要户部协调行军钱粮,但也只是例行公事,并不需要商量,更不需要在朝堂上商量。 户部尚书方岳贡笑呵呵地朝王家彦拱了下手:“王侍郎,陛下说的是迁徙百姓(移民)之事。” “啊?”王家彦下意识地张开嘴。 方岳贡接着说道:“现在很多地方的情况和洪武初年相似,尤其是关中,河南等地久经战乱,荒无人烟。地没人种就会荒废,更无法收租税。所以当务之急是迁徙百姓到这些地方,让他们种地生孩子。” “人口越多,耕种的地就越多,朝廷征收的赋税也就越多。” “那和兵部有什么关系?”王家彦短时间内还没反应过来,再次问道。 方岳贡再次笑呵呵地说道:“陛下的意思是想办法将一部分川军留在关中,有他们在既能防止流贼复叛,又能填补当地人口,尽快恢复耕种。” 王家彦恍然大悟:“原来如此,惭愧,惭愧!” 接下来,朝堂开始围绕这个问题进行讨论。 其实也没什么好讨论的,无非就是以军屯的形式留人。 军屯有三种形式, 一是戍田。 部队且耕且戍,耕战兼顾。 二是屯军。 从部队中抽出一部分人专门从事屯田垦种。 第三种是明朝的军户制度。 每户出一人参军,其家人可以种军田。种军田不用交田租和赋税,但是要交里甲正役和其他杂税(有些税理论上不用交,但是在实际过程中不按理论办事,所以明朝中后期的军户承担的杂税特别高,导致军户逃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