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西军苦战连数日 中军兵马接连来(1/1)
西军内层营寨之前 汉军如潮水般涌入,与西军所部展开了激烈的肉搏战。 点将台上,统领整支西军的曹知节越发熟稔,排兵布阵之间神采飞扬。见汉军杀入阵来,手中令旗挥舞,老将欧阳博身披重甲,引着西军两营精锐甲士当中列阵,偌大的盾牌斜插在地面上,长矛、大斧组成的战阵,如铜墙铁壁一般。 “弩箭!三箭急射!” 见汉军前部接近箭矢覆盖范围,曹知节随即下令内层寨墙上的弓弩手射箭击杀汉军。 “举盾,防御!” 早有准备的红翎卫、黑甲卒当先的军卒果断将大盾举起,减少身后弟兄死伤。 汉军军阵之前,昭苏赞许道:“这小子用兵布阵倒是灵活多变,不守成一死阵而是来回变动,确实难缠。沐白,令军卒箭矢掩护,把冲车推上去,彻底占据外层防线,掩护后续大军突进。” 沐白随即应下来,指挥弓弩手接连攒射,回击齐军。 借着这漫天箭矢的掩护,汉军各部急促向前突袭。 “准备!冲锋!撞上去!” 尉迟驰手中金瓜大锤砸飞迎面而来的箭矢,大声怒吼。麾下黑甲卒战兵,果断变为锋矢阵猛冲而入。黑甲卒这部重甲步卒宛如狂奔的野牛群横冲直撞而来,西军老将欧阳博麾下军卒凭借军阵与汉军厮杀着。 战场上,两部军卒刀枪相交,火花四溅,军卒弟兄们的鲜血流淌导致的血腥味,令人窒息。 “汉军锋芒正盛,请将军出兵截断汉军!”曹知节挥舞红色令旗下令。 “哈哈哈,莫得问题!亲军营,上!”杨济道身披锦袍紫金甲,手中青龙单边戟一震,立于阵前,虎目含威,紧盯着汉军的动向。双腿轻轻一夹马腹,引军而出。 “玄贞!杨潇!鹤翼阵,上前兜住敌将薛平之所部!杨延将军,速速引军缠住敌将卫布仝所部,小龟甲阵御敌!” 随着曹知节一声令下,西军骁骑营主将李玄贞、天狼营主将杨潇、近卫军主将杨延齐齐上前,凭着各自阵势,施展本领与汉军厮杀。 李玄贞手持玉泉银枪,身形矫健,他在马背上腾挪跳跃,银枪如龙出海,直取汉军诸位将校,所过之处,无人可挡。 薛平之见状,大喝一声:“那小子!休要张狂!且看本将前来拿你。”言毕,双腿一夹马腹,胯下枣红汗血马低声长嘶,疾驰而出,薛平之手持方天画戟迎了上去。 见薛平之一招横扫千军而来,李玄贞不敢大意,直接拍马而起,躲开这一招,手中长枪发力,朝着薛平之便是一枪刺出,直奔其面门。 薛平之避也不避是,手中方天画戟向前一拧,抵住李玄贞刺来的这一枪。 “来的好!再战!”薛平之招式再变,杀向李玄贞。李玄贞心知自己气力比不过薛平之,且那方天画戟势大力沉,硬拼自然不是上策。 两人的兵器在空中相撞,发出震耳欲聋的巨响。薛平之的方天画戟威力无穷,每一次挥动都带有风雷之声,李玄贞不敢硬拼。随即手中银枪招式一变,如同游龙戏水,十分灵活,时而直刺,时而横扫。两人战作一团,周遭威压太甚,众军卒十分默契的避开此处,远远观望,不敢靠近。 随着战事推移,顺利将后续兵马稳固在齐军原先那残破外寨左右的昭苏随即下令:“冲车上前,弓弩掩护,左卫、右卫预备队第三、五、七、十三、二十团压上去,支援卫将军,以中间为锋矢,撕开齐军阵型!” 军令下达,各部汉军闻令出兵,汇入卫布仝麾下,直冲齐军战阵。汉军得了援军补充后士气大振,争相杀上前去。 曹知节眉头微微一皱,见汉军攻势太猛,西军弟兄已经落入下风,万一等汉军三部人马会合一处后,那西军就只能撤入内寨。 “令,威虎营预备队留下第三团,其余三个团全部压上去。”曹知节下令。 战场上,随着与预备队补充支援,汉军与西军展开了殊死搏斗。 见战事正酣,杨济道、薛平之、尉迟驰、李玄贞几人交战正酣,昭苏嘴角一翘,吩咐道:“沐白,着你引安字营、左卫、右卫、将字营预备队中第一团全部兵马压上去,支援薛将军、尉迟将军两部。能否将西军挫败,赶回内寨就看这一哆嗦了。” 只见沐白一马当先,引着四军中最为精锐的第一团疾驰向前,补充到陷入拉锯战的薛平之、尉迟驰两部人马中。 “哈哈哈,来的好,弟兄们援军到了,随老子冲锋!”尉迟驰哈哈大笑,引着兵马再次发起突袭。 另一边的薛平之也是不甘示弱,暴起发难,手中方天画戟逼退李玄贞,引着麾下兵马冲锋而来。乱军中,红翎卫与黑甲卒如同两把锋利的剑,直插西军战阵的心脏。汉军的军卒们,手持长矛、舞着大刀,奋力向前冲杀,西军的军卒们,也毫不退缩,他们凭借着坚韧的毅力短兵相接。 然,西军善战,士气不输汉军。 骁骑营、天狼营和近卫军军卒也毫不示弱,他们凭借着坚固的阵势和顽强的意志,与汉军展开了激烈厮杀、节节抵抗。 战场上,两军将士们的喊杀声、惨叫声、兵器相交声此起彼伏,惊心动魄。血花在空气中绽放,染红了战袍,也染红了周遭土地。 …… 三日后,青丘此地战事如火如荼,齐军、汉军围绕内层营寨附近封诸多有利地势反复争夺,每日折算兵力不可计数。然,两军仍是死战到底。 闻听汉军进攻重点放在西军杨济道所部营寨后,果断派郭都引着部分中军兵马赶来支援。 也幸好凌青派人及时来援,不然昨日交战时,汉军怕是已经击破西军防线,攻入营内。 然,汉军阵前昭苏见到郭都引着大批中军兵马来援后,一边下令佯攻西军营寨,一边差人速速去大将军处禀报此地军情。 待军卒折返,昭苏只见沐君封亲笔手书:吾已明了,昭公可依第二策行事。