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救人(1/1)
闻言,孟希月翻了个白眼,“奸商。” 她现在为拾翠斋提供首饰样品,全凭心情。 有时候一个月能有两三套,有时候半年还不一定有一套。 反正就是想画就画了,完全不受约束。 这给了自己更多的分成,可要求她每个月设计一套,好似她也没有占多大的便宜。 毕竟她的样式,是拾翠斋的爆款,销量一直都是最好的。 “我们这也是互惠互利。” 周承景笑的坦然,其实就是她不设计也没关系。 这个约定并没有在文书上,他只是给她一个心安理得接受这个分成的理由。 “好,那我就不给你客气了。” 银子谁也不会嫌多,况且她也需要银子来傍身的。 “那我先走了,有什么事情,派人告诉我一声。” 周承景神情严肃,“既然你当我是兄长,那我们就是亲人,遇到任何困难,都可以去周家。” “好,我记下了。” 孟希月点头应下。 周承景离开后,崔氏就等不及的过来问。 “周公子什么时候来提亲?” “他不提亲,刚刚的话是为了将江初白赶走,他不会娶我的。” 孟希月淡淡的回道。 “这怎么可以,江初白走了,他又不提亲,这不是耍人吗?” 崔氏厉声说道,“你再想找这样的人家,可是难找的。” 虽然不甘心孟希月嫁的如此好。 可她也想尽快在一个月之内完成任务的,将她嫁出去,自己也安心了。 况且,她嫁的好点,以后也能为儿子铺路。 “母亲,这才第一天,你急什么。” “我…你以为你还是香饽饽啊,每日都有人来上门提亲,除了他们,我看还会不会有人来。” 崔氏冷哼一声,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事实也如崔氏预想的一样,接下来的十天,都再无一人上门来提亲。 原本的江初白和周承景像是没有来过一般。 这下,孟清歌心里终于是平衡了几分。 这日碰到正要出门的孟希月,她特意拦住了她。 “五妹妹,这一个月的时间,都过去十天了,你的亲事还是没有着落,这可怎么办呢?” “凉拌。” 孟希月挑眉,“二姐姐知道凉拌,是怎么办吗?” “不知道。” 孟清歌下意识的摇摇头,不明白她在胡言乱语什么。 “既然不知道,那姐姐就不要跟着瞎操心了,你还是担心自己的婚事吧,毕竟你比我大,早就该成亲了。” 这句话,孟清歌听的分明,这是在嘲笑她年纪大了,还没人要。 她比孟希月大四岁,过了年就二十了,确实年纪不小了。 再不嫁就真的没人要了。 她脸色铁青,气愤的说道,“怎么样,都比你嫁的好。” “是,二姐姐才情出众,找的如意郎君定也是好的,那我就祝二姐姐早日长个好夫君。” 孟希月笑着说道,“我还有事,就先走了。” 等到孟希月走远后,孟清歌才反应过来,她不是来嘲笑孟希月的吗? 怎么反到最后,又说到自己的身上来了。 这个孟希月,伶牙俐齿,她倒要看看,还有什么人愿意娶她。 孟希月出了院子,顺着不远处的田地走去。 现在冬天,地里没什么农活,田地里一望无际,也没什么人。 孟希月独自出来,就是想要自己静静。 她走到一个小坡上,坐了下来,享受这难得的安静时刻。 突然,她听到一声微弱的呼救声。 声音极轻,有气无力的,好似下一秒就不行了一般。 孟希月连忙起身,顺着声音找去。 最后在一个小沟壑里,看到了一个人影,是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 她似乎是崴了脚,不小心跌到了沟里面。 不知道在这里多长时间了,她看着脸色苍白,神色涣散,似乎马上就要不行了。 见状,孟希月连忙上去,想要将人扶起。 虽然老人瘦的只有一把骨头,可孟希月瘦弱的身体,根本扶不动一个,不能动的人。 她着急的站起身来,四处张望,想要找个人搭把手。 可这天寒地冻的,连个人影都没有看到。 没有办法,孟希月只能再次使劲,想要将老人搀扶起来。 好在老婆婆还没有完全失去意识,感觉到有人在救自己。 她也用力的要起身,如此,孟希月终于将人扶了起来。 “老婆婆,你的家在哪里啊,我送你回去。” 刚走了两步路,孟希月就有些气喘吁吁。 听到她的话,老婆婆伸手指了一个方向,艰难的吐出一个字。 “那…” 顺着她的手指望去,那里只有一座茅草屋,独立于庄子之外。 孟希月心下一凉,想着这老婆婆该不会是被家人赶出来的吧。 她扶着她一步步的朝着那屋子走去,明明不远的距离。 她硬生生走了一刻钟的时间。 她伸手敲了敲门,同预想的一样,里面并没有人。 她直接推门而入,将老婆婆扶进了屋内。 这院子不大,却收拾的很干净,而且孟希月注意到,院子里晾晒的有男子的衣服和鞋子。 应该是还有人的,不是被家人抛弃的就好。 孟希月找到一张床,让老婆婆躺了上去,又给她倒了一杯水。 老婆婆喝了水,似乎感受到了熟悉的气息,她紧绷的神经松了下来。 人也晕了过去。 孟希月有些着急,这老婆婆浑身发烫,脚又崴了,还不知道有没有伤到骨头。 现在必要找个大夫,给她看病的。 可这里她并不熟悉,也不知道哪里有大夫的。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一个声音,“张婆婆,我给你送饭来了,你快起来吃吧。” 声音由远及近,一个微胖的妇人走了进来,手中还端着一个有豁口的碗。 在看到孟希月的时候,她愣了一下,“你是谁?怎么在这里?” “我…” 孟希月转头看了眼,还昏迷中的老婆婆,解释道。 “我刚刚在路上,遇到了这个老婆婆,她扭了脚跌进沟里,我将她送过来的,你是她的家人吗?” “怎么又跑出去了。” 那妇人眼中闪过不耐烦,“我不是她的家人,是她孙子每个月给我几个铜板,让我每日中午来给她送顿饭,其他的不归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